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急诊护理临床教学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5月在急诊科参与临床实践的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78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改进组。常规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管理;改进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管理。结果改进组专业操作和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代替传统带教模式,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能有效提高急诊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在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急诊科;护理教学;教学质量;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作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对护生临床护理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态度、临床综合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1]。常规的临床实习教学侧重于学员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护理本科生基础知识扎实临床能力薄弱的特点,缺少整合急救知识技能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其面对疑难疾患时,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判性思维等临床能力,不能在临床实习环境中迅速做出决断并及时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因此存在着教学时数与教学容量相矛盾的情况。新的临床教学需求催生新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帮助本科实习护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2-3]。本研究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对急诊科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模式进行改进,探讨在特殊的环境及有限的时间内,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带教模式对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7月—2019年5月来我院急诊科实习的78名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8年7月—12月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为常规组,共38名护生;2019年1月—5月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为改进组,共40名护生。两组学生实习时间、轮转区域相同。两组学生临床实习均由具有急诊临床带教资质的老师完成。
1.2方法
1.2.1常规组。按照常规的临床护理带教管理模式:1)由急诊科护理本科生总带教老师进行整体带教管理;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统一安排理论培训及操作示范;根据临床带教老师班次情况,进行临床带教老师分配和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排班。2)临床带教老师负责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实习指导,包括急诊工作流程介绍、临床技术练习与讲解、急诊常见病护理知识讲解、急诊常见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培训;3)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总结、出科考核。
1.2.2改进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质量改进带教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临床教学问题分析:根据学生对临床教学的反馈意见,对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根据现有的问题,针对性进行教学模式改进。2)计划阶段:①设立急诊带教专职岗位,负责护理本科生急诊科临床实习期间教学管理工作。②改进急诊科带教计划,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及护理本科生实习时间、临床学习需求,把临床带教计划渗透到带教任务中,以确保本科实习护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③实行区域护理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确定临床实习导师准入资质,选拔护理人员担任区域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导师,负责护生在各区域临床实习的全程临床教学。④临床实习导师/带教老师培训:由急诊护理教学组人员对临床实习导师进行临床带教方法与技巧培训,不定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予以指导。3)执行阶段:①入科教育,让护生全面熟悉急诊科室文化,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心中有数,有条不紊。②由区域临床实习导师根据教学计划完成临床实习带教任务,结合护生学习需求,实施个体化施教,积极解答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帮助护生解决临床实习问题。③采用多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护生急诊基础理论与专科操作的同时,以学生为主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帮助护生建立起临床护理思维,扩展知识面、巩固基础;培养护生应急应变能力;发挥护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分析能力4)检查与处理阶段:①实行周总结、出科总结,及时了解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②实行教学双向评估制,临床实习导师/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生对老师的双向评价,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模式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
以出科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综合能力评分以及学员教学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出科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为护生出科考核实际得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6.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以(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共纳入78名本科实习护生,其中常规组38名,包括33名女护生和5名男护生;改进组40名,女护生36名,男护生4名。常规组年龄在21~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92±0.53)岁,改进组年龄在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20±0.72)岁,学历均是本科。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历均没有差异(P>0.05)。
2.2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常规组和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得分无差异;两组技能考的得分和综合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3讨论
3.1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出科技能得分(96.00±1.50)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采用持续教学模式对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能够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4-5]。持续教学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方法,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研究显示[6-7],采用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临床带教老师能把“带”与“教”切实落实到实处,能够弥补急诊护生临床教学管理体中的缺点与不足,提高急诊护生临床教学效果。在急诊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促使护生实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强,知识、技能的掌握度更好,急诊临床能力更高。
3.2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本科实习护生教学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临床综合能力(92.68±1.79)分、实习积极性(19.28±0.81)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中的一项重要步骤,是帮助护生整合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重要途径[8]。本研究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以护生为中心,结合急诊科专科特色,根据不同区域患者及工作特点,设计不同的诊疗情景,采用病例讨论、情景模拟法培养本科实习护生在不同的临床情景下发现、解决问题以及应急应变能力,促进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思维与临床能力同步发展,达到了改善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提高提升质量和教学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欣,张欢,张慧.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环境对职业自我效能及职业认同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3):167-170.
[2]郭采霞.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148-149.
[3]李唯砚.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意义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4(11):188.
[4]周雅静.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急诊科护理带教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222-223.
[5]单世君,张艳,许华.PDCA循环法在E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5):1293-1294.
[6]金清河,卢阳阳,温小金.持续改进模式对急诊科护生带教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2):55-57.
[7]陈玉婷,汤淑敏,祁智,等.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对急诊带教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68-970.
[8]毛保峰,甘宁宁.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对急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J].医药卫生教育,2017,25(63):63-64.
作者:李红 陈晓莉 叶磊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