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课程游戏化下优化自主点心环节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程游戏化下优化自主点心环节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课程游戏化下优化自主点心环节策略

【摘要】“一日生活皆课程。”点心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细小而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好的实施和贯彻这个教育理念的途径和环节之一,点心不仅能让幼儿补充能量、营养和调节身体机能,更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自主点心与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保证了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的时间探索区域与游戏,真正体现自主点心的实质,更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主点心;游戏;饮食习惯;幼儿教育;一日生活;心理特征

“自主点心”这个新的教育理念,是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贯彻“尊重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开展幼儿一日活动中而生成的。我园在探索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发现点心固定时间安排在区域活动之后,常常会打扰还沉浸在游戏之中的幼儿;而且点心前所有孩子一起去洗手,然后等待保育员教师在每张桌子前面分发点心,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点心都是一样的,拿到点心后,安静地食用分到的点心,这个过程占用时间较多,不能保证充足自主游戏时间。点心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细小而重要的环节,点心不仅能让幼儿补充能量、营养和调节身体机能,更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绝对不容忽视。基于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改变幼儿整齐划一的用餐形式,开展自主点心是最适合的模式,自主点心与区域游戏活动的融合能够确保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的时间探索区域与游戏。那么自主点心如何开展?如何培养自主点心的习惯?自主点心能给幼儿活动带来哪些影响?笔者不断探索,通过学习—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的反复轮回,重新了解自主点心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在认真摸索与探讨中不断优化自助点心环节的策略,因地制宜地将自主点心环节的管理与组织落到实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优化温馨的点心环境,引发幼儿自主点心的乐趣

为了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得到更多的自理和自立的尝试,创设安静、宽松、温馨、适宜的点心区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食欲,是幼儿自主进餐的前提条件,在此条件下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开展自主点心活动。

(一)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优化点心区环境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如,小班幼儿喜欢情景式游戏,但又不善于交往,自主点心可以从半自主形式逐渐过渡到全自主形式。我们创设“小兔餐吧”“贝贝厨房”“米奇美食屋”等融入角色游戏、生活区域的主题式自主点心区,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与教师和同伴在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自由交流,增强师幼、同伴间的亲近感,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自主地完成点心环节。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知识经验、自主能力和自理能力,可以根据本班活动主题创设相适应的点心区域,如“竹餐厅”“柳城小食站”“柘家简餐”等,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自主点心区的地点、规则,共同选择桌布、垂帘和植物等摆设增添温馨氛围。我们把以往固有的餐车改变成迷你卡通造型的置物架,师幼共同优化点心区的环境,让幼儿产生了“想吃”的念头。自主点心区投放仅供8—10名幼儿就餐的桌子。幼儿自主取餐具,自发选择点心,自由选择座位,与同伴一起共享点心,在交流中愉快地用餐,促进他们的语言与社交能力的提高,为幼儿创设出更宽松、自由且更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二)根据活动需要因地制宜地创设环境

环境是最好的教师,为了充分让幼儿与环境“对话”,根据各班级地理环境的不同,师幼结合本班实际共同设计,丰富点心区墙面上的内容,如“就餐完成卡”“食物旅行记”“营养金字塔”“就餐流程图”等,这些可以根据季节变化,结合二十四节气和地方饮食文化,适时变更内容。我们还创设了“光盘行动亮灯区”,每个小朋友吃干净自己的食物,就可以到亮灯区为自己点亮小灯,不仅鼓励自己,还可以激励同伴,起到了环境暗示教育的作用。优化取餐路线,避免拥挤,点心区与学习区隔离避免干扰。幼儿一起商议设置点心区位置行进路线与等待点,可以在地上贴一些小脚丫、方向标志等让幼儿明确取餐路线和就餐间隔。就餐区域可以设置在接近盥洗室的地方,方便幼儿洗手后进餐。在幼儿户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室外就餐时,教师需考虑到天气变化以及安全卫生环境等因素。我们会选择位于室内外之间的地理位置合适的幼儿自主点心环境,如遮阳的屋檐下、小木屋、长廊、凉亭或角落较为安静的户外的点心区域,幼儿盥洗后可以按意愿选择食物和同伴围坐在一起就餐。

二、优化幼儿自主点心过程,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我园将自主点心与区域游戏、生活环节巧妙结合在一起,在自主点心过程中采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式的管理,规避时间浪费,打破传统的阿姨分餐整齐划一的集体点心模式,引导幼儿做好自主点心前后九部曲(插点心卡—盥洗—取餐具—选择点心—愉快进餐—收拾桌面餐具—漱口擦嘴—点亮光盘小灯—回区域自主游戏),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同时教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一位幼儿,注重个别,因人施教。

(一)优化自主点心种类和提供方式

我们制定顺应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健康膳食,在保证幼儿营养摄取平衡的前提下,探索幼儿自主餐点的实施路径,优化点心环节的管理与组织,保教相结合,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自我服务,尝试丰富多彩的自主点心活动。通过征询家长、幼儿及教师意见,结合营养分析,充分考虑食品卫生安全等因素,我们在幼儿点心的种类上加以丰富,配备多种类型的点心并注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包括水果、牛奶、豆浆、面包、馒头、包子,食堂烹饪的各种粥、营养汤等,每餐提供2—4种供幼儿选择。我们还根据幼儿自主点心所需,为各班配备相应的点心用具,如保温桶、大小不同的点心盒、大小盘子、符合其手小骨发展的点心夹子等,同时也为幼儿准备勺子、筷子任其选择。想多吃的幼儿可以和不想吃或者想少吃的幼儿相互调节,培养幼儿吃多少拿多少,不浪费,提倡“光盘行动”,使幼儿在享受和体验自主点心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满足了不同需求,还促进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区域游戏、点心时间、生活环节有效结合

