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区医院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区医院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区医院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

护理人员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肩负着救死扶伤,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任。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情绪低落、反应迟滞和躯体不适等。同时其发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常被护理人员所忽视。久而久之,会导致严重心理障碍的出现。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要远低于普通人群。而护理人员作为特殊群体,其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但关乎自己,还直接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当前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多,但对于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的研究甚少。我们旨在调查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现状,并分析其与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社区医院焦虑和抑郁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法,于2014年3-11月,随机抽取辽宁省锦州市400家社区医院800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社区医院纳入标准:

(1)在卫生局注册。

(2)社区医院护理人员数目≥8名,再从每家社区医院中随机抽取4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纳入标准:

(1)工作时间超过半年。

(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3)无妨碍心理测试的疾病者。排除标准:

(1)危重症或疾病正处在急性期者。

(2)有意识障碍且无法配合者。

(3)曾在近1个月内服用过某种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者。

(4)既往曾有精神病个人史、遗传史、家族史、老年痴呆、遗传或吸毒史。年龄为30~60岁,工龄为1~5a,学历为中专及以下的有361人,大专学历250人,大专以上学历189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护理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定护理人员的焦虑情况。该问卷共有20个条目,应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其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1~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总分大于等于53分者判定为焦虑,原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78,提示问卷有良好信度。护理人员抑郁量表:用于护理人员抑郁症的筛查。问卷共有30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得分在0~10分表示无抑郁,11~20分轻度抑郁,21~30分中重度抑郁,原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69,提示问卷有良好信度。生活质量量表:该问卷评价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主要有即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健康变化指标8个维度,共计36个条目。得分越高提示护理人员生活质量越好,原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69,提示问卷有良好信度。

1.2.2调查方法经护理人员知情同意后,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在校护理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员当场发放问卷,检查调查问卷。并对有缺项、不合理的问卷当面确认、修改,保证调查数据客观性及准确性。共计发放问卷850份,剔除填写质量不合格、回答问题不全等无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问卷800份,有效率为94.1%。

1.2.3质量控制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在校护理本科学生完成,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并检验问卷完整性。征得医院管理者同意合作的前提下,对于问卷采取调查员、调查负责人与质控员3人审核制度,以保证收回问卷的质量。同时质控员对每一调查者按5%的比例随机抽取回收的问卷进行审核,以确保问卷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得分应用x±s表示,χ2检验进行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异比较应用方差分析;护理人员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同其焦虑和抑郁之间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现状

800名护理人员中,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护理人员分别有356和406名,焦虑、抑郁阳性率分别为44.5%,50.8%,护理人员中抑郁较焦虑表现更为突出,经χ2检验,抑郁和焦虑具有相关性(χ2=9.345,P=0.002)。

2.2焦虑对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的影响

无焦虑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普遍高于焦虑组护理人员,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的5项评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抑郁对护理人员生命质量的影响

无抑郁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普遍高于抑郁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6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之间关系

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评分与其生活质量总得分以及各维度的得分之间均呈负向相关关系(P<0.05)。

3讨论

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4.5%,50.8%,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ICU、急诊科、频繁倒夜班的护理人员患焦虑、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科室、长白班的护理人员。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长期接触社区老年人、工资待遇低,常常不被社会认可等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形成焦虑、抑郁症。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医院中年龄>40岁、学历偏低、工龄长的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症的发生率与其他护理人员相比要偏低,其原因可能是低学历、工龄长、年龄大的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接受当前的工作现状,同时这些护理人员大多家庭经济负担较轻,而学历高、工龄短的护理人员常常由于工作时间短没有接受当前的工作现状,没有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与李楠楠等研究结果相似。社区医院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的医院因素有:

(1)社区医院领导对护理人员的关注不够,只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忽视了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关注。

(2)社区医院由于盈利较三甲医院等大医院少,导致很少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聚会、旅游等集体活动;同时,社区医院的护理人员大多专业知识薄弱,对自己的心里健康也很少关注,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来源,进而引起焦虑、抑郁症的出现。国外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无焦虑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都高于焦虑组护理人员,但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5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抑郁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分都高于抑郁组护理人员,但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这6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的评分与其生活质量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负向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护理人员焦虑、抑郁情绪可影到响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就越低。护理人员人由于长期工作在社区医院,很少有机会接触当前最新的医疗知识,而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就导致社区医院的护理人员知识储备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进而导致社区医院的护理人员更加不被社会认可,长此以往,会使护理人员自身不认可自己,而出现身心焦虑、抑郁,这种状况持续就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同时焦虑、抑郁情绪可使护理人员的免疫调节能力减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的危险。焦虑、抑郁使机体功能不能正常运转,影响工作、行走等方面,焦虑常使患者失去与人交往的耐性,抑郁会使患者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其人际交往、生活乐趣等方面而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社区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单纯的焦虑、抑郁治疗不能使护理人员的社会功能完全恢复,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创伤后心理障碍的发生。对护理人员除采取正常的心理疏导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实施小组干预模式:有研究表明,小组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有焦虑、抑郁症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将10个护理人员分成1组,创造了1个小型的社交空间,增加了护理人员的交流机会,从外部环境上改善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改变其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正视现实,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心理应激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人员与社会的接触,减少情感与社会功能的退缩,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从而改善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有研究显示,支持性心理干预也能够明显提高抑郁、焦虑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对社区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护理人员常见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让护理人员能正确的认识心理问题。

(3)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特点、文化程度、爱好等采取多种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如心理支持性干预、心理疏导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社区医院平日里应在院内定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展现自身才能和价值,使其身心调节到最佳状态。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生活质量就越低。在护理工作中,应及时采取各种针对性及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作者:惠春影 李红玉 单位:辽宁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