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语言文化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企业文化、非语言符号的内涵及特征
1.1企业文化内涵及特征
企业文化指的是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组织,在其内部所形成的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等的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都得到了组织内部成员的认可。更进一步说,企业文化可以再分为狭义的企业文化与广义的企业文化,其中狭义的企业文化指的是将企业的价值观当作是核心的意识形态;而广义的企业文化则包括了企业的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等方面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某一特定群体的文化,其本身也具有某些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务实的,重在强调对经济效果的追求。企业文化强调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也是具有连续性和逐渐积累特性,现在的努力也是为了能够放眼未来。第二,企业文化是强调投入与产出的文化。企业本身是自负盈亏的组织,依靠投入,将生产相关的要素在生产经营之中进行一系列的组合,转换成企业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是相关的服务。第三,企业文化是集体文化。这一文化更强调组织在管理上的所形成的一种合力,能够激励并推动企业的员工开展协调一致的行动,进而达到预期的目的。第四,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在企业文化中的那些能够体现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以及企业本身的先进技术、创新能力等也会通过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慢慢融入到整个社会之中,势必会整个社会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文化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一定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变化是相互制约的。
1.2非语言符号内涵及特征
非语言符号也是语言的基础,能够单独来表达信息的一种符号,也是信息的载体。非语言符号不以有声的语言与书面语为载体,但是能够对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直接的刺激,比如人的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同语言都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始终贯穿在人们交际的始终,目的是为了完成人们之间的交际任务。非语言符号本身在人们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具有语言所不能够达到的作用,人们可以利用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效的传播活动。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信息传播中最为基本的因素,其承载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但是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还需要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效的补充,经过强调才能将信息更好的传达给接受者。非语言符号具有形象性、隐含性、普遍性和多维性等特点。第一,非语言符号的形象性。非语言符号在语言意义的表达上更具备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加以形象化。例如麦当劳其标志是“M”,这更够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远处只要看到这个“M”的标志,人们就会意识到快餐店到了。第二,非语言符号的隐含性。这指的是非语言符号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例如,恋人之间的眉目传情,恋人之间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往往一个动作或者是眼神就能表现出来,需要去揣摩,心领神会。第三,非语言符号的普遍性。指的是非语言符号超越了民族、国家和语言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非语言符号已经成了国际上承认的交际手段。例如,交通灯中的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红色的十字代表的是医疗机构等。第四,非语言符号的多维性。指的是非语言符号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是拘泥于直线性传播,而是通过多种途径,从多维的角度将事物进行充分的表达。例如,一个橙子,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其形状、颜色等特征便可以同时表现出来,是三维的。
2非语言符号在企业文化中的体现
2.1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
一、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虽然每种文化都各成系统,但至今为止,在外语教学中关于如何学习跨文化还没有定论。教师们通常遇到什么文化现象就浅尝辄止地说明一下,给人的感觉就是话题不定,随意性很强,缺乏系统性。这也是困扰大多数外语教师的问题。细川认为“在教授日本事情的时候,教师对所教知识在大脑中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比如这部分对学习者来说将来会起到多大作用,为了扩大所起的作用,接下来要讲哪部分必须要想好”[3]20。如果不这样的话,也许课堂气氛会很活跃,也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也许什么都学不到。那么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到底需讲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讲授,这就涉及到教学大纲的问题了。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参考外语专业的社会、事情、概况等课本及相关的大纲,明确对待跨文化的原则、内容、方法、手段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性的文化讲授成为可能。
2.适度性原则
课堂中所导入的文化知识必须要适时适度,本着紧密为传授语言知识服务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的文化必须要与外语知识学习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联。如果理解成文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哲学等,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样大量的导入,不但超出了大纲的范围,而且也与教学目的和目标背道而驰。文化的导入目的应该是外语学习的补充,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掌握。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随时对内容进行调整,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是不适合的。还应合理地把握时间的分配,注意既不能影响教学的进度,又能达到文化导入的目的。
3.主流性原则
文化的种类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既包括高尚的,也包括低俗的部分。应该导入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既包括政治、经济等,也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礼仪等等。通常会有很多人认为“讲什么都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什么都行”中选择出“什么(即所教授内容)”[4]95。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挑选,尽可能的选取那些能为课堂知识服务的主流文化。
