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药品零库存管控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医院实施“零库存”的前提条件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备着不可替代性和时效性。因此,长期以来针对药品的“零库存”在某种程度来说仅仅是一个理想化概念。尤其对于一些急救药品、特殊管制药品来说,更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但随着现代物流行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当今医院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医院地理位置条件十分重要,如果医院地处偏僻或者交通条件不发达地区,则不适宜采取“零库存”管理模式,否则将经常出现临床断药且必需药品备货不齐的情况,这对医院有可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3]。其次,存在几家规模较大、药品齐全且供货迅速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医院实现自身的“零库存”,实际上是将药品库存转嫁于其他供应商,这势必造成对方的库存量大大增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资质过硬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公司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医院实现“零库存”管理后,对医院药房的各二级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储存条件、储存面积以及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因此需要药剂人员及临床科室的大力配合。
2药品“零库存”管理的具体措施
本院从2011年年初开始实施“零库存”管理试运行,经过近一年的摸索,现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每月的采购量与科室药品的消耗量基本持平,而且,在保证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实现了最小库存的目标。
2.1以医院的基本药品目录为依据
一个医院的基本药品目录是最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用药目录,因此标准的制定对于实现药品“零库存”至关重要。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药剂科在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的基础上,根据医院院情以及医生实际用药情况,每年对基本药品目录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之上,使得制定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以及最终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成为可能。
2.2药品的分类管理采购
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现有药品品种近千种之多,常用品种也达到700种左右。针对药品品种、规格数量庞大问题,医院将现有药品分为“稳定品种”及“不稳定品种”两大类。“稳定品种”包括常用的心血管类用药、降血糖药、胃肠道药品及某些慢性病药品。这些药品与时间或季节基本不呈相关性,使用情况较为稳定,因此针对这类药品可依据前一阶段的用量情况及现有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比较易于控制。“不稳定品种”则包括一些抢救药品、麻醉和精神药品、流行性疾病药品以及某些国家特殊管控的品种,这些药品临床使用量波动较大,受多种条件影响,实施“零库存”管理难免会在急需时出现断货的情况,因此对于此类药品应储备一定的库存量。另外,针对“稳定品种”,又将其按年采购金额分为A、B、C三大类[4],依据3类药品所占金额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进行采购。其中,A类药品采购金额大、使用量少,即所谓的贵重药品,如蛋白类制品、营养药、抗肿瘤药物及某些抗生素等,这些药品通常以7d为一采购周期进行储备;B类药品价格适中,则将库存定为10d用量;C类药品价格低廉、使用量大,如维生素C片、硫糖铝片等,这类药品则提高到15d为一个采购周期,这样既降低了供应商的运输成本,同时也减少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
2.3选择诚信度高、规模较大的供货商
“零库存”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商的保障能力,为保证临床用药,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特制订了一系列准入条件对供应商进行筛选。首先是证照齐全,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SP认证,这也是药品来源能得到质量保证、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基础;其次,挑选经济实力雄厚、仓储品种齐全的供应商。“零库存”的实施后,无形中将大大增加对方的库存量,这势必对供应商的资金链及备货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合作关系一经确定,双方签订一系列购销协议,对药品的质量以及送货时间进行硬性规定。而且针对具体的服务情况,专门印制供应商评价表,每2个月对供应商的各项保障情况进行评分,以此作为合同到期后是否续约的重要凭证,这也极大地改善了供应商的服务态度,提高了积极性。
2.4依托信息化,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本院于2003年起实施“军字一号”信息管理,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现医院信息化管理较为成熟。为实现“零库存”目的,信息技术人员在现有软件平台上自行开发,针对药品的不同采购周期制定相应的理论库存量,各药房所需的采购计划则通过理论与药房实际库存进行核减自动生成,然后统一汇总提交至采购部门,从而大大减少人为控制库存的工作量。另外,通过库存时时监测,每个月还对药品用量进行一次清查,将一季度内无流量或用量极少的药品列为退货品种。尤其针对库存量较大,且用量明显下降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可采取退货或部分退货的措施,防止资金积压。
2.5精简机构,加强制度化建设
为了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撤销现有药库,成立了专门的物流中心。为此从各科室抽调人员,涉及专业包括医、药、护理以及财务,进行这种人员配置,能从全方面对临床用药进行掌握,便于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另外,医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零库存”的实施,物流中心人员来自于各科室,不仅熟悉临床实情,而且便于与科室交流,转变医护人员的想法,从根本上杜绝采购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2.6特殊药品的采购
对于某些国家特殊管控的药品,如急救药品以及麻醉、精神类等药品,则不适宜采用“零库存”管理模式。首先是由于这些药品往往采购手续比较麻烦,尤其是麻醉药品,如不采取一定量的库存,容易造成临床断药。其次,临床上不可或缺、使用情况紧急并且运输管理条件要求也较为严格,这些都制约了“零库存”的实施。因此,针对上述药品,通常将采购周期延长到一个月,而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则每季度或半年采购一次,从而较好地保障了临床用药。
3“零库存”管理的优点及不利因素
3.1药品“零库存”的优点
3.1.1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零库存”管理使医院的库存压缩到最小,药品占用医院资金的程度降到最低,从而明显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实行“零库存”后,节约的资金可以用于临床科室急需设备的更换,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5]。
3.1.2减少药品积压过期根据临床需求来采购药品,常用药品通常半个月采购一次,其它药品需要什么就采购什么,依据少量、多次的采购原则,进行有计划的购置。使得药房库存数量大大减少,药品积压过期的现象明显下降。
3.1.3节省药剂科人员时间医院成立专门的物流中心,药房人员不必再为繁琐的药品采购花费时间。在临床药学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药剂科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临床药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临床指导,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从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实现了自身的更大价值[6]。
3.2药品“零库存”的不利因素
“零库存”管理实施后,将无形中增加临床断药的风险。第一,由于加大配送频率,增加了对方的运输成本,导致对于临床补充的价格低、批量小、利润薄的药品送货积极性不高;第二,采取“零库存”后每次药品采购品种数大大增加,根据以往经验,供应商每次的到货率最高也就90%多,如果不及时通知缺货品种,容易导致断药情况的发生;第三,药库的药品全部转入各药房,导致药房储存的压力增加,尤其对于冷藏药品,相应的储存设备往往不足,造成只能少量购进,因此如果发生配送不及时的话,也将增加临床缺药的风险。
4小结
药品“零库存”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利用严格的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实现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缓解医院资金压力的目的,避免药品价格风险。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是当今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零库存”管理在本院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通过全院医护人员的大力配合并结合本院实情,必将达到医院药品管理科学化、经济化和规范化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