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自我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自我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自我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自我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活情况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2018年4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DR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实施自我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情况、健康行为能力及自我护理情况。结果实施干预之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之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血糖水平和HbAlc明显降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情况、健康行为评分情况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护理干预方式使DR患者生活状态发生明显改善,糖尿病健康行为评分明显提高,对血糖控制情况良好,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自我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存质量;血糖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DR患者11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53例;一般视力患者4例,低视力52例,眼盲患者54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完成扩瞳眼底镜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视功能生存质量总评分>45分;(3)自愿参与并熟悉了解整个研究过程。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类疾病,没有足够理解和沟通能力;(2)合并有心脏、肝脏、肾脏、脑部等重大器官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糖尿病护理和常规眼科护理。(1)基础糖尿病护理:提醒患者注意糖尿病饮食和常规运动,定期服用降血糖药物;(2)常规眼科护理:提醒患者避免用眼疲劳,服用相关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共实施6个月。

1.2.2观察组

自我护理干预方式,其主要包括疾病、心理和生活三方面内容。(1)疾病护理:由专业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发放DR护理相关材料,并以专题讲座或操作演练等方式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常识培训,引导患者采用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醒患者严格遵医服药,并且在必要时对手术相关知识进行指导;(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及时倾诉负面情绪,改变患者心境;积极展开疾病护理知识的健康宣传,指导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办法;(3)生活护理:按月合理规划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求患者严格执行饮食方案,注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摄入比例;完成2~3次/d血糖监测,定期纪录并作相应汇报;坚持进行0.5~1h/d有氧运动。护理干预共实施6个月。

1.2.3检测指标

(1)记录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2)两组患者自我护理和生存质量情况:其中自我护理能力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DL)评价,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高低与生活自理能力成正相关,分数越高则自理能力越强;生存质量情况应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分值越高,生活质量状况越好。(3)应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记录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改变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糖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健康行为改变情况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改变情况

实施干预之前,两组患者之间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血糖水平和HbA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变情况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改变情况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DR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可能与糖尿病进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3]。临床上,该类患者的日常护理、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康复等均需要患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护理能力。有研究发现,自我护理干预方式在改善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自我护理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对自我护理方式在DR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自我护理隶属于补偿护理方式范畴,涉及疾病护理整个治疗和康复护理过程,针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生活等多个维度展开健康指导和护理帮助工作[1]。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扮演合格的医护人员角色,同时也担当有效监督者,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护理质量。徐英群等[1]研究发现,自我护理干预能使得DR患者日常活动、自理以及活动能力、心理水平均得到改善,总体生存质量也得到提升。本研究发现,实施干预之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情况、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研究的自我护理开展过程当中,医护人员注重加大对糖尿病及DR发生的原理、护理方式、并发症危害等情况进行讲解,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性,从而使得健康行为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改善;同时随着生活护理以及疾病护理等方面工作的开展,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运动、服药等行为,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疾病的严重度,最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综合各项护理措施,使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行为、状态都得到规范化、科学化指导,最终有效降低患者的DR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叶静梅 叶森娣 陈坤连 丘美婷 单位: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眼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