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儿包皮手术期前瞻性护理教育成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儿包皮手术期前瞻性护理教育成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儿包皮手术期前瞻性护理教育成效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精准包皮成形围手术前瞻性护理教育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9年03月我院小儿外科160例小儿精准包皮成形术患儿,按照收治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常规宣教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前瞻性护理教育。对比两组依从性、手术情况、术后疼痛(NRS)、恢复、门诊再诊、家长情绪焦虑(S-AI)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门诊复诊复查均无切口感染,手术时间、出血量、门诊再诊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NRS、S-AI评分、轻度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及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内外板分切精准包皮成形手术的患儿实施围术期前瞻性护理教育,可有效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及家长情绪焦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包皮成形术;围术期;前瞻性;护理教育;情绪焦虑;满意度

包茎或包皮过长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由于分泌物和残留尿液积留,经常刺激粘膜而造成阴茎头部及包皮红肿,反复感染会使包皮口逐渐形成瘢痕性挛缩而失去弹性,从而影响患儿的生殖健康[1]。对于包皮口有明确狭窄环、反复发作阴茎头包皮炎的学龄前小儿严重包茎或包皮过长,目前医学上普遍建议对其行静脉麻醉方式下的短时间手术,对年龄较大的、青春期的儿童,可经由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评估后,采用半身及阴茎阻滞局部麻醉的麻醉方式[2]。但由于学龄前小儿年龄小,配合度差,术后恢复期相对较长,对于围手术期的配合和护理也有更高要求,需要运用前瞻性思维对手术配合和护理要点进行系统教育[3]。本研究选取我院小儿外科2015年01月~2019年03间行小儿精准包皮成形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于患儿围手术期实施前瞻性护理健康教育,现将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01月~2019年03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100例行小儿精准包皮成形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82)。其中,对照组包茎50例,包皮过长28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7.12±1.13)岁;年龄段划分:学龄前儿童(0~6.5岁)54例,未成年24例;陪护人:父母陪护62例,其他亲属16例;陪护人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19例,大学以上37例;麻醉方式:静脉麻醉46例,静脉吸入复合麻醉8例,1%利多卡因局部阻滞麻醉24例。观察组包茎53例,包皮过长29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24±1.32)岁;年龄段划分:学龄前儿童(0~6.5岁)57例,未成年25例。陪护人:父母陪护64例,其他亲属18例;陪护人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21例,大学以上37例;麻醉方式:静脉麻醉48例,静脉吸入复合麻醉9例,1%利多卡因局部阻滞麻醉2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外板背侧、外板腹侧切开加内板环形切开术,包皮切口用组织胶水粘合封闭。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小儿外科围术期健康教育,术前全面评估患儿全身情况,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如术前进食进水相关知识,术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包括术后体位、伤口止痛、尿道口护理、饮食、洗澡等。注意安抚患儿情绪,认真听取患儿家长的询问并耐心给予解答。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宣教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前瞻性护理教育:(1)入院前宣教:本研究患儿均经门诊确诊至病区预约联系手术,接待护士负责登记患儿及家长联系方式,详细告知手术入院办理流程并约定准确日期,交代患儿家长术前住院事项,查看患儿包茎及感染情况,指导正确的包皮清洗方法及饮食注意事项等;(2)入院后专科知识宣传:患儿入院后,以发放健康手册、图片或者观看视频的宣教形式,讲解小儿包茎的危害以及包皮环切术的意义、手术方法及过程,与患儿及家长充分的沟通,让家长充分了解手术过程,让家长真正了解内外板分切术的优点,从原理上理解术后的不适可能及积极应对策略,从而缓解和降低其情绪焦虑程度。同时,向患儿和家长告知手术配合事项、并发症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取得理解和主动配合协助。(3)术前优化宣教:术前一天特别纠正患儿家长对术前禁食水知识的缺乏和误解,给予正确的解释和恰当的安排,在严格执行确保麻醉和手术安全的的同时,降低患儿因为进食时间过久引起饥饿和恐惧等不适,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术安排,同时也能缓解患儿家长的情绪焦虑。(4)术后恢复期配合护理教育:指导患儿家长掌握正确的术后护理技巧,充分预知并告知家长术后可能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如根据患儿术前本身包茎严重程度,对患儿术后可能出现的肿胀、分泌物较多、渗出结痂等不良外观和感受进行预先判断,稍年长患儿要和家长共同预判有无痛性勃起而引起切口裂开、出血等可能,从而指导患儿服用雌激素进行必要的抑制治疗;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患儿伤口恢复后期痂皮脱落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瘢痕预防等事项。(5)依托互联网提供多维方式随访出院延续性护理服务:小儿精准包皮成形患儿在院时间短,术后恢复过程需要家庭日常照护来完成休养和康复,因此,做好出院后的居家延续性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我们通过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微信来完成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微信管理方式,将患儿居家期间日常照护、疾病防护和康复相关知识与技能传输给患儿和家长。同时,结合典型病例的系列变化的图片以及恢复后的状态等直观视频资料来客观评价患儿恢复进程,指导患儿和家长改进护理方法。同时,结合门诊复诊、电话随访的形式,并通过定期微信视频随访和互联网平台咨询等途径来完成多维方式的随访,提高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1)通过手术当日患儿的意识状态、有无疼痛及无出血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安全苏醒、包皮有无粘连,是否需要止痛治疗。(2)对比两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切口出血、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有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4](NRS)评估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护士对应0-10面部表情来判断患儿疼痛程度。(3)使用状态焦虑量表[5](S-AI)来评定患儿家长围术期情绪焦虑强烈程度,包括20个条目,每条目采用1~4级评分,1=完全没有,2=有些,3=中等程度,4=非常明显。总分范围20~8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4)术后2周,患儿门诊复诊复查,观察患儿包皮外观是否对称、切缘愈合,以及是否整齐和水肿是否消退情况。(5)使用科室自行设计的小儿外科手术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满意度评价主要调查为患儿陪护人,调查表涵盖护理人文环境、沟通交流、告知和宣教的可理解性及全面性等,总分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80分为满意,≥70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围术期护理依从性涵盖用药、饮食、运动及自我管理4个指标,各指标满分均为40分。≥30分为优,15~30分为良,<15分为差[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家长情绪焦虑等比较采用t检验,依从性、满意度等计数资料(n%)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门诊复诊复查均无切口感染,手术时间、出血量、门诊再诊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NRS、S-AI评分、轻度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及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和表2。

