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艺术在社会生态中处境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艺术在社会生态中处境与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艺术在社会生态中处境与发展

【摘要】在当前社会生态中,音乐艺术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既需要迎合学生考试的现实,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追求。而音乐艺术的形式和发展,也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音乐艺术;社会生态

音乐艺术在中华文化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周朝开始,“乐”就是“六艺”之中仅次于“礼”的位居第二的教育内容。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哲人都认识到了音乐艺术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性。用现代的概念来讲,音乐艺术对青少年儿童的价值主要在于“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当代的中国社会生态中,音乐艺术的地位并不高,不仅在中小学体系中被视为“副科”,还经常被占用课时。在社会大环境中,音乐在民办教育行业中拥有不小的市场,但许多将孩子送去学音乐的家长的主要动机时常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价值,而是怀有其他功利性的目的——为了使孩子获得升学优势,或者为了向他人显示自家孩子的“多才多艺”。如此“以结果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也反映着当前中国教育生态中一切为考试服务,一切与分数无直接关系的内容都不具价值的现状。针对这一趋势的弊端,在国家的大力宣传和大众的积极响应下,有关部门及学术界提出了一种有着广泛含义的、象征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一种教育思维和模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技能的结合掌握,以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人”为最终目的。音乐艺术在当前的社会生态中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不仅面对着许多的局限性,也拥有可观的进步空间。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需求全面化、多样化的时代中,音乐艺术的存在意义和发展趋势不可忽视。

一、音乐艺术的制衡作用

音乐艺术强调实践运用和操作,试图弥补专注于书本内容的学习和测试的缺陷,同时也注重思想与品德、个性与情操的培养,是一种以个体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想。避免了将考试作为核心和以选拔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价值取向。我们不能将青少年儿童看作是潜在的“投资”,希望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在未来收取效益,而每一个学生的“价值潜力”大半取决于他的受教育成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都被“考试成绩”代指。这种思维是将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源”概念不加批判地运用到了教育领域,使得教育成了一个以收益为本的“买卖”,将学生或孩子当成了一种产品或一只股票。其结果,便是忽视了系统、标准化考试以外的艺术内容的社会生态,将教育做成了一个下层不断竞争,上层不停监视的病态模式。凡是无法直观量化的成果和无法收获即时利益的教育内容,都不被重视,甚至被部分教师和家长排斥。这也导致了对学生个性化和兴趣培养的轻视,而注重于某一种可量化的统一指标的达成。导致了一种“工厂化”运作的教育体系,将学生看作是统一的集体,而忽略其在天性特质和成长背景方面的差异,而音乐艺术教育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对当前的社会生态做出变革和调整,使实践中的教育更加贴近人们理想中的境界。任何一种教育都离不开一定程度的考试,没有了测评机制,系统性的教育便难以明确目的,难以有方向地展开。为避开音乐考试的压力,将传统的音乐考试改为举行一个模拟音乐会,把平时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都在音乐会上充分地表现和发挥。这未必不是一种有效的,有价值的音乐考核。每次拟定一个主题,以各种音乐的形式(如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来表现,内容为古今中外的优秀的、经典的、流行的、健康的音乐作品,使青少年拥有更多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这种考核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在让学生参与。每个学生的音乐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把学生的音乐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并且给学生增强了一定的自信心,为他们的表现力得到最大化的发展空间。另外也可以结合其他的知识门类去表现音乐。音乐艺术所追求的,或许是一种拥有多元化测评方式的生态模式。也就是在书本内容和解题能力之外,添加设置诸如心理健康、生活常识和艺术与体育等方面的测试,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拓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简言之,音乐艺术是社会生态的一种拓展和补充,也是一种朝向理想之中的境界逐渐变革的指南,也是现代教育发展必经的一种历史趋势和途径。

二、音乐艺术的审美作用

音乐艺术的目的和功能不仅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音乐这门艺术的奥秘和魅力,从中获得情操的陶冶和情感的抒发,更能够培养青少年一系列的心理能力。首先,音乐是既有传承性又有创新性的,是不断前进、不断开拓的。在学习现存音乐作品中的一些规律和特质的同时,学生们也能够对音乐产生自己的理解,不仅体现在对同一个音乐作品的不同解读上,也体现在当自己进行音乐方面的实践时,可以做到的各种尝试。《国际歌》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以雄浑、壮观、刚劲、勇猛为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振奋精神、开阔心胸、激情荡漾的审美感受。《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舒畅的旋律与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均衡的结构等,构成了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为一首进行曲,其节奏清晰,强弱分明,结构均衡对称;全曲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激越昂扬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的形式,表现了雄壮的意志与精神。

