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英语课堂环境调查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英语课堂环境调查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英语课堂环境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生活多元化,英语学习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大部分都处于汉语学习环境中,针对英语学习中建立的训练体系并不成熟。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高校学生开展英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习环境;有效教学;生态学

一、引言

关于“生态环境”,即生态学,最早由博物学家索罗提出,并视为一个科学术语。在此之后,生物学家赫克尔对“生态学”重新给出了定义,即研究动物与其无机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1]。经过不断发展与演变,界内对于生态学的研究关注从最初的生物体研究,逐步过渡到各关联学科领域。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学研究正式转入到社会科学与教育领域。最初的关注点,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

二、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现状及构想中的学习环境

(一)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现状其一,英语始终都是作为一门课程存在的,即无论是存在价值还是社会应用,它的本质只是一门外语。在大学校园内,英语学习者长时间都是处在汉语学习环境下来学习英语。学生并不具备英语语言国家那种天时地利的语言学习环境。我们与英美学生的最大差距就在于学习英语时面临的生态环境不同。即单一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包括日常的交际均比较少,主要就是通过课堂和课本来获取英语语言知识[2-3]。其二,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虽然目的性很强烈,然而,正如上述所言,缺少真实交际的需要和动机,且缺少真实环境下的交流实践。因此,一个学了几十年英语的大学毕业生,却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用英语随意自由地交流。相比之下,从小连续多年生活在英语国家地区的学生,由于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学习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绝大部分均具备上述英语能力。

(二)构建英语学习的理想环境结合近几年本校英语教学实际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来看,从中探寻出一些规律。笔者以为重点应当围绕以下两个方面:1.真实语言环境的建构。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均属于英语掺杂着母语来教与学[4]。这种常见模式无可厚非,并且近几十年来我国英语教育一贯如此。这从侧面也直观反映出了国内大学英语学习环境固有的缺陷。正因如此,更需要尝试着为学习者构建真实语言环境[5]。有了真实语言对象,才能保证语言交流与学习互动的真切性、有效性。2.多为学生创设、提供一些英语交际实训等活动。在真实语言环境、人物、场所等构造之下,让学习者更好地参与其中,创设可接触以及练习的时间。

三、高校英语课堂环境调查设计———以辽宁省6所高校为例

(一)研究设计思路本文研究选取了省内英语教学水平整体较高的6所学校,包括辽宁师范、大连理工、大连海事、沈阳师范、东北财经、渤海大学。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来设计,自制的辽宁省高校英语课堂环境调查统计问卷。包括6所高校共计488名学生。为了统一调查数据的对比性,并保障数据的科学参考价值。本次在6所高校发放问卷600份,每所学校100份。总共收回535份,回收率89.2%;其中,有效问卷为488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1.2%。该488名学生,均为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其进行因子提取,删除因子负荷数值在0.4以下的部分题项,最终确定了53个题项,用于此次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因素分析的实证检测。

(二)样本与数据描述性统计本次6所高校共计488名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基本统计信息如下:在年龄分布方面,17—20岁,平均年龄为18.5岁。在性别分布方面,男生有214位,占比为43.9%;女生有274位,占比为56.1%。在文理专业分布方面,文科生有203位,占比41.6%;理科生有254位,占比52.0%;商科生有31位,占比6.4%。总体来看,488位学生涉及各个专业学习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工商管理、化学、物流、金融、教育等。此外,在对于英语学习中学生自我角色的认同方面(以下为多选),488名学生中,认为自己是处在一个自主学习环境下的有97位,占比19.9%;认为自己属于一种被动知识接收者的角色的有326位,占比66.8%;认为自己完全能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满足合作学习角色要求的有167位,占比34.2%;认为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属于一位信息收集和处理者角色的有120位,占比24.6%。可以清楚看到,仅有1/5的学生认为自己处在一个相对自由且英语氛围较好的环境。当然,这部分学生一般英语水平也相对较高一些。再结合与本校多位英语教师的访谈,可以进一步确认,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均偏离了其在英语课堂上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即,老师怕教,学生厌学。

四、高校英语课堂环境调查结果与讨论分析

(一)环境调查与因素分析总的来讲,高校英语课堂环境最大的不足,即在于课堂活动与外界相脱节。

(二)建议讨论笔者以为,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应当重点围绕两个方面。首先是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学生创设个人英语环境。借助新教学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优势,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个体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其次是教室英语环境。教室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本文研究关注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3-254.

[2]黄琼.全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调查研究———以高校复合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6,16(9):60-63.

[3]童艳丽,龚帆元.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基于宁德师范学院的实证调查[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8-90.

[4]郭瑞.汉语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措施[J].现代交际,2017(19):138-140.

[5]郁曼.环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J].校园英语,2017(41):216-216.

作者:张茜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