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癌患者疼痛的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癌患者疼痛的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癌患者疼痛的观察

[[摘要]目的目的:观察肝癌患者疼痛管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干预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L-90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疼痛管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肝癌;疼痛;心理护理干预;VAS评分;SCL-90评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均行介入治疗,且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现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45~76(62.56±4.36)岁,病程5~8(2.36±1.26)月;国际TNM分期:Ⅲ期35例、Ⅳ期10例。对照组男34例,女11例,年龄46~78(62.98±4.25)岁,病程6~9(2.96±1.35)月;国际TNM分期:Ⅲ期38例、Ⅳ期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具有清楚意识;与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相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1.3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率失常、恶性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合并其他部位肿瘤;存在失语或者意识障碍,难以配合调查;存在精神障碍。

1.4方法

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6个月。1.4.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⑴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以此来帮助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树立治疗信心。⑵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身体耐受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训练。1.4.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⑴全面评估心理状态:术前护理人员要和患者保持1~2次的常规交流,全面评价其心理状态,最大程度上获取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⑵心理干预措施:①加强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行全身肌肉、面部肌肉以及呼吸放松训练,包括规律性的大口呼气与吸气,进行无移动、反复性的全身与面部肌肉放松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5min之间。②加强面部治疗性触摸:从患者眉间开始,采用双手拇指的指腹朝着两侧太阳穴进行按摩,在此过程中注意保持轻柔的动作,对患者反应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辅之以语言疏导,最大程度上将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减轻。③加强语言沟通:将每例患者性格特点与文化程度作为依据,选择合理方式与语言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明白术中疼痛正常,通过和患者加强语言沟通的方式来将其注意力分散,进而减轻不良情绪,树立起治疗信心。

1.5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干预后SCL-90评分。①疼痛程度[3]:采用VA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②心理评估[4]:通过SCL-90量表评估,该量表共有评估项目90个,每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价,症状因子包括偏执、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化,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6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xˉ±s),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百分率比较采用Fisherχ2检验;由spss19.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2.1疼痛程度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SCL-90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SCL-90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临床上多数恶性肿瘤患者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心理障碍[5]。我国肝癌发病率高,介入、放疗、化疗以及手术切除等均为其治疗方式。肝癌患者行介入术治疗后,通常会出现右上腹肝区疼痛现象,这属于一种十分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会促使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影响术后康复效果。本研究中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SCL-90量表各项评分、VAS评分更低,提示通过对肝癌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疼痛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作为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通过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有利于将其心理负担减轻,充分激发患者自身潜能,促使疼痛得到缓解。及时纠正患者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因素,通过分散注意力,有利于缓解疼痛感。综上所述,肝癌患者疼痛管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不良心理,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苗,鱼富丽,王月玲.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33-35.

[2]郝晓玲,李玲梅,杨翠芹,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175.

[3]谢泽荣,罗艳丽,肖凤鸣,等.护理干预对早期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疼痛评分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39-141.

作者:李春平 陈慧 何炎琴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