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分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发展而来的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微创切除新技术,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肿瘤,可以实现病变黏膜的大块和完整切除[1].虽然ESD近年来有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但存在操作难度大、并发出血穿孔等弊端[2].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是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的重要医学模式[3G4].本院内镜中心成立了以消化内科医师及护士为基础,综合普外、影像、介入、病理、营养、心理等的MDT团队,在ESD手术诊疗、护理及康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中医院消化内镜室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散发病例,有一名及以上固定家属陪同,无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经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显示病变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内,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符合ESD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2岁14例,>52岁16例;病变部位:食管11例,胃7例,结直肠1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2岁12例,>52岁18例;病变部位:食管9例,胃12例,结直肠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2.1对照组.由单学科护理团队实施护理.医师团队由消化科、麻醉科、病理科医师组成,护理团队由内镜室2名护士和患者的1名责任护士组成.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责任护士先将患者病历交给医师团队讨论,接着麻醉医师观察询问患者,患者或家属签字后,由麻醉医师实施麻醉,内镜医师操作,2名内镜护士配合完成手术,所有患者统一化处理.2.2观察组.由MDT实施护理.医师团队由消化科、麻醉科、普外科、影像科、介入科、病理科医师组成,护士团队由内镜室护士、管床护士(责任护士)、协调护士、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组成.具体实施过程如下.①入院护理会诊:由主治医师汇报患者病情、病史、诊疗经过等,管床护士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重要脏器功能、生活习惯、心理状态、认知情况等.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为患者讲解病情及内镜手术基本原理,纠正患者对疾病不良认知,消除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术前进行禁食、禁饮、消化道准备等.②术前护理准备:管床护士核查患者术前呼吸、心率、血氧、凝血及消化道准备等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建立病房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等,准备转运设备.将患者术前的影像学、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备齐.内镜护士准备器械、耗材、基本药品、急救药品,按照主刀医师的习惯合理布局内镜设备、电刀设备、监护设备、显示设备等.协调护士负责通知相关科室的MDT成员做好应急准备,保持通信通畅,联系病理科医师准备术中冰冻切片机,进行肿物性质及切缘情况检查.通知电梯司机准备接送患者、内镜室准备接收患者.患者到达内镜室后再次行呼吸、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的记录.③术中护理:护士配合主刀医师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肿物暴露、mark标记、黏膜下注射/隧道成形、切开、剥离、创面处理等操作.标记时注意调节电凝刀输出功率,以免功率过大导致烧灼过深,甚至穿孔;黏膜下注射时注意检查针头长度及收缩情况,注射遇到阻力时不可盲目加压,病变位于管腔狭窄或操作空间小的部位时,应与医师沟通确定病变部位抬举的程度,避免过度抬举导致后续操作难度增加;黏膜切开时按照医师的要求选择电刀型号,操作过程中护士配合医师控制电刀的方向,注意L型弯曲部与黏膜的关系,减少出血和穿孔的风险,若出血采用电凝止血或钛夹止血,若发生穿孔采用钛夹夹闭,协助医师吸去气体或液体,必要时普外科医师迅速参与,进行双镜联合等应急处理;肿物完整剥离后由协调护士迅速将标本固定标记,送病理科进行冰冻切片,查看肿物性质及切缘情况,如切缘阳性则适度扩大切除.手术全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降低感染风险,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麻醉师全程参与.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切缘阳性、复发、医患矛盾等.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指自麻醉开始至患者苏醒.③调查每例患者及其固定陪同家属对本次医疗团队整体的满意度,以及病房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对每例患者住院表现的满意度.出院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满意度评分,0分代表不满意,10分代表十分满意.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结果.(1)不良事件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5±28)min、(164±17)min,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96±30)d、(72±18)d,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3)医患满意度比较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家属、护士及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1988年,HIRAO等[5]报道了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方法,采用针刀和局部注射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溶液去除浅表性胃肿瘤,该法被认为是ESD的首次使用.与EMR相比,ESD虽然是一种更耗时、并发症多的手术,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黏膜的完整切除、更高的整体治愈性切除率及低复发率[6G7].作为一种侵入性内窥镜外科手术,从事ESD切除的医生和护士必须全面了解手术的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并发症及危急情况的处理.但从事ESD治疗的医生和护士多为单一专科,可能存在对患者术前的综合情况评估不够全面,对术中的医护配合、突发应急状况的处理经验不足,对术后的支持治疗、护理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并发症增加,治疗不成功,甚至医患纠纷发生[8].临床的诊断、治疗、护理正在由过去的单一专科模式向MDT模式转变,疾病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有利于医护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MDT模式使经验医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向个体化、循证化不断发展.在国外,某些疾病的MDT治疗模式已纳入基本诊疗规范[10].在汲取以往ESD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本院以消化内科医师及护士为基础,形成了包括普外、影像、介入、病理、营养、心理等的MDT团队.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会诊,全面了解病情,确定是否可以进行ESD手术、手术难度及术中可能的风险.本研究中,对部分ESD难度大的患者提前进行了双镜联合(内镜+腹腔镜)准备,对大出血、穿孔、肿物无法继续进行ESD切除等情况及时联合腹腔镜进行处理.术中,一名护士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静脉通路、呼吸道,另一名护士根据主刀医师的操作习惯进行器械传递、设备调置,在标记、抬举、剥离等关键动作时积极与医师沟通,理解其动作思路,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术后加强个体化护理,观察患者疼痛、黑便、呕吐、皮下气肿等情况,做好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MDT实施诊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患满意度显著提高.

总之,MDT护理模式一方面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诊疗护理服务,另一方面提高了手术及术后护理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玲 单位:山西省中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