幼儿在进行自主点心时,教师、保育员一定要及时跟进与指导。例如,小班幼儿就餐前不懂插点心卡、洗手时控制不好水龙头、取餐夹夹不住食物、不懂吃多少取多少等,教师、保育员要多观察,适时指导帮助幼儿,不要替代包办,可以在一日生活学习与游戏中让幼儿练习用餐夹、勺子、筷子等用具,提高手部灵活性。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缓解拥挤和等待,教给幼儿自己选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方法,让他们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学会错峰和整合利用。如,点心区已经“满员”可继续选择游戏,等待点心区有空位时再进餐。有些幼儿会专注于各区域游戏探索活动中,此时教师或值日生则需在适当的时间提醒忘记吃点心的幼儿:“宝贝们如果玩饿了,记得去点心区吃点心哦!”如发现一些幼儿在自主点心过程中不专注、拖沓、易走神,则需从关爱同伴的角度进行适当的引导:“你看××小朋友已经等了很久了,而你在这里吃了很久,我们吃完后能不能把座位让给其他小朋友呢?”在活动快结束时运用舒缓的音乐(餐点最后呼叫时间)来提醒幼儿进行自主点心,当音乐响起,孩子们自然就明白还有10分钟自主点心时间就结束了,还没有吃完的要抓紧时间了。

(三)注重个别,因人施教

设立“特殊人员关注表”,尤其是对身体不适、食物过敏或有饮食障碍的幼儿,在自主点心活动中教师、保育员应给予加倍的耐心指导与呵护。对于今天没有进食或没有光盘亮灯的孩子,教师要及时了解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采取对应措施,让每个孩子都能愉快进餐。每天教师对幼儿区域游戏和自主点心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幼儿之间进行互相评价,表扬饮食习惯表现好的幼儿,树立优秀典型,激励幼儿学习他人的好榜样;对于不足的幼儿也要加以引导、鼓励进步,使幼儿饮食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培养。

三、优化各项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幼儿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我们会在幼儿起床、整理、盥洗后,让幼儿自主选择喝水和吃水果、自主午点等生活环节,学会照顾自己,关心爱护同伴,在餐后能自己收拾餐具、漱口、擦嘴、做记录等并邀请下一位小朋友。整个环节自然流畅、安静有序,充分发挥了自主点心环节的教育价值,提高幼儿独立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一,通过开展评选“金牌值日生”“文明进餐小卫士”等活动,让幼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值日生帮助餐前准备和督促就餐孩子的行为,不仅帮助教师寻找“文明进餐小卫士”,还帮助整理点心区,很好地保持了点心区整洁干净,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感受食物来之不易,进而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成立“小小讲解员”小分队,把每周食谱提前发到班级微信群,让家长帮助幼儿了解本周点心的营养知识。在游戏和自主点心开始前,我们请今天的“小小讲解员”向小朋友介绍今天的点心,如,今天的点心有牛奶、小面包和绿豆饼,介绍喝牛奶的好处,怎样吃点心保持点心桌的干净整洁等。经过“小小讲解员”介绍后,幼儿能在吃点心前先了解今天的点心,心中有了期盼,就会主动地去吃点心;而且经过他们自己的探索讨论,他们也会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我们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在点心活动中积极开展激励性的行为评价,使幼儿在教师、同伴的赞许下获得愉快、自信、满足的情感体验,并且起到表率作用,以此促使更多的孩子行动起来。第二,为丰富幼儿膳食营养结构,体验自在、自主、快乐的自助餐礼仪,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园结合节日、节气或本地民俗活动等开展“自助午餐”“美食节”“生活坊美食制作”等活动。如,我园每月开展一到两次自助午餐体验活动,在自助餐活动中,孩子学会有序排队取餐、懂得谦让、知道吃多少拿多少、不浪费食物,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等就餐文明礼仪,同时通过自助餐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就餐兴趣,让幼儿喜欢吃、吃得快乐、吃出健康,每次自助餐点活动都在孩子们的“光盘行动”和欢声笑语中完美收餐。我们还定期地将幼儿带到幼儿园“生活坊”进行操作、烹调,让幼儿体验自己洗切、自己烹调、自己享用的乐趣,烹调后的食物作为当日点心,让幼儿在自主操作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从而体会到食物来之不易,促使孩子改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并倡导身边的人一起珍惜粮食。我园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良好自主就餐的氛围,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实现回归生活的教育。第三,注重园本专题教研,促使自主点心优化策略落到实处。园本教研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构筑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在研讨自主点心环节专题教研活动中,除了常规的外请专家讲座、问题研讨、操作体验、头脑风暴等形式,我们还将教研、保研合二为一,对自主点心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整改。要求每个班提供自主点心环节影像,以视频案例的方式呈现,让分管领导、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在观看中思考、在比较中改进,同时针对细节问题予以分析。通过视频观摩,归纳了视频中自助点心环节的优点,让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将餐点环节变“包办代替”为“幼儿自主”,变“等待用餐”为“自主用餐”,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真正的管理是自主管理。”幼儿点心的“小环节”体现“大学问”。我们对自主点心环节仍处于不断实践、反思、调整、优化的过程中,自主点心也引发了我们对培养孩子“自由自主”的目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培养孩子自主的能力,不只是培养孩子想做什么就自己去做,而是培养孩子在自己有想法的时候或者没有人帮助的时候,有能力自己去完成自己需要做的事。同时,我们相信只要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将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决定权归还给他们,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将课程游戏化进行到底,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范煜姬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一幼儿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