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语幽默话语汉译的障碍和应对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语幽默话语汉译的障碍和应对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英语幽默话语汉译的障碍和应对策略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化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着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幽默文化,优秀的英语幽默话语汉译能够使目标语读者进一步了解某个国家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等,并且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然而,英语幽默话语汉译对翻译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阐述了英语幽默话语修辞,分析了英语幽默话语汉译的障碍,并探讨了应对英语幽默话语汉译障碍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英语;汉语;幽默话语;翻译

一、英语幽默话语的语言表现手法

常见的英语幽默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偷换概念。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交流时所表述的概念和含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人们在交流时对讨论的话题和事物的理解趋于一致。但偷换概念意味着说话者巧妙利用了双方对同一事物概念理解的差异性,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幽默效果的强烈与否与偷换概念的程度关系密切,概念偷换的程度越深,幽默效果可能越显著。如偷换概念中的语义偷换,在以下对话中尤为典型。“Besidesmoney,youalsostolejewelry,watchesanddiamonds.”“Yes,sir.Thatisbecausemoneya-lonedoesn'tbringhappiness.”在这段对话中,回答人巧妙运用了概念偷换达到幽默的效果,因为“moneyalonedoesn'tbringhappiness”原意为“有钱未必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在这里却被回答者表达为“仅仅偷到了钱还不够幸福,还要偷珠宝、名表和钻石才够”。二是双关,即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的多种释义以及同音,有目的地使语句具有多重含义,包括语音、语义、语法双关等。双关语作为英语幽默的一种表现手段,广泛应用于西方日常生活中,包括文学作品、公共演讲、广告等。如:Acoupleoftengotothesupermarketbycaratweekends.Andonedayaneighboraskedthewife:“Whodrivesmorefrequently?”Thewifesaid:“Bothofusdrive.Idrivethecarandhedrivesmecrazy!”在这段文字中,“drive”这个词使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同样的单词,同样的发音,表达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意思。三是反语,即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语句表达某种意义,往往带有浓烈的嘲讽意味。四是滑稽定义,即使用尖锐的语言评价或讽刺某一事物,表达自身的不同看法。五是夸张手法,即说话人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达到滑稽的效果,通过强调和夸张的方式,有目的性地运用不切实际的语言描述事物和事实。不同类型的英语幽默语言需要译者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取得最理想的翻译效果。

二、英语幽默话语汉译的障碍

幽默的不可译性观点主要强调心理、语言、文化差异这几个方面,并且认为这些差异在翻译中难以逾越。第一,心理与思维方式。根据审美心理学,幽默欣赏表现为传输入人脑后的幽默信息刺激人脑中的相关心理机制产生美感的一个过程[1]。理解幽默语言,不仅关乎读者对幽默信息的理解,还取决于转变幽默审美机制指导下的心理行为[2]。有时幽默会让一个人开怀大笑,却在另一个人身上无明显效果,这表明幽默与否和个人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人们对词义、语义的理解。思维是人们基于一种文化背景或概念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过程。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思维方式多为螺旋式,不同于欧美等国的直线式思维,因此双方对幽默本身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第二,不可翻译的语言元素,即语言创造的幽默。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语言的过程中,语音、词汇和语义载体的变化容易导致原语的韵味消失。与此同时,一些英语修辞手段如英语双关语在翻译方面颇具难度,这是因为这些包含双关语的语句依赖源语文本的文化背景来实现其意义。几乎所有英语双关语的汉译都给译者带来不小的困难,除了语义项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异及其在不同语言中的意义和内涵范围等问题外,还有文化内涵的转移和特定语境下意义的变化等问题[3]。英语双关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形式、音韵、意义等各具特色,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普什认为文字游戏增加了文本或话语的趣味,人们喜欢阅读它是因为它能在读者的概念、声音和词汇之间引发意想不到的联系,创造一种特殊的感知,甚至是与原文的默契感。普什同时指出,文字游戏很少能被充分翻译,文字游戏的翻译是有风险的。多数情况下,在进行英文双关语汉译时,意思虽可以翻译,但源语双关语与句群之间的联系也同时消失。在这一过程中,幽默消失了,翻译结果便难以避免地无法满足读者的期望,这是英语幽默话语汉译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英语谚语一般生动形象、富有哲理,在翻译英语谚语时仅使用同义词进行翻译是远远不足的,翻译人员必须在了解原文的基础上综合使用汉语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还原英语谚语的原意。第三,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不同,因而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是各不相同的,这导致中西方对幽默的理解有所差异。通常来说,中文在使用幽默时涉及的话题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中国人用“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来赞美弥勒佛便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幽默的话题选择上十分随意与宽泛。醉酒乱语、衣冠不整、吃相难看等都可以成为人们表达幽默的原因。对比英语中的幽默话语我们可以发现,英语幽默话语有特定的主题,其中性和种族问题较为频繁地出现。英汉幽默话语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民百姓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整体文化趋于保守内敛;而西方英语国家民族更加激情外向。中国式的幽默在书面语和日常口语中出现较多,但表达方式比较单一[4]。而在西方等国家,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表演更为普及,人们在电视剧、脱口秀、文艺表演、访谈等节目中频繁地使用幽默。第四,地域的差异性。英美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使其语言呈现出不同的幽默特点。英式幽默受到英国讲究礼仪、对待阶级较为严肃的影响,幽默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讽刺;美式幽默用语则更加直截了当,表现形式往往为冷幽默。与此类似,中国国内的幽默也有派别的区分,比如以不同人物为代表的南、北幽默派。北方幽默派多以相声的形式呈现幽默,南方则以脱口秀或访谈节目为主要形式呈现幽默。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幽默和地域具有相关性。

