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院护理管理研究(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院护理管理研究(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院护理管理研究(4篇)

第一篇:医院护理人性化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对138名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后,对比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评分情况,并对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评分(P<0.05),且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χ2=10.59,P<0.01)。结论:对医院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医院管理

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人文管理方式来最大程度挖掘人的潜力,充分调动人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工作质量提高的一种管理模式[1]。我院近几年将人性化管理模式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及其他医疗单位2011年1~11月工作的护理人员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年龄为21~30岁,平均年龄为(24.5±1.7)岁,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为2~8年,平均为(4.5±1.3)年,学历分为:本科及以上65名,大专水平73名,其中护士85名,护师53名。138例护理人员均运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同时选取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各138例患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年龄为38~78岁,平均为(58.3±2.6)岁,患者受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者65例,初中及以下者73例;实施后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69例,年龄为38~77岁,平均为(58.7±1.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者6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71例,在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人性化管理方法

(1)加强情感沟通。护士长应主动热情与护士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护士最近的生活工作情况,认真倾听护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心理压力并用鼓励性的话语与其进行沟通。(2)制定合理分工制度:科里管理人员在科室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尽量尊重护士的工作要求,分配任务时还应考虑护士的工龄和技术水平;上级管理人员还要协调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在工作中让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帮助指导来提高其护理经验和水平[2]。(3)注重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到外院进行参观和学习,在科里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统一和提高业务水平。(4)完善奖惩制度:科里每周或每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

1.3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

对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护服务问卷调查,卷面分值为100分,问卷分值在80~100分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分值在60~79分为比较满意,分值小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以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表示。

1.4观察标准

观察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对前后评分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观察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临床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护理水平各方面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的138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满意85例,比较满意38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89.1%,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的138例患者满意123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8.6%。经统计,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模式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1)。

(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护理方面评分比较经统计,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护理行为、护理技能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各护理方面的评分(P<0.05)(表1)。说明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

3讨论

对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时,上级管理人员通过与护理人员进行亲切沟通,能够及时发现护理人员遇到的困难和心理压力并能够积极正确处理,使护理人员感觉到工作中的温暖,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增加工作信心,使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中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规范化培训和增加进修学习的机会,可以使护理人员迅速提高护理水平和技能,上级管理人员认真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充分协调工作上的配合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特长和潜力,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水平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护理人员实施奖惩制度,不但能够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发挥其工作潜力,还能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行为水平,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综合以上论述,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科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技能,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6):261-262.

[2]李爱芬,李登敏,凌敏兰,等.探索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0(12):1120-1121.

作者:冯记虹 单位:山西省大宁县人民医院

第二篇:医院护理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医院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比如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创新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本文对我院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我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及护理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体现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而且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受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就医时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医院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时必须更新陈旧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全方位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1医院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健全的护理规章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等。但是,有些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组织专门的人员、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导致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科学、不合理,且缺乏相应的流程,使得护理质量工作评价机制很难落实。有些科室甚至为了应付上级机构的突击检查,大搞形式主义,或搞突击管理,比如补写护理记录、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及护理总结等。这些行为都可导致考评结果无法客观地反映护理工作的现状,不能暴露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然也无法为医院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帮助的。

1.2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都是从别的岗位借调过来的。他们未经过正规专业的管理培训,未系统地学习过管理知识,故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时,他们往往只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而不是依靠系统的管理知识、创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有些管理人员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琐碎的行政管理工作和后勤事务上,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护理管理工作不到位。然而,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得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及复杂性越来越强。护理人员若不更新自身的知识,不仅无法满足护理工作及患者的需求,还可增加护理风险系数,甚至影响护理安全。另外,由于护理工作的内容繁琐,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故其心理压力较大。医院若不制定合理的薪酬待遇及职称晋升制度,就无法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2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2.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时,由于过失或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或法规,导致患者出现人身损害的事故行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护理规范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也是其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该遵守的准则,更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护理的前提条件。医院应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以确保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进而避免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2成立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应成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通过落实各科室的护理质量改进整体的工作,健全护理质量保证程序,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可安排主管的护理院长担任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任,然后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改进全院的护理工作质量,落实安全护理计划;该委员会应定期向医院领导及管理层汇报管理结果,并设立护理质量改进督促小组,对各科室护理工作的改进情况进行跟踪;同时收集各科室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的资料,然后组织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及科室的护理骨干进行讨论,提出改善的意见,并在全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大会上进行报告。

