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无线移动技术在医院管理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无线移动技术在医院管理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无线移动技术在医院管理的应用

1无线移动技术的具体应用及效果

1.1具体应用

无线移动技术是指在相互约定的协议框架下借助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方式。无线网络则是利用无线移动技术在空中进行数据及音视频的传输。无线移动技术包含四类技术:一是基于无线电的双向通信或广播;二是基于蜂窝电话的移动语音服务、短信服务、无线应用协议、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三是基于移动设备的通信,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手(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蓝牙、无线射频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四是基于无线网络的Wi-Fi或我国正在开展的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wirelessLANauthenticationandpri-vacyinfrastructure,WAPI)。我院的无线移动技术应用主要采用基于移动设备的无线LAN,通过无线访问接入点(accesspoint,AP)和交换机接入有线网。其•医疗卫生装备•2019年10月第40卷第10期ChineseMedicalEquipmentJournal•Vol.40•No.10•October•2019中交换机连接各楼宇及各楼层的无线AP,医生使用便携式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和AP接入无线网络系统。我院以无线移动技术和WLAN设备为基础,代替了传统的物理布线,在医院现有网络基础上通过无线AP、无线网卡、无线网桥,遵循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原则,采用XML、HL7、ICD-10、SNOMED等标准化原则,把无线移动网络系统和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医学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等高度融合,实现了无线移动查房、无线移动护理及通过条码记录住院患者基本身份信息的一次性腕带等方面的应用[2-3]。而网络及系统管理的安全性不仅一直是医院管理层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HIS及无线移动技术在医院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信息安全性原则尤为重要。我院将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实现单点登录、多项访问,不同身份登录对应不同的权限,并对其操作保存痕迹;且应用层与基础数据层均设有访问限制,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1.2应用效果

移动医护工作站系统经过5a多的运行管理,大幅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使医院完成了从终末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的转变,以适应现代综合医院复杂多样的工作种类。同时,无线移动技术对促进医院实现多方资源整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移动医生工作站在无线网络环境下使用平板计算机可随时接入HIS中,方便医生进行查房、电子病历查询及增补、床边护理等工作[4]。将平板计算机或PDA等带有条码扫描功能的移动通信医疗终端应用于移动护理中,医护人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查看病区患者分布和相关护理信息,通过扫描患者腕带上的条码可以查看并向数据库中录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用药信息以及按照护理等级的查房数据等信息[5]。在无线移动技术的基础上,我院实现了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输液管理等工作。临床医护人员通过电子数据的共享特性,提高了临床决策响应能力、沟通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临床差错及医疗事故,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临床状况的监控能力,为医院人员的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合理充分的依据。无线移动技术与患者条码腕带识别的结合应用,进一步保证了患者就医的安全性,真正实现了“正确的患者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的治疗”。同时,无线移动技术在完善护理工作的管理、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使医院对患者数据的采集处理工作更加实时、全面和便捷。通过移动医疗终端将采集数据实时上传至医院网络管理中心的数据库中,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管理中心数据库终端,调取所需临床数据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工作。这不仅是LIS发展的核心宗旨和目标,更是现代化综合医院实现数字化医院的必经之路。基于无线移动技术的医疗终端的成功应用不仅使原有医嘱系统的工作模式得到改变,具有医护工作“移动到床边”的特点,保障了“实现信息化的最后几米”,更好地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还使科室实现了对医嘱执行全过程的动态追踪[6-7]。

2无线移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虽然无线移动技术的应用有诸多优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手持终端和移动医疗推车在进行快速识别患者身份信息、查询并录入医护数据、核对配送药物、采集生命体征数据、查房、床边护理等工作时,PDA扫描条码过程中反复出现反应迟钝及扫描不成功的现象。为改善此类问题,我院首先对PDA与HIS的接口程序进行改进,增加了PDA的CPU内核数量。其次,经过对无线移动技术的反复研究、讨论及测试,决定在原有无线局域网布设上进行调整。由于前期设计时将AP设备均固定在各住院大楼的楼层走廊内,加上各病房在装修时都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材料,其对无线发射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导致各病房内的无线信号非常弱。在原有无线网络结构基础上,通过在病房内新增小型触点式无线发射天线,增强了病房内的无线信号,充分解决了PDA反应迟缓和死机的问题。

3无线移动网络系统构建的建议

无线移动网络系统具有的可扩展性是系统构建的重点,其可扩展性程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生命周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成熟的数据仓库技术(extract-transform-load,ETL)进行数据集成。无线移动网络系统和原有HIS等医院系统主要通过ETL数据管理工具进行数据交互,所有数据没有交叉、没有混合,不会造成系统数据混乱的现象,其交互逻辑如下:①所有数据以读取为主,由医院HIS提供安全、稳定的数据接口程序,例如数据库视图等;②通过ETL工具定期进行数据获取,以获取增量、有条件限制的数据为主,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原有HIS的负载。(2)可扩展开发框架。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功能是根据需求逐步增加的,在系统构建初期,应先建立好一个可扩展的系统框架。该框架可采用插件Add-in的形式对系统功能进行组织,当开发新功能时,可通过基础框架中的系统集成功能将新功能框架集成。因此,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组织架构和业务处理引擎的设计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系统功能扩展性。(3)参数固定模型化驱动。无线移动网络系统设计时采用参数固定模型化驱动的实现方法,将可能变化的因素统一由参数固定模型化管理和维护,故当参数变化时只需维护这些固定模型参数表而无需更改系统应用软件,且系统将会在正常开机状态下动态地调整这些固定模型参数,确保在短时间内响应系统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4)无线移动技术在医院运行的网络环境。无线移动技术呈现的核心是灵活性和移动性,可满足医院管理中“以人为本”医疗模式的需要。HIS应用的特殊性要求WLAN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须能接入网络,且连接到WLAN的终端在移动的同时能与无线网络保持紧密的连接。移动工作站应用服务器采用802.11n无线网络覆盖方案,通过“AP+AC控制器+安全管理”的方式,在保证300MB/s传输速度的同时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

4讨论

在综合医院数字化发展中,无线移动技术能使医院各项业务流程更加高效,可优化患者在医院就医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如门诊挂号、就诊、门诊收费或者住院登记、病患护理、手术安排、出院办理等。无线移动技术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工作效率,而移动医疗终端设备颠覆了传统的医护信息交互模式,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医疗事故的概率,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医院的医疗安全;移动技术可帮助医护人员收集医疗服务中的服务反馈,从而帮助医院挖掘潜在的临床业务需求,助力综合医院医疗安全发展。无线移动技术的使用为综合医院医疗大数据技术应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8]。目前在医疗行业中,从疾病的诊断、治疗、研究及医疗服务的高效有序开展,到医疗设备物资的合理分配,数据的大规模、全方位、全时段采集和分析都是医疗大数据建设工作成功的基石。无线移动技术连接了医院系统的各个信息孤岛,且移动医疗终端依托无线移动技术,采集了大量实时、准确、持续的医疗数据并提供给医护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使其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无线移动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例如无线定位服务、远程无线心电监护、远程无线视频服务、无线语音服务、固定资产管理、重点部位无线遥控遥测、门禁安防报警等。无线移动技术可为未来综合医疗、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造福患者。我院将努力推动无线移动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俊新 董文洋 臧达菲 李伟 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964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