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

进入21世纪,新媒体技术及平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在社会各个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渗透。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录与见证,汉语言文学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语言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与更新。尽管新媒体技术与汉语言文学不属于同一范畴,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汉语言文化对外交流以及服务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呈现出强烈实践化及跨文化交流发展趋势。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能够借助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备获得网络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不仅拓宽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渠道,也推动了新媒体文学的发展。由江冰等著的《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以19章的篇幅,分别对80后文学的历史轨迹、时代背景、青春记忆、代际权利与社会权利、文化气质与文化意义、传播学阐释、后现代风格、市场化趋向、亚文化特征、文体特征、类型化写作、网络互动的关系和其中的“偶像消费”和“话语制造”以及80后写作的文学史意义等方方面面,引证了丰富的材料,做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该书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以及文学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分为导论、上、中、下编、附录五个部分。导论主要说明课题研究的缘起与特色;上编主要对80后文学的形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阐释;中编则描述了80后这一代人成长的文化环境,其中重点突出了互联网所带来的网络文化空间对80后的深刻影响;下编落在了本课题的核心部分,展示80后文学与网络互动具体表现与内在缘由;附录部分展示本课题实证研究的部分成果,同时传达一种理论阐述如何与实证调查保持良好互动的学术探索态度与方式,试图在更为真实和形象的基础上,接近我们的研究对象,并由此体现出本课题的当下性与前沿性。书的第一章节介绍了80后文学的历史轨迹,首先介绍了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并从80后文学的偶像派写作、实力派写作以及另类派写作三个方面剖析了80后文学的写作特点。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从80后文学时代背景、青春记忆以及代际权力、社会权利几个方面介绍了80后文学的基本特征与文化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80后文学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征,从第一家网络文学网站诞生到今天,网络文学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大概起源于2000年左右,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文学得以兴起。然而,彼时网络文学作为新兴行业,受限于上网门槛等因素,网络文学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视为小众、非主流的存在,内容创作者们更多是在兴趣的推动下去创作,甚至还面临外界各种的各种不解和批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汉语言文学交流方式被打破,语言文化互动逐渐深入,汉语言文学对外交流水平以及文化素养也得到提升。

该书第五章主要从时代文化征候、文化反哺以及文化品格方面探究了80后世作的文化气质与文化意义。第六章阐述了80后文学传播学,新媒体时代的带来,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一个自媒体,人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作者释放思想、才情的途径更加广泛。第七章介绍了80后文学的后现代风格,主要包括世俗化浪漫生活、超现实魔幻想象、网络游戏书写以及复合范式几个方面。新媒体环境使得汉语言文化创作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用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汉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还提升了文学艺术的趣味性。书的后半部分则从80后文学市场化趋向、亚文化特征、文体特征以及类型化写作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多元发展态势。与此同时还就80后文学与汉语网络文学的关系文体进行分析,针对网络互动中的“偶像消费”“话语制造”等问题进行探讨。新媒体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增添了更多新的要素,使汉语言文学发展空间不断扩展,同时也使得汉语言文学各项活动能够在现实媒介环境中开展。新媒体环境对传统文学生产资料进行了重构与消解。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这种模式下,80后文学顺应时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新媒体滋生的网络用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性,也为汉语言文学创作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部分网络用语是从社会某一热点事件、人物中衍生出来的,运用这些网络用语进行汉语言文学创作不仅彰显了80后文学创作的风格与特点,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词库。

当前,新媒体环境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如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刻意写错别字,不符合汉语言文学创作规范,对青少年语言文学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环境的监测,提取精华,避免盲目模仿,合理应用新媒体语言。新媒体环境更新了汉语言文学的创造方式与发展路径,《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一书全方位揭示了新媒体时代80后文学的创作特征及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作者:王晓红 单位: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