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外语言文化中龙比较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外语言文化中龙比较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外语言文化中龙比较研究

摘要:当下中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中美“龙”在语言文化中的体现进行了根源性探索;对中美“龙”的词源、身份、结局进行对比,展现中美“龙”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语言文化体系中龙的意义与形象运用都与美国文化对“龙”的认知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中美语言文化上、翻译上,需要对“龙”进行重新定位和翻译,进而使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顺利稳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龙;美国龙

当前美国与中国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国与国之间交际频繁。跨文化背景之下的语言交际,不仅需要充分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体系,同时也需要在语言交际中规避因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误解。中国的12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龙与其余11种真实存在的动物不同,它是中国人想象出来的,在众多传统文化元素中,已经上升到了代表中国的一种文化形态。全世界爱国的华人华侨与国内民众保持一种深刻的文化认同:大家都是龙的传人。在美国“龙”往往象征着巨大的实力充斥着危险的气息。因此很多美国人看到中国文化中的龙元素,就会将中国与恶龙进行联系产生误解。因此以跨文化的视角研究中美两国语言文化体系中的龙确有必要。

一、中美文化中“龙”的起源与词汇探源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为久远的塑龙,位于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在远古人们要面临大自然带来的各种灾难,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精神寄托保护自身安全,因此创作出了龙图腾,将内心的期盼告诉神明,希望能够得到庇佑。这种与神明沟通的方式,虽然是民众自己内心的一种想象,却会让人们从最初的自我安慰发展到欢欣鼓舞。西周时期龙的形象已经初步完备,开始向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转变[1]。唐代龙逐渐由传递普通人与天神之间的信使,向人格化的神明转变[2]。在历史与社会的变迁中,各民族的族群意识逐渐淡化,民族之间的共同信仰——对龙的崇拜,渐渐成了国家认同意识[3]。美国的历史并不悠久,龙文化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地女神与天神所生的龙形人,非常狰狞、恐怖、凶狠。龙的形象在圣经之中被刻画成邪恶喷火的形象,与恶魔撒旦直接挂钩。这种“龙”的起源通过文学故事代代流传,使得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民众对于dragon邪恶的形象根深蒂固。《尔雅》和《易经》对“龙”没有做任何词源的解析。《说文解字》讲:龍,鳞虫的统领,能暗能明,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论衡•纪妖》里提道:“祖龙死,谓始皇也。龙,人君之象也。”龙是皇帝的象征。《化城寺大钟铭序》中“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龙代表不平凡的豪杰之士。汉语体系中形容书法雄健华丽,可称笔势如龙蛇盘曲,文章有气势可称龙虎文,文章华美可称龙章,用词华丽可称龙藻。《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韦氏足本英语语言大百科辞典》中dragon是一种身体硕大有双翅、有爪,会喷火的爬行动物。随着dragon一词的不断延伸,dragon还常常被翻译为凶恶的人、悍妇。

二、中美文化中“龙”的身份差异

中文化中龙是交通工具之一。中华民族的先民将龙作为与天神之间进行沟通的交通工具。希望龙能代替人们进行人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国出土的多种文献中均出现君王骑着龙的图示。《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乘龙,群臣后宫跟从者七十余人。乘龙即升天,龙是带着黄帝到天上的交通工具。《汉武帝内传》描写西王母带着豪华车队来会汉武帝时,王母乘紫云之辇,驾车的是九色龙。在道教文化中对于龙的作用解释为沟通天地的重要交通工具,道教文化体系中天庭设立了“金龙菱龙驿吏”“玉龙飞龙驿吏”专司龙运工作。在美国的文化体系中“龙”为守护者。先民们乘坐船只到海上捕猎,不仅能够看到深海中的各种生物,还能看到环海小岛上类似蜥蜴或鳄鱼一样的动物。比起单调的海洋食物,一些勇猛的美国先民认为洞穴中有美食,因此也有一些勇士会自告奋勇前往到两栖动物的洞穴中探宝。这种行为在人们的想象中逐渐演化成英雄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到洞穴中探求秘藏,然而守护的dragon却执意阻止人类获得宝藏。

