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院管理作业治疗现状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院管理作业治疗现状与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院管理作业治疗现状与发展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随着精神层次的丰富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医院不得不重视其管理与发展,完善医疗设备并储备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而为医院在行业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康复医学作为新兴学科,在医院管理中并无详细的经验进行借鉴,也未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因此应重视康复医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便于医院管理,进而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院管理;作业治疗现状发展

在经济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功能障碍者,除了通过医院解决基础性的肢体功能障碍问题,还需医院给予一定的关注,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更早地回归社会与生活。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活动与参与已成为医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且康复医学中的作业治疗作为医院、家庭和社会之间连接的纽带也逐渐受到大众重视[1]。因此,本文将针对医院管理中作业治疗的角色进行分析,并探讨发展作业治疗领域对医院管理的意义。

1作业治疗在医院管理中的现状

1.1重视程度低,技术较为单一

康复医院在我国发展较晚,国内专业性康复医院较少,因此在综合性医院中多设立康复医学科,并未将康复医学进行细分设立专业的作业治疗室,多通过康复医学科的资源开展简单的作业治疗;即使一些医院设立专业的作业治疗室,其更关注的多为急性期作业治疗,且作业治疗的范围多为手部功能训练、上肢功能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训练等,而利用康复辅助器具、环境改造、职业训练等方式开展作业治疗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2]。

1.2缺乏技术型人才,医生观念陈旧

1936年英国成立作业治疗师协会,1952年世界形成统一的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我国虽在古代便有“八段锦”“五禽戏”等作业治疗理念,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兴起和引入康复医学的理念,随着作业治疗理论与知识的不断传播,我国医学院校于2006年7月获得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关于作业治疗的课程认证。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学院校对于作业治疗课程开展的方式多为依附康复治疗专业,对于作业治疗的专业教育尚未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医院由于作业治疗人才的匮乏,其医疗理念与服务质量未能及时与国际相接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的发展[3]。

1.3患者认知程度低,医院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作业治疗的活动项目对于生活与娱乐相结合,人们虽重视医疗服务质量,但认为作业治疗活动较为简单,并不能完全地贯彻康复医学中作业治疗的行为,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作业治疗的认识已经有所提高[4];在医院管理中,如何平衡医院支出与所得是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作业治疗作为康复医学中的新兴学科,其经济效益并不如其他科室“短平快”的项目,与运动治疗和理疗相比其经济收入也相对缓慢,因此医院对于作业治疗方面的投入相对谨慎,致使作业治疗并不能完全地在医院中发光发热。

2医院管理中发展作业治疗的前景与优势

2.1作业治疗发展的前景

作业治疗主要为恢复患者的功能,在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计划中,从与患者联系的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以及认知活动中选择相应的作业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训练,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的一种治疗方式,其涉及范围包含身体状态与精神状态等方面。作业治疗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娱乐以及工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不仅能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患者能否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在科学技术与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下,我国康复医学得到迅速的促进,从传统的针灸、按摩、理疗等方式逐步转变为运动治疗、语言治疗和作业治疗以及康复功能等以治疗为主的现代化康复方式,而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的学科分工会越来越细化,对于康复治疗师的培训也将逐渐向专科化发展;同时,在康复医学逐渐国际化的过程中,作业治疗领域的发展不仅能优化医院的管理结构,而且能够为医院在行业中的领先赢得一席之地。

2.2优化作业治疗领域有利于医院管理

作业治疗作为医疗服务中的桥梁,能够将患者个体、家庭与社会相连接,患者在作业治疗的训练中,能够逐渐地恢复并适应家庭与社会的环境,进而走向正常生活的彼岸。可以说,作业治疗贯穿病症的始终,将“机能”“活动”“参与”“环境”等关键词相融合,进而为患者制定综合性的康复计划,便于患者更好地恢复。美国作业疗法之父WilliamRushDunton曾提出“作业治疗能够提高人的兴趣、勇气与自信,并在健康的活动中强化身心健康,对于克服技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使其能够重新回归社会进行贡献”的相关理念,由此证明作业治疗对于患者的重要性。而医院主要服务的人群即为患者,以患者的需求为服务中心,当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会对医院做出更多有益的评价,有利于医院提高知名度并获得更多认可与好评[5]。随着康复医学的细化,作业治疗领域作为一项专业化的学科,能够更直接地受命于医院的管理,在权责分工的模式下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3医院对作业治疗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3.1加强作业治疗宣传,提高作业治疗专业教育

