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涉外护理英语教育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涉外护理英语教育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涉外护理英语教育实践

摘要:在全人教育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全人教育在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中的实施原则,指出涉外护理英语教育必须树立“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方法,完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健全涉外护理英语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外语教育;涉外护理英语教育;全人教育

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作为一种特别用途的英语教育,长期以来,主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对于学生而言,一切病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只是疾病载体的活体样本。尤其是在涉外医疗活动中,由于缺乏人文主义的教育和对人类文化多元性的理解,我国护理人员对外籍病人常常缺少人文关怀和尊重,从而造成交流障碍,阻碍了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涉外护理英语教育要贯彻全人教育的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修养和人格兼进,成为集知识、能力和高素质为一体的优秀涉外护理人才。

1全人教育思想

全人教育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的自由教育论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使其成为最易于有所成就的人[1]。而全人教育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Ron正式提出的。他总结了“全人”的基本要素:身体、智能、审美、精神和社会[2]。谭敏等[3]也把全人教育归纳为6个方面: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互动;主张学生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平衡;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全人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但至今学术界仍对其没能达成统一定论。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人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整体发展。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更要关注个人的内在情感和人格的培养,以实现个体生命潜能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二,全人教育注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主张师生间建立平等、开放、有活力的人际关系。第三,全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对所处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环境进行批判的能力。第四,全人教育倡导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融合。当前的教育过于重视实用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很容易造成教师教学的知识化和学生学习的功利化,最终导致学生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第五,全人教育强调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互动,认为只有学科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才能拓展知识的学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全人教育在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中的实施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全人教育”是相对于注重片面发展的“半人教育”而言,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人教育以学生的完整发展为核心,力求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和谐发展的“全人”。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必须体现“教单科,育全人”的教育理念,将外语知识、护理学知识、人文知识以及人类文化等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智力人才。

2.2多样性原则

全人教育从全球视野和共同的人类利益角度思考问题,注重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因此,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例如,涉外护理英语教师可根据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讲座、护患角色扮演、关键性事件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认知异文化的能力和全球意识。

2.3关联性原则

全人教育认为教育应是一种关联性的行为活动,主张通过在课程学习者、课程知识和课程教育者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中,教师可采用“非线性”教学模式,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之间的共同探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完整的人。

3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中全人教育的实现

3.1树立全人教育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认为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教育,主张在教育中要更多得渗透人文精神,要用人文的方法达到全人发展的目标[4]。哈佛大学提出,外语是对某一民族的形貌和精神,以及对该民族的独特思想文化有所详述的科目[5]。长期以来,我国涉外英语教育主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少人文主义和对文化多元性的认知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一切病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只是疾病载体的活体样本。这种认识常常使护理人员对外籍病人缺少人文关怀和尊重,从而造成交流障碍,阻碍了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6]。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崇尚“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护理人员和病人交流时常通过称呼病人的名字联络感情,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当彼此熟悉后护理人员还会请病人直接称呼其名字缩短社会距离。中国的护理人员由于缺少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常常会用“床号”称呼病人,这使外籍病人十分反感,从而阻碍了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中,教师要树立“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实现同时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3.2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方法

外语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国璋提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单纯的英语教育”[7]。一直以来,我国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特别重视学生“双基”的训练,即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教学内容陈旧。然而,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仅仅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并不能保证医生和外籍病人之间成功的交流,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行为模式也影响着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涉外护理英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传授基础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重视培养学生人文思想和国际意识为中心的“全人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在涉外护理英语教学中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护患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关键性实践分析等方法,使学生能在真实情景和案例中感受不同文化的人文思想,提高自己的国际意识,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修炼全人气质。

3.3完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外语全人教育的基础。涉外护理英语不同于公共外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它有着特殊的知识结构。涉外护理英语课程是将公共英语知识和护理知识有机结合的学科。然而,一直以来,涉外护理英语教师主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很少涉及护理知识,导致学生对英语课失去兴趣,久而久之,教师自己也对护理英语教学失去动力。全人教育观倡导知识相互渗透和学科间的互动。认为如果把各门学科孤立开来学习,就会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孤立而片面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科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才能超越学科间的各种限制,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医学院校应多鼓励教师参加护理基础课程(如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的学习[8]。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多查阅与课文有关的医学资料,必要时需请教护理学专业人士。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将英语知识和护理学知识整合学习,开拓问题研究和知识学习的视野,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4完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的涉外护理英语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学校通常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价,即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这种忽视“形成性评价”的考试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更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9]。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一个学生的进步。这才是“全人教育”的根本所在。其二,我国涉外护理英语评价体系多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注重考核学生的专业课程掌握程度,考试题目过于死板,试卷答案设置过死。评价体系很少涉及学生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考试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国外,考试经常是采用开卷形式,允许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考试的目的不在于“过关”而在于查漏补缺,找出不足,以利于今后发展。

4小结

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不只是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播,更要注重全面的素质教育。本文提出涉外护理英语教育要贯彻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改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方法,完善涉外护理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健全涉外护理英语教育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通识和专业的平衡,培养出仁心仁术厚德济世的优秀涉外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文旭.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J].中国外语教育,2014(3):12-18.

[2]MillerJP.HolisticCurriculum[M].Toronto:OISEPressInc,1988:1.

[3]谭敏,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9):18.

[4]文旭,夏云.全人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外语界,2014(5):76-82.

[5]黄锦坤.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5.

[6]肖文莉.浅谈护理英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47-148.

[7]魏清.全人教育视野下的有效学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8]郭伟,隋丽蓉.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0,7(6):253-255.

[9]王言根.学会学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作者:任希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