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某高校398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社会学资料问卷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学习适应总分为(104.17±13.1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兴趣、专业原因、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家庭成员关系是影响护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生学习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针对学习适应状况较差的护生,护理教育者应分析其相关原因,可通过鼓励其参与社团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活动,提高其专业兴趣,进而改善其学习适应状况。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专业兴趣

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1]。大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由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教学模式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不良问题,在学习方面尤其严重,这就阻碍了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业成就和身心的健康发展[2]。而护理专业学生面对医学的快速发展,专业知识的复杂性和学业的繁重性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学习适应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某校护理本科生(护生)学习适应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护理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于2018年11月选取山东省某医学院2015—2018级共8个自然班46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自然班,分别是普通本科班和高职本科班)。共回收问卷435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2%。398名护生年龄为17~23岁,平均年龄(19.79±1.37)岁;男生60人(15.1%),女生338人(84.9%);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251人(63.1%);高职本科215人(54.0%),普通本科183人(46.0%);非独生子女285人(71.6%)。纳入标准:(1)注册在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调查者。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的学生;(2)在校的护理专升本学生。

1.2方法

(1)人口社会学资料问卷:参考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学习成绩、对护理专业兴趣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等共24个条目。(2)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该量表是冯廷勇等[3]编制的针对中国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一套测验工具。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即学习动机(8个条目)、教学模式(5个条目)、学习能力(6个条目)、学习态度(5个条目)和环境因素(5个条目),共29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即完全不符合计1分,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分,较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有18个条目反向计分。在评分标准上,维度和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适应状况越好。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5,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研究者于2018年10月按照纳排标准选取39名护生进行预调查,结果显示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7,符合调查要求。

1.3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星制作电子版问卷并进行在线调研。调研前向研究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及填写方式,确保调研内容不涉及个人隐私,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调研结束后及时检查问卷的回收及合格情况,剔除因填写时间过短、学号重复、选项单一的问卷37份,保留有效问卷398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生学习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学习适应总分为(104.17±13.10)分,从5个维度均分来看,由高到低排序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学习动机(见表1)。

2.2不同社会学资料护生学习适应单因素分析

以人口社会学变量为分组变量,对护生学习适应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因专业类型不同、是否参加过社团活动、护理学是否第一志愿、对护理专业兴趣程度、护理专业选择原因、近一年学习成绩自评、学习成绩自我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关系、人际关系不同,学习适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3护生学习适应总分的多因素分析

以学习适应总分为因变量,以人口社会学资料中对学习适应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11项变量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详见表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步进法”建立回归模型,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最终有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能够解释护生学习适应整体变异的25.4%;按照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专业兴趣>专业原因>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家庭成员关系。结果见表4。

3讨论

3.1护生学习适应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学习适应总分为(104.17±13.10)分,说明护生学习适应基本良好。这与汪美华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护生学习适应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学习能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学习动机,这与孔晨晨等[5]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调查的样本不同有关,本研究随机分层抽取了4个年级的护生,更具有代表性。护生学习动机得分低可能与一部分学生是志愿调剂,对专业不太感兴趣有关。结果提示:护理教育管理者应积极改进教育方式,采取激励的方式来提高护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护生整体的学习适应水平。

3.2护生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专业兴趣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专业兴趣是护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正向影响因素,即护生对专业越感兴趣,则其学习适应状况越好。这与谢玉瑾等[6]针对医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专业兴趣是大学生在特定专业领域的个人兴趣[7]。护生对护理专业有兴趣,可以激发其学习的内生动力,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对待学习,从而提升其学习适应水平。本研究中,护生对护理专业比较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者为265人(66.6%),尚有一部分护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这就提示护理教育者应继续做好专业教育,让护生感受到专业的魅力和价值,比如召开优秀校友先进事迹宣讲会,稳定其专业思想。

3.2.2专业原因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与自主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相比,按照家长或老师的建议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和专业调剂的护生的学习适应状况较差,对护生学习适应有负向影响作用。侯志军等[8]研究显示情感承诺对大学新生适应水平有预测作用,如果大学生能接纳、认同和喜爱所学专业,就可以调动自身的积极心理资源投入到专业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本研究中,护生自主自愿选择专业者为155人(38.9%),家长或老师建议选择专业者为136人(34.2%),专业调剂者87人(21.9%)。可见,约三分之二的护生不是自主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这必定会对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造成冲击,这提示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做好这部分护士的专业认同教育,比如可以多开展护理学有关的前沿学术讲座和职业教育,增强护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就业前景的憧憬,调动护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其学习适应水平。同时,应将专业认知教育放在高考填报志愿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专业+院校”高考改革将会提高专业的自主选择率。

3.2.3学习成绩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近一年的学习成绩自评是学习适应能力的正向影响因素,即学习成绩排位越靠前,则其学习适应状况越好,这与桑利杰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的学习成绩变量是学生对学习成绩排位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越高的护生,其学习适应状况越好。反之,学习适应状况越好,其学习成绩也越好,两个变量应该是互相影响的。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护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产生竞争意识,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2.4社团活动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是护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正向影响因素,即参加社团活动能改善护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刘毅[10]研究发现参与体育社团可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正向地引导学生。樊星等[11]研究显示学习适应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为有效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但本研究中尚有小部分护生未参加过社团活动,这提示学校应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吸引护生参与社团活动,交流思想,切磋技艺,相互启迪,取长补短。同时,护理教育管理者要真正地把社团活动作为护生核心素质发展的载体。

3.2.5家庭成员关系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成员关系也是护生学习适应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家庭关系亲密的护生学习适应状况明显优于家庭关系一般的护生。张皓文[12]研究发现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对高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有显著预测作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给予护生爱与归属感,家庭亲密程度越好,感受到的情感支持越多[13];家庭支持程度越高,学习适应性越好[14]。本研究中尚有15.8%的护生评价其家庭关系处于一般状态。针对此情况,学校应积极与护生家庭联系,纠正家长不良的教育手段,鼓励家长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心事,给予相应建议。

4小结

综上所述,护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尚有少数护生学习状况较差。因此,护理教育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学习适应较差的个体,分析其相关因素。积极鼓励其参加社团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活动,提高护生专业学习兴趣,让其感受专业的魅力和价值,提升专业认同感,同时加强家校联系,给予护生更多的心理支持,充分调动其内在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1):44-48.

[2]张兴龙.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3]冯廷勇,苏缇,胡兴旺.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38(5):762-769.

[4]汪美华,李丽娟,黄琛琛,等.护理高职生情绪智力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7):521-523.

[5]孔晨晨,顾玉生,王庆华,等.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与学习适应性相关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2):92-94.

[6]谢玉瑾,时宇,王景慧,等.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5):433-438.

[7]潘颖秋.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机制:专业选择、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长期影响[J].心理学报,2017,49(12):1513-1523.

[8]侯志军,曾相莲,左东洋,等.专业选择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1):17-24.

[9]桑利杰,陈光旭,朱建军.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248-252.

[10]刘毅.体育社团促进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11]樊星,李彩福.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3):106-108.

[12]张皓文.高一新生家庭环境与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9.

[13]吴丹丹.流动青少年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4]郑琰,王秦飞,宫火良.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关系[J].保定学院学报,2019,32(4):103-109.

作者:林志敏 张梦贞 张士双 刘玮珊 赵晓敏 单位: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