2.3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医院应结合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对其进行继续教育的计划,比如选派护理人员到优秀的上级医院学习,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和成人教育等;可以请各科室中理论知识扎实,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对护理人员进行带教,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另外,医院不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还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及营养学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2.4建立对护理质量进行多维评价的机制

医院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定时,一方面可以采取督导自查的方式,另一方面,应重点听取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感受和体验,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评定护理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医院可以从社会上召集志愿者组成调查小组,在对志愿者进行规范的培训后,安排其对医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排查摸底,真实地了解护理工作的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医院还可通过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等,采集吸纳其意见和建议,使其成为护理工作的监督者和评价者。

2.5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考核

定期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容易使该项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医院应将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比如每月由护士长定期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每季度由医院领导按照相关的标准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每年由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系统的检查。同时,由护士长不定期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和蔓延。

3结语

医疗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经营状况的好坏以及医院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素质较低等。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医院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以扫除阻碍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障碍,包括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成立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对护理质量进行多维评价的机制以及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考核等。

参考文献

[1]潘红英,朱陈萍,叶志弘.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01).

[2]孙宏.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10).

作者:林萌 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

第三篇: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实践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开展安全意识和法律教育,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护士长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节假日护理安全防范,重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及规范书写护理记录。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提高了差错防范和对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显著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结论: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安全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应用,可确保护理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满意的优质医疗服务。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

所谓护理安全,是指开展护理实践的全过程中,护理对象(患者)不发生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的除外[1]。研究认为,基层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由于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工作任务重,给护理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带来难度[2]。现结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两年来护理管理工作,谈谈在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1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

1.1开展安全意识和法律教育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医疗护理是高风险的行业[3]。基层医院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采取广泛开展法律意识的宣教,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增强基层护士的法制观念,正确使用法律指导自身工作,维护护士群体的合法权益。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具体性等特点,很多护理工作是在无人监督情况下完成,要求护士要具有慎独精神。根据我院提出的“以人为本,关爱病人”的口号,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强化护士的服务热情和职业道德。培养护士“慎独”意识,恪尽职守。可从案例分析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1.2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加强“三基”、“三严”规范化培训,鼓励护士自学和继续再教育,扩展其知识面,使护士的知识不断更新,紧跟学科和时代的发展。开展月度计划和考核。对不同的护士开展不同水平和难度的护理“三基”培训,并开展月度考核,并对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和表扬,对成绩不合格或差的给予批评或相应的经济处罚。选派业务骨干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学习讲座,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1.3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①完善规章制度。护理部牵头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环节和流程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如发药输液输血双人核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患者制度、差错登记上报制度等。制度一旦制定,务必严格执行。②加强检查。护理部牵头加强对护士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每月至少1次收集和抽查科室相关信息的完善情况,每月检查护士长落实岗位责任制情况。③正确对待投诉。对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要分清缘由,分析事情的经过,对违规者予批评教育或惩罚,允许护士解释事件的发生过程,目前护患关系紧张,有些问题可能并非护士原因,要正确区分,护士没有错误的,要保护好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4强化护士长的规范化管理

护理工作全面定期检查,建立护士长每天、每周、每月重点工作计划,使护理工作始终置于护士长的督导下有序进行。合理安排排班。护士长安排排班既要考虑到护士的工作承载量,又要考虑到护理安全,要以护理质量和安全为前提,合理安排上岗人员,并需要注意新老护士、能力强弱的合理配置。加强排班工作的管理,注意劳逸结合,缓解工作压力。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由护士长进行初始考核,合格后方能参加培训中心组织的考核。护士长不在岗时,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检查、督促落实。

1.5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

鼓励护士间的相互协助精神尤为重要。在输液高峰期、夜班、大型抢救时,护士工作容易出错,特别需要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需要全体护士精诚合作,共同面对困难。

1.6加强节假日护理安全防范

针对节假日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思想易松懈,易成为差错事故、纠纷、投诉的多发期,制订了《节假日护理管理制度》。节日前,护士长对科内急救药械应准备充分、齐全,把节假日期间的名单上报护理部。护理部除检查排班工作外,节假日期间对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监督、督促作用。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改变过去节假日不查房的习惯。

1.7优化护患沟通技巧

强化护患沟通制度,规范服务言行,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与技巧性。语言是一门艺术,沟通技巧需要培养。开展沟通艺术讲座,通过模拟、个案分析,对护士的语言进行疏导,避免沟通隐患。

