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层级管理在精神病医院护理中的实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层级管理在精神病医院护理中的实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层级管理在精神病医院护理中的实施

精神科患者均有思维紊乱及行为上的异常,患者常常没有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怎样配置和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是基层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1]。近年我院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从而激励护士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同时减轻工作上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精神病专科医院,共分为3个男病区和2个女病区,床位500余张,患者及家属300余人;护士共70名,其中男护士18名,女护士52名,年龄(28.5±4.6)岁;学历:本科35名,大专23名,中专12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1名,护师20名,护士38名。

1.2方法

1.2.1建立健全支持系统及激励机制各病区配置5名护工参加轮班工作,负责患者的生活,同时要配合护士开展相应的工作,病区的卫生管理由医院的保洁人员负责,患者进行辅助检查经过中心运送系统完成,同时中心护送系统还负责院内康复以及安全保障和相关物资的领取工作;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主要是开展院内的“优秀护士”和“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同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奖金的分配按照不同层面进行调整,主要包括病房管理、质控工作、夜班、科内带教、责任护士的担任等,各项工作的系数点有所区别。

1.2.2培养工作的进行根据医院和科室发展需要以及医院护理人员培训计划,首先需要确定授课的内容,通过临床实践、科室训练、自学等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相应的培训。对助理和执行护士主要是通过院内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专科技术训练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以培训专科护士为目标对专业护士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集中在专科疾病和患者管理工作。

1.2.3明确各个岗位的分工根据护理人员的年资、职称以及工作能力等进行分组,设置具体的层级管理岗位: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模式,其中护理组长采用竞争上岗,采用自愿报名-科室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护理部组织考核的流程进行最后的选定。护理组长的工作主要是针对本组患者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方面,护理组长应做好督促工作,并协助护士长的工作,对责任护士和重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其中,责任护士主要是负责管理辖区内的6~8名患者日常护理及具体的健康宣教。1.2.4制定层级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本院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及本科相关的规定确定考核方式,制定考核的细节工作,按具体的层级管理分工计算每个班次具体的分值,其中护士长10分,护理组长8分,责任护士5分之外,还要与日工作量相结合,在管理方面以及奖金的分配方面制定严格的标准。

1.3评价方法

在层级管理实施前、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调查。护理质量评价:①病区管理工作开展情况;②消毒隔离工作完成情况;③技术操作水平的评价,以上三方面均由专职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对护士进行考核打分,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为:①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②护士的满意度。按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其中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定性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随机抽取患者及家属300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层级管理实施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层级管理实施前(χ2=35.00,P<0.01)。

2.2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层级管理实施后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层级管理实施前(χ2=7.24,P<0.01)。2.3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层级管理实施前后分别对护士进行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及技术操作考核,层级管理实施后护士的病区管理、消毒隔离及技术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层级管理实施前。

3讨论

精神病科护理工作管理,一方面具有医院一般科室所具有的共性,即包括人员的编制有限,工作强度大,同时日常工作繁忙,因此会导致对患者护理单元检查以及对护士的护理情况抽查工作欠缺,另一方面,精神科的护理工作中缺乏和广大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工作;同时科医院的护理工作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由于精神病患者常在幻觉以及妄想支配下,从事日常的活动,这样很容易导致多种意外事故的突发。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除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之外,还要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自身安全,这方面也是导致护理工作繁重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对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测评,评价层级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在层级管理实施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8.67%,护士的满意度为74.29%;层级管理实施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5.00%,护士的满意度为91.43%,高于实施前(P<0.01);层级管理实施后病区的管理、消毒隔离以及技术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1)。层级管理工作能够优化服务质量,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程度会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和健康,所以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和最根本目的。层级管理工作对降低人员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施层级管理之后,护理人员的流失率大幅下降,这种管理模式使具有不同临床护理能力的人员可以胜任各自岗位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不同层次护士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层级管理可以规范在职培训,分层次的培训满足不同学历、不同发展目标的护理工作人员,满足了各层次人员的学习需求,对护理在职培训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本院在实施层级管理工作之后,护士队伍学习的氛围变浓,工作人员也体会到了知识的不足,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多数人员会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个层面各种渠道的学习,以期提高自身素质。相关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的充实,可以有效培养护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在工作的具体实施中,难免会使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会造成其工作上的压力有所增大,尤其对于收到处罚的护理工作人员会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综上所述,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但是优化人力结构以及完善人才的配置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应注重加快专业梯队的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的培养。

作者:韩玉艳 梁转好 张晓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