三、应对英语幽默话语汉译障碍的策略

1.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翻译不仅是异国文字与本国文字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也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为了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翻译人员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强化文化意识。第一,应该坚持阅读,通过阅读国外名著、人文杂志等更多地了解欧美国家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等,积累英语幽默话语的使用语境[5]。第二,应该尊重中外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虽然英语语言在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上与中文差异较大,但二者也有不少共通之处。因此翻译人员应在不影响目标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源语的内涵与精髓。

2.保持异化与归化的平衡

在处理翻译文本的文化因素时,异化与归化是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异化以源语文化为中心,在翻译时保留源语的语言特质与文化内涵;归化则根据译文读者的需求,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进行翻译。虽然归化和异化各有利弊,但它们均是英语幽默话语汉译不可或缺的方式。一般来说,归化有两种翻译技巧,即自由翻译和文化替代。采用归化翻译可以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降低目标语读者的阅读难度,使目标语读者更好、更快地了解源语的语义。当然,归化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改变源文本的目的和风格,而是要尽可能达到与源语言最好的等价。归化的局限性在于归化的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翻译风格、翻译文本、文化信息、译者的翻译质量等。特别是归化可能会导致误传,因为它会使源语文本的特征与目标语文本的特征相重合。采用异化翻译则可以更加原汁原味地呈现源语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一些译者认为,异化优于归化,因为它可以更好地为读者保留源语文本的文化内涵。过多的归化会误导读者,因此译者应该把读者置于异国情调中,尽可能保留源语文本的“味道”。在汉译英语幽默话语时,我们应该考虑目标语读者的认知,并根据上下文语境合理选择使用异化或归化,或将异化和归化进行结合。例如在汉译“Iwouldratherbeavillagechiefinapoorvillagethanasectionchiefinagoodcity”和“YouwouldratherbetheLordofhellthantheservantofheaven”这两句话时,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可翻译为“我宁愿去条件差的乡村当村长,也不愿意在条件好的城市当科员”和“你是宁可做地狱的主人,也不愿意做天堂的仆人”。而若采用归化法,这两句均可翻译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显然,利用归化法后的译文能更好地被中国读者接受和理解,也更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而进行直译的异化法在此处只能生硬地将词句表面意思译出,缺少一定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四、结语

在英语幽默话语汉译过程中,译者需应对由语言、文化、思维、地域等差异导致的不同翻译障碍。译者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广泛地了解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人文背景的异同,在尊重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不同的文化、社会、教育背景,并结合语境合理选择归化或异化翻译策略,在保留英语幽默话语精髓的同时更准确地向目标语读者呈现忠实且不失幽默成分的译文,促进东西方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徐立新.幽默语篇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艾琳.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汉双关翻译[J].上海翻译,2010(1).

[3]谢天振.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J].中国翻译,2012(1).

[4]欧阳利锋.如何翻译幽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3).

作者:李汉回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