三、中美“龙”文化象征意义对比研究

龙与皇权进行挂钩的历史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黄帝将龙文化纳入自身的统治体系之中升天乘龙。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于龙的崇拜丝毫不减,早在秦朝时,龙袍上就有龙的形象。与皇权进行结合的龙的形象,慢慢地演化成帝王正是龙的化身。“龙升”指的是天子上位,“龙辇”指的是天子的乘车,“龙颜”指的是皇帝的面容。他们自诩为龙,为自己的统治罩上神秘而又有力的色彩,使原来希望通过祈求神龙来消除灾难获得幸福,转到尊崇皇帝的统治。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对龙的信仰也开始逐渐从特权阶层向普通民众下移[4]。它可以驱邪逐魔,帮助人们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因此凡事能够表达人们的美好期待,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都可以与龙相关。人中龙凤指的是非常优异的人才,龙逸指的是龙隐藏起来了。三国时的诸葛亮在没有出道之前,常常被人们称为卧龙。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出现了包含龙的诸多成语,例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鱼跃龙门、望子成龙之类。龙是古代中华民族最具历史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象和精神符号,是美妙的民间艺术形象。龙从最开始的龙图腾代表着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对皇权的敬畏,衍生出民俗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让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中国龙成为吉祥的象征。在美国的文化体系中出现屠龙英雄的设定,也与他们的文化发展历程有密切的关系。古希腊文明孕育的海洋文明几乎代表着欧洲和美国的文化根源,基本内涵便是征服自然和冒险精神。那时人们生活在海边,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方式是利用船只不断出海捕猎,英雄在出海的过程中,由于其骁勇善战,动手制服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英雄在于海洋动物搏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战胜之后,也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向人们描述屠杀海怪的过程。勇敢出海的英雄,认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因为有dragon的阻挠,众人胆怯不敢出海,美国文化中英雄屠龙文化应运而生源远流长。在美国的文化体系中,dragon的形象之一是在圣经上被奉为异端和邪恶的形象;形象之二是在美国的各种神话体系童话故事体系中,看守着洞穴中宝藏或海底中宝藏的怪兽;形象之三则是凭空出现并且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灾难与死亡的喷火怪物,是全人类的敌人。美国文化体系中dragon的这些意义一直延续至今,甚至在当今的众多文化作品中,也常常将邪恶的事物与dragon进行紧密的联系。例如,当美国文化作品中,想要体现邪恶至极的形象时,便会使用reddragon之类的词汇表示恶魔的等级。这种在文化体系中根深蒂固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在本质上美国文化的核心创新和发展之缓慢。

四、结论

(一)中国龙不是美国dragon

中国的龙与美国的dragon在翻译上具有强烈的不对等性。龙的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美好正面的,是古代中华民族先民们为了战胜自然灾害,祈求美好生活而产生的,在人们的心中是与神明进行沟通的角色,可以为人们消除灾难,带来美好的生活。伴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崛起,人们对这种图腾的崇拜逐渐转变成对民族的信仰和民族的自信,中国龙的形象细长优雅美好是由多种动物和元素组合而成,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内核中的兼容性和包容性,这也是促使中华民族近几千年来一直不断发展的原因。dragon这个单词在美国的文化体系中恐怖凶恶、粗壮食人,这与美国文化的发展和积淀有密切的关系。dragon逐渐与一切恶魔野兽、万恶之源进行了关联。我国在与国外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西方传教士没有理清“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思,只看到字典中对于dragon的解释是具有像蜥蜴一样的外表,锋利的牙齿,尖锐的爪子,便将中国的龙与美国世界的dragon化成等号,这种翻译对中国的龙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中国龙翻译更新的必要与可能

清代有人对dragon翻译成龙有异议。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龙凤香烟、很多海外华人华侨也将自己姓名中的龙字、武术家李小龙的名字、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一些国外的网站也将中国人在舞龙时使用的龙灯,龙的英语翻译均为loong。这些历史资料都显示人们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已经知晓中国龙与西方龙在形象和意义上的差异。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主张将中国的龙翻译成loong,而不再沿用西方世界的dragon[5]。因此将中国的龙翻译成更为简洁的loong必要而且可能,更能与美国dragon的区别。对于美国语言文化体系中的dragon,翻译成中文则可以按照其发音来进行,例如将dragon翻译成“坠狗”就极为贴切。从中文发音的角度来看,dragon翻译成“坠狗”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从意识的角度来看,“坠狗”中的“坠”字在中文的体系中也代表着沉重的,不灵活的,无用的,多余的意思,也与其形象契合。中国文化中的龙与美国世界中的dragon完全不是一种事物。从形态、文化内涵上都有较大的区别。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对两国“龙”进行有理有据地分析,可以从根源上洞察两国“龙”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在翻译上重新定位,使跨文化交际合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朱敏.西周青铜器龙纹浅识[J].理论观察,2018(02):61-63.

[2]李程.印度那伽形象与中国龙王形象关系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8.

[3]沙勇.明清时期潮州地区龙神信仰的文化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39-41.

[4]刘东.中国龙文化历史嬗变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价值的实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2):1-4.

[5]曾泰元.“龙”的英文,dragon的中文[J].英语学习,2017(8):78-79.

作者:杜芳 陈丽芳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