作业治疗的发展离不开宣传教育,只有当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作业治疗,其学科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与认可,而在广泛的接受中,作业治疗领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推动作业治疗的持续发展,且作业治疗强调患者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只有理解才能落实作业治疗的计划,使患者尽快康复[6];人才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业治疗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作业治疗的专业教育中。我国医学院部门专业针对作业治疗设立了针对性的课程,但通过对教材与教学大纲的调查可知,医学教育在作业治疗方面缺乏高质量的作业治疗教材,并没有统一的作业治疗教学大纲,此外,医院还需针对医师定时进行专业性的学历教育与进修学习。

3.2加强医院自身建设,规范作业治疗流程

医院因专业属性、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作业治疗领域的规划各有不同,因此在促进作业治疗领域发展时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具体情况,加强医院自身的建设,进而为作业治疗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实施作业治疗时,首先应制定完善的作业治疗工作流程,规范作业治疗的行为与范畴,在推动作业治疗领域发展时,时刻与现代化康复医学相接轨[7]。3.3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完善作业治疗准入制度我国康复医学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加强院内外、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通过参观考察、学术会议、专业进修以及短期培训等方式强化自身的技术水平,并争取与国际的合作,深化对作业治疗课题的研究,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推动作业治疗领域的整体发展[8]。完善的作业治疗准入制度有利于规范作业治疗师的队伍建设,能够给予作业治疗师更为专业的培养与规范化管理,使其具备应有的技术水平和道德素质,其准入制度需参考国内外的数据,并尽量成立与国际相接轨的高水平作业治疗学会,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3.4加强与各科室的联系,关注医生对患者的影响

相对于综合性医院而言,尽早地对患者进行康复介入有利于患者预后情况,综合性医院的科室较多,如若想将作业治疗概念贯穿全医院,需要加强相关科室之间的联系,使医师能够在诊疗的过程中对作业治疗进行宣传,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早期康复治疗的意识,重视作业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在对康复患者调查过程中,普遍显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建议更具影响力,相对康复治疗师的意见其临床医生的话语更具权威性,因此明确在科室联系时,通过临床医生传递康复理念极其重要。

4结束语

近几年,国家针对康复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服务意见”,推动了康复医学产业化的发展,使康复治疗理念逐渐得到普及与提高,直接与间接地促进了作业治疗领域的发展;通过医疗技术对作业治疗的讨论,作业治疗在医院中的发展趋势逐渐显露头角,说明临床医师对作业治疗的关注度持续加强,并在多方的努力下不断更新作业治疗的方式,如运动反馈训练、虚拟现实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治疗的临床研究水平,而医院对于作业领域的探索与管理,体现了市场的缺口以及医学类院校设立作业治疗学科的必要性,积极推动了康复医学学院教育的变革。作业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与优势,表明落后就会被淘汰,医院重视康复医学尤其是作业治疗的管理,可在国内外康复医学势如破竹的前进中,为医院自身与国际化相接轨争取更多的可能性,在与时俱进中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专业性和知名度,最终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王虎峰.新时代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演进路径及政策衔接[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11(1):37-41.

[2]耿超,龙艺,马婉霞,等.中国作业治疗硕士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康复,2018,33(1):64-66.

[3]高峰,崔金龙,刘娜.国内作业治疗教育现状与发展——香港理工大学MOT课程学习体会[J].中国康复,2018,33(1):67-70.

[4]闫彦宁,杨永红,芦剑峰,等.我国内地作业治疗人员从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7):833-836.

[5]方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166-169.

[6]程遥,徐美英,沈旭慧,等.作业疗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5):44-48.

[7]徐琨,杨敦干.建立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10):1-3+6.

[8]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高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1):3-16.

作者:张倩 刘立明 董静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