3讨论

包皮环切术对于包茎与包皮过长患儿的生殖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5岁以上的包茎、反复感染包皮炎、炎性包茎等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实施包皮环切术,不仅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也有利于降低其成年后尿路感染和阴茎癌的发病几率,还能降低其获得性传播疾病感染的机会[7]。我院小儿外科对包茎及包皮过长所实施的小儿内外板分切精准包皮成形术,是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基础上针对小儿特点,通过改良、细化和结合精准包皮整形技术及免缝合切口粘合技术而来,使手术过程损伤尽可能降低,同时,遵循保持软组织淋巴回流、减少缝合和切口妥善保护的原则。因此,该术式具有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和外形美观的特点[8]。实际工作中,因为接受包皮成形术的患儿学龄前儿童居多,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健康宣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充分的沟通,可以让患儿家长真正了解手术过程,可极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后续补救沟通,患儿家长更能从原理上理解术后的不适可能及对策,并掌握恰当的应对策略,从而有效降低其焦虑程度[9]。前瞻性思维指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有预见能力,能对患者心理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给予准确的预判,从而提供“以人文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代,网络及通讯技术是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具。护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疾病康复,而护士是临床护理服务中承担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角色[10]。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围术期实施的前瞻性护理教育中,强调沟通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预见性的针对疾病的治疗护理进行前瞻性教育。通过术前专业知识的讲解,有效地促进了患儿家长对疾病以及诊疗计划的了解,引导其正确面对患儿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增加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家长恐惧心理和情绪。术后通过利用基于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随访形式发挥居家期间康复过程中的延伸护理服务功能,实时动态的评估、管理、指导和反馈,使患儿家长能得到高效、便捷的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整体认知和护理技能水平,从而有利于患儿术后的顺利康复。通过与对照组患儿及家长的围术期依从性、术后疼痛缓解、恢复及满意度评价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小儿精准包皮成形围手术期实施前瞻性护理教育,通过前瞻性的指导教育,患儿就家长对手术方案和护理要点能充分理解并主动参与,恢复过程中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降低了患儿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疼痛不适,家长情绪焦虑也明显缓解,患者治疗依从性、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临床应用成效满意。

参考文献

[2]储和真,谢益敏,周伟民,等.一次性包皮环形切割吻合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包茎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10(17):93-95.

[3]瞿世华,张新静.心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5,5(9):218-219.

[4]谢海,吴多志,李艳,等.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准确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6):689-692.

[5]王臣,杨萍.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家长焦虑水平与患儿焦虑水平及麻醉诱导合作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0):706-707.

[6]陈晓红,李显著,程波,等.主被动音乐治疗对包皮环扎术儿童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5):502-504.

[7]李巍巍.包茎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83-284.

[8]李圆,冯东川,龚金超,等.改良阴茎成形术治疗重度隐匿阴茎(附42例报告)[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5(2):183-185.

[9]田星月.术前访视对学龄期手术患儿及家长术后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6,100(22):88.

[10]赵文文,李杰红,周佳佳,等.微课在临床护理健康指导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15-18.

作者:陈顺兰 崔艳 张睿平 郭俊斌 郑大同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