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在外科病区中实施对护理质量影响。方法某院于2017年5月在外科病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按照职称、学历、专业技术进行分层分组管理,比较实施前6个月(2016年11月—2017年4月)、实施后6个月(2017年5—10月)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接待服务态度、生活照料、巡视病房、关爱患者、病区安静、病床和床单、静脉穿刺、工作合理安排、病情变化观察、健康服务指导、操作前告知、检查前告知、手术前后告知、出院指导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97.50%vs.81.25%,P<0.05)。实施后,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实施前(0.08%vs.0.41%,0.12%vs.0.49%,0.08%vs.0.45%,0.04%vs.0.38%,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层级管理;护理质量;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7年5月在外科病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对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间外科病区全体在编护理人员32名进行研究,其中男1名,女31名;年龄20~52岁,平均(29.3±4.2)岁;职称: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士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4名;学历:中专4名,大专19名,本科9名;工作年龄1~33年,平均(5.2±1.3)年。于实施前6个月(2016年11月—2017年4月)、实施后6个月(2017年5—10月),采用随机抽签方法选取外科病区住院患者各80例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定。

1.2方法

1.2.1层级管理考核和分层

由护士长统筹护理工作,以主管护师为组长,将病区护理人员分为6组。按照护理人员学历、专业技术能力实行积分制度,学历:本科5分,大专3分,中专1分;专业技术能力:考核外科病区常见护理操作能力,如静脉穿刺、吸痰、电除颤等,根据考核分数积分,90~100分(5分)、80~89分(4分)、70~79分(3分)、60~69分(2分)、0~60分(1分)。根据护理人员总积分所占比例分为4级,确保每级中有6名护理人员,共24名护理人员,从每级中随机选取1名护理人员,共4名,分别纳入到6个组中。

1.2.2层级管理内容

层级管理模式建立后分为护士长-主管护师(二线)-护士(一线)模式,同时1名副主任护师为质控护士。①护士长:用量化指标和科学方法进行病区管理,统筹病区整体工作,了解和管理护理分工,对护理分组、值班、抢救、工作量等潜在问题进行协调和管理,对护理质量、质控进行不定时抽检,对可能存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预防,并传导和落实医院护理工作要求。②主管护师:统筹全组护理工作,根据护士长指示和工作安排,明确小组负责病区患者床位,明确小组承担临床护理工作任务,根据小组成员特点合理分配患者责任护士,明确值班护士,并协调小组内静脉穿刺、抢救、吸痰、领药等护理工作。③护士:根据主管护师工作安排,实施具体护理工作,分包患者到个人,负责对个人管理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于个人执行较为困难的护理操作,请示上级护理予以帮助和指导,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主管护师对反馈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后,上报护士长。

1.2.3层级管理质控

由副主任护师担任质控护士,每周一召开护理工作质控会议,全体护理人员及科室主任、医师参加。对上周检查发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汇报,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由全体人员进行商讨后决定;由护士长、主管护师,分层、分阶段对护理人员三基知识、专业技能、医院管理、应急预案等进行培训,每周培训一项内容,每月底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有关;质控护士安排下周重点质控护理工作,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监督、管理,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

实施前6个月、实施后6个月,参照医院《护理质量评估管理条例》,由患者、质控护士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共同进行评分,包括服务热情主动、关爱和沟通、病区管理能力、护士工作能力、健康教育5个维度,共22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4]。

1.3.2患者满意度

实施前6个月、实施后6个月,分别随机选取住院患者80例进行问卷调查,参照相关文献[5],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护理技术、护理热情度、健康教育等10项,总分50分,根据得分分为非常满意(40~50分)、满意(20~39分)、不满意(0~19分)。此量表经临床实践和校正,具有较高可信度。

1.3.3护理不良事件

实施前6个月、实施后6个月内,统计并比较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跌倒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收集和整理数据进行分析,护理质量评分用(􀭰x±s)表示,t检验;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护理质量

实施后,接待服务态度、生活照料、巡视病房、关爱患者、病区安静、病床和床单、静脉穿刺、工作合理安排、病情变化观察、健康服务指导、操作前告知、检查前告知、手术前后告知、出院指导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

2.2满意度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97.50%vs.81.25%,P<0.05)。

2.3护理不良事件

实施后,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实施前(0.08%vs.0.41%,0.12%vs.0.49%,0.08%vs.0.45%,0.04%vs.0.38%,P<0.05)。

3讨论

3.1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经层级管理后,显著提高护理质量(P<0.05)。护理质量是反映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综合标准,是反映科室和医院护理形象主要因素,涵盖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效率,应从护理管理者、医院及患者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评定[6-8]。层级管理护理模式以护理人员职称作为层级,根据护理人员学历和技能操作合理分配到小组,以小组为护理单元实施护理工作,实现逐级管理、护理资源合理分配,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质量。分析本研究评定结果,经层级管理后,对护理人员服务热情主动能力、关爱和沟通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护士工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以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方面均有提高。有学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同样实施层级管理,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9-11]。王小琳等[12]在老年病房中将护士分层管理和排班,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安全。

3.2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反映护理质量主要因素,患者就医过程中护理服务体验直接影响患者对科室和医院的印象,同时衡量现代医院管理工作质量[13]。有学者研究指出,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呈相关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关键在于提高护理质量[14]。另有学者分析指出,护理服务态度和理念转变是提高患者就医护理体验关键因素,现代护理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临床护理干预应不仅仅局限于疾病干预[15]。本研究得出,经层级管理后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有学者报道指出,护士层级体系能实现护理人员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护理人员整体工作效率,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16]。刘小娟等[17]在心理卫生病房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3.3层级管理模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不良事件为临床中可预防医疗重要事件,为影响患者就医安全和医疗安全关键因素。调查显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能力不高、病房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关[18]。可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护理质量同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得出,经层级管理后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袁文芳等[19]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后,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冯英璞[20]等同样在介入病房中实施分层责任制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综上所述,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实施时间仅6个月,受到研究时间限制,未能对长远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今后可继续临床实践,并继续收集临床数据,以获得更为长远的研究数据。

作者:胡世俊 楼海英 沈秋燕 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04 医院护理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