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在开始研究之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分别是常规护理、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满意和认可。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心内科;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
心内科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科室,收治病患的病情复杂且严重,涉及的病种包括了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且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上述因素均增加了心内科护理工作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1]。因此,在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上,要选择一种更加科学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在为患者提供科学、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适量减少[2-3]。常规护理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虽然可以满足部分患者的需求,但却存在单一性的缺陷,难以满足每一位患者的实际需求[4]。协同护理将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从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致力于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5]。现共选取100例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患者,深入研究协同护理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此时间段内的100例心内科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1~72岁,平均(56.32±2.18)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3~74岁,平均(56.98±2.4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报医院伦理学会批准实施并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治疗指导,负责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疑问。观察组行协同护理:(1)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协同: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由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医生负责制定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在了解治疗方案和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负责实施[6]。(2)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协同:家属是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先向家属说明护理形式和护理内容,获得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为患者提供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7]。(3)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协同:采用播放视频、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方式向患者介绍关于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的发展有整体把控,待患者出现异常症状后,患者本人和家属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及时的反应[8-9]。
1.3评价标准
(1)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主观满意度情况,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满意度主要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根据问卷所得分数判定具体的满意度等级,满意和一般满意均属于满意的范畴,计算后进行组间比较。(2)在护理前与护理后两个时间点,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用的评估工具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1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度,满意度可达到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
开始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均相对较差,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心内科是临床上的重要科室,收治的病患年龄偏大,且具有病程长、病情重等特征,患者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11]。同时,心内科的护理人员每日面对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身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2]。因此,临床上要运用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以提升总体护理质量。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与协同护理两种模式在心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发现后者的护理优势更加突出,患者经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改善,患者主观上对此种护理模式更加认可,调查体现出的满意度更高,上述结果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上体现出了协同护理的优势[13]。协同护理内容的建立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在工作中完善和丰富了常规护理的内容,更加注重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等方式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14]。在心内科开展协同护理,每一项护理内容的制定和实施均基于患者的需求,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患者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对于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有促进性作用[15-16]。协同护理模式的运用使护理工作的维度得到了拓展,护理方向和护理内容也更加具体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协同护理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以及病患、家属的接受与认可。综上所述,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上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并且此种护理模式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纪美娥 张琪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