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剧电影类型化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剧电影类型化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剧电影类型化探索

摘要:音乐剧电影之间的渊源由来已久,电影作为最容易传播的艺术形式之一和音乐剧一样作为舶来品从大洋彼岸传来,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音乐剧与电影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目前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来看,电影同音乐剧的互动在艺术作品中的联系愈加密切,甚至在歌舞片内部还逐渐产生了可以被看作“音乐剧电影”这样一种子类型。本文主要针对音乐剧电影进行研究,研究的意义在于明确不同类型音乐剧电影的特点,通过对几种典型音乐剧电影类型的逐一分析,揭示不同音乐剧电影之间的异同,为音乐剧电影的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类型化;音乐剧电影;舞台银幕交互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推进以及全球化的发展,现代音乐剧与电影的交互也在历史变革中不断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就是由现代音乐剧文本或现代音乐剧思维衍生出了众多的歌舞电影题材和类型,这恰恰也是电影类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史诗型音乐剧电影、校园青春型音乐剧电影、经典剧延伸型音乐剧电影、黑色主题型音乐剧电影、梦幻传奇型音乐剧电影及印度现代音乐剧电影等几个方面对不同类型音乐剧电影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

一、史诗型音乐剧电影

音乐剧及其电影通过整合融汇多种艺术手法,利用音乐、舞蹈、对白、剧本、表演等叙事元素,不断进行类型演变和创新,把现代音乐剧及其电影推向高峰。2018年,美国上映了由休·杰克曼主演、麦克尔·格雷导演的《马戏之王》,影片讲述了美国著名娱乐商人巴纳姆从一贫如洗变成“马戏之王”的故事。《马戏之王》既融合了百老汇音乐剧的众多美学风格,还融合了电影艺术的特性,成为当下好莱坞歌舞片创作样态的重要范本,从中可以窥见音乐剧美学在现阶段音乐剧及其电影创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电影媒介特性对音乐剧音乐创作、舞蹈编排、场面调度以及主旨传达等多方面的影响。

二、校园青春型音乐剧电影

美国连续上映了青春题材歌舞电影———《歌舞青春》《歌舞青春2》《歌舞青春3》。电影定位于青少年群体,记录了年轻人为追求理念而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体现出热情、阳光、积极等向上精神。《歌舞青春》系列歌舞电影打破了以往青春题材在电影和音乐剧领域的束缚,实现了喜剧、励志和音乐舞蹈的完美融合,在愉快轻松、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堂歌舞青春盛宴。影片不但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洋溢着青春动感气息,同时在演员的选择上也都启用了年轻演员。虽然演员的表演尚显稚嫩,可他们身上的活力、自然、阳光却征服了全球无数观众。这一系列电影由迪士尼公司出品,采用最前沿的流行音乐把年轻元素与歌舞艺术结合起来,成为现代音乐剧及其电影中的佼佼者。用音乐和舞蹈表现时代特征,是音乐剧及其电影的特质。青春题材具有先天的能量,如阳光、励志、勇气与热情等。好莱坞的导演们深知,高中和大学年龄段的青春少年大都怀揣梦想、饱含热情但容易迷失,也更容易被激发和感染;而音乐和舞蹈本就有超强的感染力,利用最前沿的歌舞和电影技术融汇营造共鸣感,就能够不断创造震撼人心的桥段。青春特点与音乐剧在电影中同频共振、相互交融,立刻就产生了化学反应,激发着观众的热情。通过情感共鸣,也为身处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消除了他们内心的迷茫。上述音乐剧及其电影化交互之所以成功,还在于该系列电影也深受着西方音乐剧文化以及美国文化基因的影响。《歌舞青春》里的歌舞并没有让位于剧情、成为剧情的附属品,而是用音乐和舞蹈来叙事,把音乐形态和舞蹈动作当作电影叙事的手段,既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渲染气氛来推动情节发展又通过音乐形态和舞蹈动作直接进行叙事。

