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院护理缺失及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院护理缺失及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院护理缺失及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中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缺失影响因素,为减少护理缺失的发生提出科学建议。方法对中山市内4所三级甲等医院76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护理缺失的得分将护理人员分为护理缺失组、非护理缺失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护理缺失的影响因素。结果266名护理人员发生过护理缺失,占34.8%。不同身体状况、工龄、专业思想、家庭成员相处状态以及家庭成员支持工作程度的护士护理缺失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身体状况、专业思想是影响护理缺失的关键因素(OR=1.489、1.380,P<0.05或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身体状况、工龄、专业思想、与家庭成员相处状态以及家庭成员支持工作程度,尤其是身体状况和专业思想,以减少护理缺失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缺失;影响因素;护理管理

护理缺失,美国Kalisch[1]将其定义为应该落实的护理措施,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或全部未落实或延迟执行。护理缺失是指护理行为过程中的缺失,未必已造成不良结果,这一点与护理负性事件相区别。但护理缺失的存在,必将降低护理质量,影响护理安全,降低了护理的服务水平,是引起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护理管理者开始关注护理缺失的现状及原因,但只关注到患者需求提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而护理缺失的影响因素复杂而不好确定,为此,本研究对中山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旨在于护士自身及家庭方面的因素中,筛选导致护理缺失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探索避免护理缺失发生的有效途径。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2年8—12月,对中山市所有三级甲等医院,共4所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具备护士执业资格;目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及以上。排除标准:进修护士及从事非临床岗位的工作人员。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自译Kalisch的护理缺失问卷[1],用德尔菲法(Delphi)修改问卷,使其具有本土化特点。问卷第1部分是调查对象的自身及家庭因素,共13个选项。包括性别、身体状况、最高学历、职称、工龄、用工形式、每周工作时间、带教情况、每天的拖班时间、专业思想、照顾家庭情况、与家庭成员相处状态、家庭成员支持工作程度,均采用护士自评的方式填写表格。其中身体状况分为良好、一般、差3个等级:躯体、心理及社会三者均良好,疲倦感不明显或较易消除,工作生活不受影响为良好;三者状态不佳,有明显疲倦感,工作效率或生活质量下降为一般;患有慢性疾病,不能如常工作或生活者为差;专业思想、照顾家庭情况、与家庭成员相处状态、家庭成员支持工作程度均分为5个等级。第2部分是护理缺失部分,共31个条目,选项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分为“从不”计1分,“很少”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护理缺失总分155分,分数越低,缺失程度越重,总分≤124分为护理缺失组。总分>124分为非护理缺失组。调查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3,内容效度指数为0.870。1.2.2调查方法研究者与调查小组成员到接受调查的4所医院,以不记名方式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本调查共发放76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3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4%。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护理缺失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缺失发生现状及单因素分析

730名护士中,护理缺失总分≤124分的266名护士为护理缺失组,>124分的464名护士为非护理缺失组。不同身体状况、工龄、专业思想、家庭成员相处状态以及家庭成员支持工作程度的护士护理缺失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护理缺失组在身体状况良好、2年以上工龄、专业思想热爱工作、与家庭成员相处融洽、家庭成员支持工作5个方面的人数百分比均低于非护理缺失组。

2.2中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缺失发生影响因素

的多因素分析以是否发生护理缺失为因变量,将表1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具体赋值方法见表2。对各因素赋值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身体状况、专业思想是影响护理缺失的关键因素。

3讨论

3.1中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缺失现状

护理缺失现象及其对护理服务水平的不良影响日渐受到国内护理管理者的关注。李智等[2]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其中10.00%~39.53%为护理评估缺失,12.29%~45.19%为护理计划缺失,3.37%~48.37%护理措施缺失,12.43%~22.49%护理评价缺失。本研究中,调查总人数730名,其中护理缺失组有266名,占34.8%,可见存在护理缺失行为的护士比例相当高,间接反映护理缺失现象也较为普遍。另外,护理缺失组中,身体状况良好、具有2年工龄以上、热爱护理工作、与家庭成员相处融洽、家庭成员支持工作5个方面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均低于非护理缺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缺失组护士在上述5个方面上存在劣势因素,而这些劣势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会导致护理缺失的发生。因此,护理管理者日常管理中,应关注护士的身体状况、工龄、专业思想、与家庭成员相处状态以及家庭成员支持护理工作程度这5个方面的问题。

3.2中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缺失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过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二分类护理缺失为因变量,将对两组护士自身及家庭因素单因素分析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身体状况和专业思想是护理缺失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

3.2.1护士的身体状况是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不良的身体状况会影响护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多因素分析显示,身体状况是护理缺失发生的影响因素(OR=1.489,P<0.05)。护理缺失组中,身体状况一般的护士占24.4%,而非护理缺失组的比例是13.6%。可见,护士处于不佳的身体状态下较易发生护理缺失。随着国内大医院病人数量的剧增,护士人力相对不足,护理工作的要求提高,以及倒夜班等因素的存在,护理人员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部分护理人员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国卫生部对临床护理人员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阳性率48.0%[3],黄璜等报道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患率为58.1%,其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到躯体、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症状[4]。护士从而出现精神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增加人手,尽量减少加班,提供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场所。并注重护士的健康理念和心理培训,通过调节饮食与睡眠,坚持锻炼、做好工作防护、调节情绪言以及平衡心态等措施提高护士身体素质[5]。

3.2.2稳定的专业思想是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多因素分析显示,专业思想是护理缺失发生的影响因素(OR=1.380,P<0.01)。护理缺失组中,热爱护理专业与较热爱护理专业的护士占13.5%、37.2%,而非护理缺失组的比例分别是20.5%、46.7%。可见,护理缺失组中,护士的专业思想较差。专业思想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总的观点和态度,包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事护理职业的信念,护理职业荣誉感和价值观等[6]。部分护士的专业思想不稳固,对职业前途不存信心和希望,消极应付护理工作,导致服务水平下降,发生护理缺失,甚至离开护理岗位。任丽霞等[7]认为护士专业思想不稳固,职业道德淡薄,责任心不强,会导致执行医嘱失误、不遵守操作规程等问题的存在。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动态了解护士对专业的认知,及时介入和引导护士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内涵和价值,并体验到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和快乐感。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护士才能的空间和平台,以专业发展、个人发展及团队凝聚力来吸引和留住护士[8]。

[参考文献]

[1]KalischBJ.MissedNursingCare:AQualitativeStudy[J].NursCareQual,2006,21(4):306-313.

[2]李智,陈惠冰,余德爱.中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缺失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51-53.

[3]刘琼,黄邵新.亚健康概述[J].河北医药,2004,26(8):682.

[4]黄璜,罗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6):18-20.

[5]李秀梅.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身体状况调查与自我保健[J].当代医学,2012,18(15):135-136.

[6]蒋秋焕,杨巧芳,宋葆云.阶段化培训对护士专业思想形成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3(8):63-64.

[7]任丽霞,刘花,翟旭杰.临床护理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271-272.

[8]姚金兰,叶志弘.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稳定性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9):832-834.

作者:陈惠冰 刘迎春 李智 单位:中山市中医院护理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