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SAS、SDS评分,降低患者出现抑郁心理的可能性。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满意度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治疗以及对重症患者提供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最重要的技术部门之一[1]。因此,不仅手术室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手术室内的护理质量管理同样至关重要[2]。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可给予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及时地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少在院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不良事件,亲切的沟通可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减少医患纠纷[3]。本次实验对本院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旨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作用,具体实验内容见下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6~57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7~54岁。上述患者均未患有精神障碍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均知情本次实验并签署意向书。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开展实验。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包括:观察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方式,讲解疾病相关禁忌事项,嘱咐患者多饮食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手术前护理:由于疾病等因素,部分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等心理情绪,导致对护理人员以及医师产生抵抗心理,抗拒手术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语气诚恳温和,了解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情绪的具体原因并展开针对性疏导,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缓解患者焦虑等心理情绪。手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盘点,确定无漏差;将手术室内温度调至适当范围,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给予患者适当保暖护理;时刻注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进行处理;在患者手术后转往病房期间,护理人员搬动患者的动作应始终轻柔。手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并放置妥当;定时观察指标是否正常;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及翻身。同时,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能力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仍需根据患者个人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恢复期所需时间,减轻患者顾虑。

1.3指标判定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其中护理质量、SAS、SDS评分使用本院自制调查评分表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患者情绪改善越佳;护理满意度同样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进行评判,分为十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十分满意:评分在80~100分之间。较满意:评分在60~80分之间。不满意:评分在60分以下。护理总满意度为较满意度和十分满意度的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帮助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护理质量

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近年来更多新型疾病及细菌的出现,临床上对医院环境以及护理的要求逐渐增高,同时随着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对护理的服务态度要求也越来越高[4]。手术室内的有效护理可保证手术室处于无菌状态,满足器官移植、心脏、血管等置换手术所需要的高度无菌操作环境[5]。个性化护理方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在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针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不良心理情绪及时进行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这样有利于减少出现医患纠纷[6]。个性化护理方式通过在患者手术前干预,给患者讲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配合度,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将手术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整,并给患者保暖,减少患者受凉的可能;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密切观察,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帮助患者手术后定时翻身,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可能。本次实验对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更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SAS、SDS评分,减少患者出现抑郁等心理情绪的可能。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少医患纠纷的出现,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道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9):106.

[2]张俊强,周粲,赵元昆.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6):825-826.

[3]王雪.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15942-15943.

[4]袁敏,肖瑾.个性化人文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3):14353,14355.

[5]邓娜,张月萍.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4):10599.

[6]崔冰.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4):552-553.

作者:刘絮 杨扬 李丹丹 单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