三、经典剧延伸型音乐剧电影

2000年以后,一大批世界经典的音乐剧被改编成歌舞电影,如《悲惨世界》《剧院魅影》等传统音乐剧也从剧场搬上了银幕。在不背离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影片通过音乐主题并在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上采用电影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取得了与音乐剧一样的舞台效果。事实上,经典音乐剧改编成音乐剧及其电影后均大获成功。在创作方向上,作曲家勋伯格和剧作家鲍伯利对《悲惨世界》的音乐和歌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创作,怀揣着对爱的理解,拥抱着对理想的追求,从悲伤、痛苦、喜悦、愤怒等细微处洞悉人性,在音乐剧和电影转换间遵循着各自的生产和运作规律,充分运用舞台语言和镜头语言对剧本进行了演绎,突出了主题,达到了社会效果。叙事音乐剧在此继续得到整合发展。霍伯导演通过实景拍摄、长镜头、蒙太奇剪辑、音乐音响、特技制作等视听制作手段,在传统剧场版音乐剧的基础上重新架构了故事情节,把导演的视听思维贯穿在整部作品之中。他利用电影这种综合性表现手段,从文学原著中吸取了叙事的方式和结构,从舞台剧中吸取了演员的表演方法,从绘画建筑中吸取了构图和色调,从音乐舞蹈中吸取了节奏,从歌剧中吸取了歌声表达的情意等,加之导演的思维和张弛有度的叙事剪辑,使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审美表现力。在音乐和歌舞的选择上,《悲惨世界》将音乐和歌曲放大,并用音乐赋予角色特定的音乐表现,让歌声起到揭示人物心理、烘托主题氛围和推进剧情的作用[1]。从音乐的调性、音节、对唱、重唱、合唱、声部、美声、流行以及乐器演奏等方面配合电影,是该片成功的关键所在。影片还充分运用戏剧冲突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戏剧冲突可以带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从无数成功的剧目中可以看出,导演在构思戏剧结构时都会关注戏剧冲突,以便让观众在故事的不断推进中获得感官和心理上的满足,有时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人们真善美价值观的追求。除上述作品外,还有许多由经典音乐剧改编成电影的同类作品,如《发胶》(2002)、《剧院魅影》(2004)、《吉屋出租》(2005)、《曾经》(2006)、《妈妈咪呀!》(2008)等一系列经典音乐剧及其电影。

四、黑色主题型音乐剧电影

进入21世纪以来,好莱坞歌舞电影呈现出叙事手法多样、题材由之前单一圆满叙事方式向反映黑暗面转向的趋势。黑色主题歌舞电影就是主题反映社会阴暗面、压抑情绪和底层社会生活的一类歌舞电影,基调灰暗,音乐和舞蹈张力十足。作品中不再是美好世界,而是罪恶与贪婪、对抗与焦虑交织。《芝加哥》和《黑天鹅》都是这类音乐剧及其电影化作品。《芝加哥》突破了“电影附属物”的概念,建立了一个统筹于整体的庞大歌舞结构,整部电影就是通过一个从凶杀到监狱到法庭的现实故事和一套完整的百老汇歌舞专场的平行发展、交错剪辑而构成的。在这当中,可以注意到:一方面,歌舞场面与现实(故事)场面的时间分配比例达到了空前的二比一,歌舞得到大幅度加强;另一方面,《芝加哥》的歌舞场面一般都被安排、穿插在每个情节叙述单元的中前部,拿人物出场举例,影片的五个主要人物中,维尔玛(Velma)、嬷嬷和比利(Bil-ly)三人的第一次出镜都被安排在了舞台上,这使得人物的舞台戏剧形象异常饱满[2]。从以上两方面的外在表现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芝加哥》的歌舞不仅参与叙事,而且倾向于成为叙事的主体元素。”为了弥合叙事和音乐歌舞之间的差异,此类电影通常采用双重叙事策略。《芝加哥》从影像风格上对叙事现实与歌舞表演进行了鲜明对比,以此形成叙事的张力,再通过对镜头的交叉剪辑来让监狱生活和歌舞场景融合形成相对完整的叙事空间。这是对歌舞电影叙事结构的一次有益尝试,开启了音乐剧及其电影化交互的新形式。在监狱生活和歌舞场景的梦幻转化中,演员用奔放的身体表达把监狱变成了充满活力的狂野舞台,监狱里的栏杆、桌椅都成为她表达情绪的重要道具,让受众通过舞蹈动作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在狱中,卡莉在桌椅上的一段独舞正是她消除与露西冲突的内心表达。同样是黑色题材的音乐剧及其电影《黑天鹅》同样也采取了真实生活中和舞台梦幻中不同的自己,女主角在我与迷失的自我之间反复撕扯直至毁灭,使剧情在叙事现实和歌舞表演中达到了统一。

