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语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语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英语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属性,其人文性的实现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质量,对我国坚持文化自信的道路具有深远影响。目标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互动是实现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合作学习对与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教学须构建旨在促进文化互动的多纬度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对教材的系统挖掘实现中西文化的比较与互动、将“任务型小组”模式的实践性与文化互动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其应该承担的人文教育使命。

关键词:人文性;大学英语;文化互动;任务;合作;人文素质

1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双重属性,人文性与工具性之辩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愈演愈烈,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觉醒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人文素养在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有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则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也被称作人文素质教育。我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真正实施开始于1995年[1],而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的研究的起步要相对更晚一些。20世纪以来,有许多研究者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费力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略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因而大学英语教学须扭转观念,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效结合起来以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4]。如王守仁(2013)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要有机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不能将两种属性对立起来,特别是要避免片面地否定或排斥人文性,要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秋芳(2015)教授在考察了南京大学“英语+X”本硕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成效后得出结论,认为通识教育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终身受益”。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且有大批的学者都在呼吁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倡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人文素质能力培养的路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大学英语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是缺一不可、不可对立、相辅相成的统一兼容关系。如何比较宏观立体的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能力培养的模式是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该文从文化互动的视角出发,尝试构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以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辟新的路径和视角。

2大学英语人文教育与文化互动

2.1文化互动:实现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文化互动的概念是苏联著名文化学家、符号学家洛特曼先生于1983年在《关于建构文化互动的理论》中首次正式提出的。我国学者邹丽娟(2009)把文化互动解释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与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是民族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过程”[5]。频繁有效的文化互动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桥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者在对本民族符号域认知的基础上了解和认同目标语的符号域,并形成两种文化的某种语义协商,从而促使更多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的输入和输出的发生。”[6]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基于不同符号域的文化互动能够促使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能使学习者了解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范式,从而更欣赏本民族文化,也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最终使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并形成豁达、包容的文化观。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互动也能够促使学习者积极吸取英语文化中的精华,取长补短,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具生命力,不断走向欣欣向荣。

2.2任务与合作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互动的实践载体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兴起,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理论与策略体系[7],而任务型小组竞赛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小组活动可以用来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推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中国化正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改革试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合作学习理论所结合而产生的“任务型小组”语言教学模式是符合我国外语教育国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做中学”的模式下实现外语知识和技能有效内化的目标。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任务型小组”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互动性、驱动性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互动现象的产生,能够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互动的实践载体。

3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途径构建

3.1构建促进文化互动的多纬度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的能力是一个大学文化软实力水平和跨文化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一方面,高校要通过顶层设计在课后开展一些旨在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互动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跨文化话剧表演,跨文化知识讲座,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这些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在潜意识中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自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通过广泛的阅读与涉猎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在课内外的言行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培育学习者包容开放的文化观。第一,大学英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世界各民族文化平等的理念,使学生对世界各民族文化都怀有敬意,这样才能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互动。第二,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民主开放的氛围,要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观点持尊重、对话和包容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模式。

3.2通过对教材的系统挖掘实现中西文化的比较与互动

英语语言的教学绝不仅只是一个单纯的语言习得的过程,更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运动过程,英语教师须将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知识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大学英语课本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使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和感受这种区别于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西方文化精神,从而起到培养自我人文素养的作用。人文因素的注入可以为学生在背单词与记语法之外,创造一个丰富、充分的语言文化环境,整个授课过程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是认知的深化与兴趣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缓解巨大的死记硬背的学习压力。同时,对一些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内容的扩充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习俗和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须通过美文欣赏、兴趣讲座、课后阅读任务、写读书笔记、编写英语话剧剧本、表演英语话剧等多样化的形式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融入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去,使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耳濡目染内化吸收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

3.3将“任务型小组”模式的实践性与文化互动有效结合

“任务型小组”模式能够减轻教师组织课堂任务的困难和压力,小组成员在朋辈压力的作用下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教师设计的任务既要善于开发教材内容,又要能够巧妙地将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人文知识融入任务中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中西文化的互动,并将文化知识内化到对英语的使用中去。同时,教师须注意任务的连贯性以及课堂任务和课外活动任务的联系性,使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可以延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同时在完成课外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在授课和组织课堂的过程中,不断给学生灌输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觉形成文化意识,逐渐转变对语言学习的认识,最终适应从传统教学向“任务型小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任务型小组”语言教学模式下,将英语人文知识或含有英语人文知识的学习材料与语言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觉、自信地内化吸收英语文化知识,并实现文化的互动,而任务实践性与文化互动的有效结合最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7.

[2]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22.

[3]文秋芳,王艳.“英语+X”本硕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成效:基于学生视角[J].外语界,2015(5):18-26.

[4]鲍明捷.人文体系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J].理论月刊,2017(10):75-78.

作者:吴铁军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