摘要: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以便更多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冲突。而文化与语言又息息相关,语言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某类词汇的丰富程度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提出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从家庭成员称呼的丰富程度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家庭成员的称呼更丰富,这主要体现了中国是集体主义国家,西方是个人主义国家,也体现了中国是一个宗族文化流行的国家。第二个例子是从论文类词汇的丰富程度看中西文化差异,西方论文类词汇更加丰富,这体现了西方更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注重论文的写作。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词汇丰富度,文化差异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与英美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因为只有了解了我国与英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在交流中避免文化冲突,提高交流的效率。过去有很多学者从诸多方面给出了我国与英美之间文化差异的例子,比如从餐桌礼仪,从委婉语的使用,从谈判风格等,但从某类词汇的丰富程度这个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这个研究方向很少有研究者涉及,而语言又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本人认为这个题目有其研究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根据张琮的观点,语言产生于文化发展,并受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语言的使用推动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与交流。[1]谢鹏璇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中西文化中的映射这一篇论文中提到,当提到团聚时,西方人更多地是想到聚会、外出就餐、社交聚会、野餐,而中国人想到的是家庭聚会,因为西方人更愿意把团聚当成一种社交活动,因此更愿意请朋友外出就餐,而中国人更注重家庭关系,因此说到团聚首先想到的是家庭聚会。[2]这反映出了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对某一现象所选择使用的词汇也不一样,其词汇丰富程度也不一样。
三、案列与分析
摘要: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写作毕业论文时采用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确保毕业论文材料创新,培养学生家园情怀。田野调查前要做好心理准备和资料准备,在调查过程中要学会对话与交流,忠实记录信息,民俗摄影等。论文写作过程中充分应用田野调查资料可以助力毕业论文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建议和方案,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关键词:田野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不外乎涉及该专业研究的几个核心领域:文学文本研究、作家创作研究、文学现象研究、语言现象研究、民俗文化现象研究等方面。在一些人看来这些论题似乎不需要开展田野调查也能写,阅读作品或者查阅语料库、地方志资料就行了。然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钻入书斋研究历代文学名家名作、文学思潮、语言演变规律,想要研究出新意很不容易,而如果把目光投向学校所在地或者学生本人家乡的语言、文学、文化现象,并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作毕业论文,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解释现实问题和现象,还可有效避免论文复制粘贴制作而成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应该注重把目光投向本土,投向故乡,扎实开展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去完成。
一、开展毕业论文田野调查的必要性
(一)锻炼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与掌握技能的综合性检阅。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调查研究的能力是必备的,这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因为该专业毕业生刚毕业时大部分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管理、宣传、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而要做好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选择本土、家乡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野调查就是在锻炼调查研究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了适应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专门安排了社会调查、田野调查等课程。在边疆、民族地区办学的地方高校尤其重视这方面课程的开设和能力的培养,如笔者所任职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所应具备的“笔头”(写作)“口头”(沟通、交流)“镜头”(摄影摄像)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的方式进行全过程培养与训练。
(二)确保毕业论文材料创新
一、毕业论文选题分化现状及特点
毕业论文选题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真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题目选得太难,工作量太大,自己限于能力、时间或材料等条件,作不下来,或者功力不够,作成虎头蛇尾那就不合适。所以题目的大小难易要适中,最好还有研究的兴趣。如果平时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早有思考,毕业论文的选题就会“水到渠成”。但现实表明,大部分学生论文设计并不是自己考虑成熟或准备充分的。据调查,大约80%的学生是在选定指导教师后才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研究方向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笔者在对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近5年879份毕业论文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由于各方面原因,毕业论文选题出现的“分化选择”如后表所示。由表中,我们不难看出二本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在学科研究领域出现以下分化特点:
1.毕业论文设计上,学生倾向于文学研究。三大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在5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中不低于60%(2006年69%;2007年73%;2008年69%;2009年73%;2010年60%),而语言类研究比例最高9%(2006年),最低3%(2008年)。在语言类论文的选题中,古代汉语研究的论文可谓少之又少,2008、2009年没有学生以古代汉语研究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向。
2.传统学科研究的比例有所调整。如现当代文学研究一直是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较佳选择,但我们亦不难看出,从2006年的40%到2008年的20%,2009年的25%和2010年的26%,比例变化比较大。古代文学研究论文比例则从2006年的22%上升到2008年的46%。
3.毕业论文设计出现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许多学生选择跨学科研究,出现文学与民俗学(如丧葬习俗、婚俗、巫术、禁忌、宗教)、旅游学(《古镇文化资源调查保护与旅游开发》)、政治学(《特定文本的历史价值———从〈施公案〉看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哲学(《博弈视角下的〈战国策〉解读》)、经济学(《论范蠡的政治智慧与商业头脑》)等学科整合研究。
此外,据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调查,在研究内容和价值诉求上,也出现了明显的群体分化特征:
1.研究内容上,毕业论文由过去的纯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变。学生比较关注当前热门的文化现象,文艺学、文化学研究从2006年的8%上升到2010年的25%。2006年的《大众语境下的当代相声艺术》、《〈手机〉背后的深厚思考》,2007年的《新科技带来的新文化———电子游戏的文化价值》、《无可比拟的心灵风景———从民族文化分析〈康定情歌〉中的跑马山》、《现象背后的文化述微———论“超女”与同类型平民选秀节目比较》、《迷失在十字路口的流行音乐》、《涛声依旧,滚滚西流———当今尊孔读经现象的反思》、《四川色达藏区天葬习俗考略》、《论〈增广贤文〉的人文价值》、《天籁之音———论刘小平诗集〈鄂西倒影〉土家族民族文化之关联》,2009年的《传统文化的诗意表达———浅论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全梁诗中酒诗考》、《〈白鹿原〉的地域文化特色解析》、《浅析加尔多斯现代小说的宗教思想》,2010年的《博弈视角下的〈战国策〉解读》、《特定文本的历史价值———从〈施公案〉看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论范蠡的政治智慧与商业头脑》等论文均体现了这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