1.8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护理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是护理人员科学思维方式和业务水平的具体表现,是病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生护理纠纷的重要法律文件。认真按照护理记录规范要求,严格要求护士。书写护理文书字迹要清晰,语言要流畅,表述问题不能模凌两可,标点符号正确。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无痕迹化。护理文书记录应与医生记录一致。当二者不一致时,需要医护之间核实并准确记录,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所有关于创伤性的护理操作均应做护理记录;当住院患者有必要外出请假时,必须写请假条,并要求患者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确保患者了解外出的风险,做到知情同意。

2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近两年来,护理人员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差错防范和对安全问题的识别能力,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及病人对护士的投诉,病人满意度达98%以上。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3体会

护士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大约有7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由护士来完成[4]。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已越来越收到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目前,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好坏已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的质量,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甚至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5]。基层医院由于护理人员较少、设备不够先进,其护理安全管理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安全服务水平。护理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要做到科学管理,有效运用现代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护理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欢.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3):76-77.

[2]杨秀燕,伍晓莹,陈小鸽.多元化教学在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2):342-343.

[3]柴慧玲.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2017-2019.

[4]叶玉珍,陈鲜花.基层医院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8):497-498.

[5]向常艳.浅谈基层医院内科间协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4,11(12):92-94.

作者:郑国英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四篇:乡镇医院护理病人安全管理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对其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对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应用效果;病人安全管理;乡镇医院

病人安全主要是指以医院中的住院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角度,对医院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医院的环境建设、专业人员配备、护理人员的行为、安全的有效的建筑、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实用设备等,考虑是否存在对病人造成危害的因素,是否对住院病人的安全隐患存在影响。以充分体现出医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1],使病人认真配合我们的治疗,以减少医疗安全隐患,进一步减少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3年收治的230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84例,女1016例,年龄为8个月~81岁,平均年龄为(41.64±2.21)岁。

1.2方法

对某院住院病人应用病人安全管理以实施护理管理,其具体措施如下:

(1)在整个医院中建立病人安全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组长必须是本院中高学历、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员。成员是那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士或护师资格证人员,并且实行护理部、科室、质控小组三级管理责任制,护士长必须是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在各个病区都必须设置专门的病人安全责任护士,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和安全责任护士对住院病人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检查效果进行评价,如发现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改进,以保障住院病人的安全。

(2)在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十分重要。现在乡镇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临床一线工作的大多是低学历护士,一些还没考取资格证书,专科知识贫乏。在乡镇医院工作中,病人的病情往往都很复杂,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经验不足的护理护士很难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对于实施治疗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护士的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技巧,可以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必须定时对在岗保洁人员进行培训。现在乡镇医院招聘的保洁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病毒、细菌、感染之类的概念一窍不通。所以,我们护理科室必须认真细心地给他们讲解其中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医疗废品分类、地面消毒等能够正确处理,对防止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4)如出现不良事件,医院需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另外,医院应该组织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吸取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5)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可提出一定的建议,例如,根据国家编制要求增加护理工作人员,改善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情况,并且多争取一些培训经费及培训机会,保证培训学习不成为空头口号。还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解决此类现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3观察指标

医院护理科室可制作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由护理部门或者安全责任护士向住院病人发放,对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2结果

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后,医院中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6%,住院时间为(7.4±32.1)d,发生不安全事件为2次;而应用前,护理满意度为72%,住院时间为(15.6±44.7)d,发生不安全时间为21次。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虽然组织中的一些流程、行为和制度等已经实现了常规化,没有异常,但会对住院病人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引发不良事件。因此,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应始终贯穿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住院病人的安全。对乡镇医院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实施病人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是一项重要标志。所以实现对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评价,是保证住院病人安全享受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乡镇医院收治的病人较多,具有较大的年龄跨度,并且病种比较复杂,加上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这会给我们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带来难度,会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最大的安全隐患为护士的稳定性较差,严重缺编,多数乡镇医院的床护比达不到1∶0.4,大部分不到1∶0.3,而且多为新护士,都是身兼多职,有些乡镇医院护士长还兼职划价和催费。这明显加重我们护士的工作量。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相对缺乏一定的病人安全管理意念,护理效果相对较差,护理质量也相对较低[2]。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教育培训,对高护理人员的防范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效果。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对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1,17(t5):82~83.

2朱兰坚.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9,9(4):67~68.

作者:李英莲 单位: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