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匠精神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困境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产业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面临一系列困境,主要包括文化环境有待培育、人才培养机制有待提升、“工匠精神”在课程中的融入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针对“工匠精神”提出相应培育措施,以期提升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为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有利支持。
【关键词】工匠精神;应用型人才;培育困境;应对措施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重要人才保障。但是,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的立校之本、育人之石,“工匠精神”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的培育在文化环境、人才培养机制以及课程融入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工匠精神”的培育面临重重困难[1-3]。因此,急需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培育工作的优化与提升,从而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培养更多合格的“大国工匠”。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困境
(一)文化环境有待培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需要学生、企业、社会三方互动,没有企业文化的参与以及社会文化的认同难以支撑起“工匠精神”文化体系[4]。但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却由于缺少企业与社会参与而力不从心。1.社会“工匠文化”尚未形成当前,社会缺少“工匠文化”与技术型人才长期以来不被重视有着密切关系,加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社会对“工匠”认同度不高。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层面的认可度较低,企业对“高学历”的要求长期存在,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一方面,“中国创造”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缺少社会认同与“工匠文化”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对学生培育“工匠精神”的土壤极为匮乏。2.校园“工匠文化”培育不足在“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一部分高校将培育重任全部放在课程教育中,以期通过传统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育实现培养效果,将技术能力的提升与理论知识的深化视为这一培育工作的目标,往往忽视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引导与塑造,从而忽视校园“工匠文化”的建设[5]。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须从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建设“工匠文化”,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人才培养机制有待提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机制存在以下三个误区。1.教育实践脱离行业标准。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脱离产业,未能达到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一部分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足,市场调研并未深入开展,“工匠精神”培养计划脱离产业实际需求,造成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难以达到促进产业优化、转型、升级的预期目标。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应与工作过程对接,培育内容应与行业标准对接。2.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明确规定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壁垒依然存在,成为应用型人才提升学历的重要障碍。
(三)“工匠精神”在课程中的融入有待完善
1.融入渠道单一。目前,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主要由思政课程承担,虽然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程的课时与教学内容有所增加,但分摊到“工匠精神”教育的课时与内容则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培育工作的要求。而专业课程教育、学生社团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又没有与思政课程形成有效的连接,导致“工匠精神”在课程中的融入渠道单一,且专业性不明显,出现培育内容与方式同化的现象。2.缺乏实践环节。“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最终落脚于工作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当前,高校在“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学生进行相关考核时,往往侧重于对该精神理论知识的考察,并未引入企业化的人员管理标准,也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导致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措施
(一)强化产教融合,构建“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机制
1.推进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衔接,分段培养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应积极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推进人才培养的衔接,将“工匠精神”融入进“3+2”“3+3”“4+0”等分段培养方案之中,积极探索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体化合作培养模式,从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共管共评。培养技术型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应以产教结合为最终落脚点,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与力度,促进学生将技能训练、专业知识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可组织学生“下工厂”“进企业”,通过车间走访、企业访学等方式使学生“走出去”,零距离感受企业文化[6]。另一方面,邀请业内专家、行业领袖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以及考核考评制度的制定,并与院校一起管理与考评学生职业道德、技能水平等。3.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可通过“双导师”培养方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于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可以企业培养为主,“企业导师”通过师徒方式向学生授课;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课程可以校内培养为主,“学校导师”通过课堂讲解方式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培养,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技术训练,并适当吸纳业内人士参与教学;企业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适当吸纳学校工作人员参与学生管理。
(二)落实课程思政改革,促进“工匠精神”融入课程
1.以专业课程为辅助途径。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应在专业设置上突出地域优势、行业特色与时代特征,教学内容紧贴生产、服务一线,结合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步伐、市场需求浮动与变化幅度开设新专业。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与岗位需求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职业素质。2.以实践教育为基石。职业精神须通过实践内化为职业素质,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促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切身感受“工匠精神”,并将该精神作为毕生追求。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须适当引入企业化的人员管理标准,学生的实践活动须严格执行企业标准,通过真实的生产场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7]。另一方面,针对部分操作要求较高的实践课程采取小班教学,教师可依据学生整体学情与具体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学习中领会“工匠精神”。
(三)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一直以来都是稀缺的劳动力要素,同时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基于“工匠精神”视角,高等院校管理者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大力培养面向基层以及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积极倡导“工匠精神”理念,让应用型人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沉下心来,刻苦磨练工作技术,积累工作经验,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骨干。一方面针对传统行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思维,以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技巧,在当前的时空环境下,发掘传统行业新的增长点,以创新带动传统行业发展,充分享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红利,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针对新兴行业,应用型人才要坚守初心,以辩证、客观的视角审视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的差别,秉承着工匠精神对该新兴行业中的某一个细分赛道深度耕耘,不被新兴行业快速变化的表象所迷惑,磨练自己的专业技术并积攒工作经验,守正创新,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将通识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需要坚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帮助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知识,并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转换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应用型人才能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升级。此外,积极开展通识教育,能够有效拓展应用型人才的择业范围,确保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专业特长,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教职人员要向学生们灌输工匠精神,通过学习工匠精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以及职业道德感,帮助应用型人才毕业之后快速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在实际工作中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匠人”,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岗位任务,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能力。3.将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本位。衡量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标准,并不是看其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是要观察学生能否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高等院校需要将如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本位。具体而言就是要提升综合性人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以“工匠精神”作为精神指引,通过积极的引导与鼓励,让学生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工匠精神”不仅是指要不断磨练技艺,更为重要的是要站在行业的视角,思考如何凭借自己的能力推动行业发展,要真正将自己视为该行业中的一份子,在不断磨练专业技术、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全新途径,通过创新为该行业的发展开辟全新路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推动制造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同时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的发展与应用型学生的就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工匠精神”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中的培育过程并不顺利。因此院校应当依托职业特色,构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强化产教融合,构建“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机制,落实课程思政改革,促进“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邓旭升,何向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当代诉求、哲学维度及路径探索[J].教育探索,2017(5):54-58.
[2]朱亮.应用型高校:塑造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结合的大学文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180-184,198.
[3]陈山漫,王媛.“工匠精神”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37-39.
[4]王蓉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56-58.
[5]赵洪兵.高校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89-91.
[6]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7]肖坤,夏伟,罗丹,等.新经济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与探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J].高教探索,2019(5):36-39.
作者:冯莉莉 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