五、梦幻传奇型音乐剧电影

歌舞电影因为表达方式独特而使取材有所限制。但是,梦幻传奇型题材却非常适合通过音乐剧及其电影这种方式呈现,《冰雪奇缘》(2013)《美女与野兽》(2017)等影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冰雪奇缘》既是一部动画片,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音乐剧及其电影”。在《冰雪奇缘》108分钟的时长中,音乐歌曲就占用了104分钟,而独白仅有4分钟的时间。电影通过主题音乐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着主人公的情绪和思想,塑造着生动的动画形象[3]。这对我国传统中国故事改编动画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冰雪奇缘》来自童话故事,内核则是音乐剧艺术。在叙事形式上,继续整合了动画技术、剧本、歌舞和拟人化的表演等元素,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动画音乐剧及其电影。在音乐创作上,把迪士尼一贯的夸张、奇幻、幽默、恢宏、浪漫等动画音乐完全融入创作理念,用音乐叙事串联起了整部故事,音乐因而成为推动剧情和情节发展的主要构成要素。电影融入百老汇的音乐风格,不仅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整合发展,也是一次创造性的突破。柳兆青在《从〈冰雪奇缘〉音乐看美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的创新》中指出,这种创作模式是用音乐唱故事。叙事音乐剧及其电影应用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使动画音乐的创作更自由灵动,更有利于通过音乐“唱”故事[4]。奇幻类电影《美女与野兽》(2017)改编自1991年的动画电影,这部真人版电影更是运用了音乐剧及其电影这种创作模式。从1991年动画电影诞生到1994年以音乐剧形式在百老汇舞台上演,再到2017年真人版的拍摄,这部影片虽然历经26年而长盛不衰,根源仍然是音乐剧文化基因。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在经典童话故事、经典动画电影、经典百老汇舞台音乐剧相互整合交融的基础上诞生真人版音乐剧及其电影《美女与野兽》的。真人版电影增加了音乐和歌舞的分量,因而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音乐剧及其电影。真人版音乐剧及其电影《美女与野兽》既尊重经典动画版又创新了音乐、舞蹈和舞台剧元素,因而具有了歌舞电影和迪士尼动画片的双重审美特征[5]。梦幻传奇型歌舞电影在受众上也与其他音乐剧改编的电影有所区别。

六、印度现代音乐剧电影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中,世界格局越来越走向一体化。在全球化视野下,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探索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在世界电影中,印度独树一帜。其电影数量不但全球第一,而且影片质量也得到了世界公认,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电影大国。印度音乐剧受印度梵剧影响,载歌载舞这一特点具有历史因子。在早期的印度电影中,歌舞叙事功能较弱,甚至只起到点缀作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尤其是随着西方电影以及西方音乐剧及其电影的影响,印度电影逐渐加强了歌舞的叙事功能。除此之外,现代印度电影较重视现实生活,对男女平等题材、种姓制度题材和儿童教育题材多有涉及。《宝莱坞生死恋》讲述了落后的种姓制度造成的悲剧,批判了社会现实,控诉了种姓制度,是一部典型的悲剧题材作品。《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都是反映女性题材的电影,音乐歌舞都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秘巨星》有效地融入了叙事因素,由此改变了以往印度电影歌舞部分存在的拖沓感,实现了歌舞的碎片化与镜头剪辑融为一体,达到了完美的效果。澳大利亚歌舞电影《女神》也是这样一部电影。印度电影在不断完善歌舞叙事的基础上,还在动作电影中融入了歌舞元素。《夺面煞星宝莱坞》《巴霍巴利王:开端》《巴霍巴利王2:终结》都是典型的动作歌舞片,它们把动作和音乐剧元素结合,形成了新的叙事模式。如今的宝莱坞电影在叙事功能上已经摆脱了歌舞元素只是为歌舞而歌舞的局限,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同世界音乐剧及其电影进行融合,能够给中国本土化歌舞电影带来深刻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春晖.《悲惨世界》三重门———从小说到音乐剧再到电影[J].世界文化,2013,4(06):25-27.

[2]骆增秀.《芝加哥》的新歌舞结构、修辞与镜像[J].当代电影,2003,4(06):106-107.

[3]蔡海波,柳兆青.从《冰雪奇缘》音乐看美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的创新[J].音乐时空,2014,4(24):63-65+73.

[4]巩静.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5]路璐.欧美音乐电影的艺术特色及中国音乐电影的发展方向[J].西部广播电视,2020,4(01):121-122.

作者:郑欣闻笛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