三、音乐艺术的功能作用

从不同的音乐体裁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功能:学习“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郁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歌”既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更是人民大众创造的艺术,是平民百姓真情实感的表达。“红歌”不是抽象的革命口号,更不是单纯的政治符号。“红歌”大都包含爱国主义情操,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理想和事业勇于斗争、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精神。因此,传唱“红歌”,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促进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红歌”往往描绘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传唱“红歌”对于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必定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社会变革多样且飞速的时代,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思维创造能力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情感和愿望的媒介,如同诗词一样,能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并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体会和人生诉求,是一条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途径。从原始社会中人们在狩猎、祭祀和篝火聚会时简单的音乐尝试,到文雅深奥的古典音乐的编写和演奏,再到现代文明中的流行歌曲、摇滚乐等多样化风格的音乐创新,音乐也标志着历史和社会的进程与变迁。各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无论从使用的乐器、演奏的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融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在:1、实践性,民间音乐是在民俗活动之中、为其所处民俗活动事项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比如劳动号子就是对劳动生产有很大的辅助作用。2、娱乐性,一些民间音乐以悦耳、赏心悦目为主要目的,是茶余饭后调节生活、解除疲劳的主要方式。3、艺术性,随着民间音乐的发展,它的功能不再是娱乐性的初级阶段,还包含更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它的表现内容和音乐内涵更加深刻,逐渐发展成我们今天的民间音乐艺术。音乐的多元性反映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音乐艺术,其实也是一种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艺术。在这个高度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中国的青少年也需要通过音乐来领会本国与他国的文化,学会欣赏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存在和相融。如影视音乐是为影视作品而创作的音乐,它不是纯音乐,又不等于依附于影视的音乐。影视音乐的构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气氛音乐以及时空过渡的连续音乐等。其功能性体现在:首先是参与故事情节的有声源音乐,在画面中可以找到发声体,或与故事的叙述内容相吻合;其次是非参与故事情节的无声源音乐,主要起渲染情绪、突出主题、刻画人物的作用。影视音乐是为影片主题、人物、情节的塑造和发展服务的。影视音乐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用强有力的方式支持画面,好的电影音乐能使原本平实的电影回味深长,熠熠生辉。好的电影音乐能够符合观众的心理,使他们产生共鸣,能够完全融入电影情节中去。音乐能够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以达到提升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其多元文化素养、开阔其全球化视野,是一种不分国界和种族和语言。在认识与欣赏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可对本国或当地的音乐传统与发展作出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本国和他国之间音乐传统的共性还是差异性,都应该抱有平和的心态,将国外音乐的先进、有趣之处“本土化”,在向他国文化学习的同时,也以此来进一步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使其发扬光大;并通过“洋为中用,以洋促新”来稳固和提升本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加以创新。对音乐是如此,对其他在文化和科技领域上的实践和发展也是如此。尽管音乐艺术有着这样那样的益处和潜力,但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生态中,音乐艺术在许多时候却成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一种负担和束缚,反而使他们压抑了情感抒发、限制了创新能力。这很大程度源于音乐教育存在的功利性——以升学或炫耀的目的让孩子学音乐,或是在学校中将音乐课视作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是为了应付国家素质教育相关政策而设置,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屈居于“主科”书本学习之下。许多中国的青少年不是被“强塞”音乐,就是被“剥夺”音乐;这便是音乐艺术所显示出的一种无奈。音乐艺术也时常会出现专注于统一化的、死板的理论和知识传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的欣赏和感受,在课堂上缺乏引人入胜的音乐氛围的教学性问题。

四、结语

在中国,音乐艺术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阻碍,在许多老师、家长的心目中只能占据很轻的地位。缺乏艺术类教育,使得许多学生不具备发展出健康、深刻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适当土壤,更失去了一条通过音乐艺术来了解不同文化,增加全球化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的途径。由于这些原因,音乐艺术在中国的社会生态中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学校系统中执行不到位、民间机构中以功利目的执行。但是,还是有许多在真正意义上传授音乐艺术,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的学校和民办机构。这样的音乐艺术的存在,使得许多青少年在拥有了一门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时,也获得了一条抒发自身情感、感受他人情感的重要途径,让音乐不仅是一门严谨的、有科学规律的学问,也是一项可以供人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和培养心智的艺术门类。重视音乐艺术,将学生评价方式的体系进行多样、多元化改革,使音乐艺术回归实践和欣赏,激发年轻一代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学会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能从中获取美感和趣味的体验,才是音乐艺术应有的社会生态地位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瑞娟,李蓉,周静.浅析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3):114.

[2]马海娥.音乐教育“冷”思考[J].名家名作,2018,(1):80.

[3]李鹏鹏.高校音乐中多元文化音乐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20,(6).

[4]杨阳.中外音乐教育比较分析[J].大观,2020,(10):137-138.

作者:李丽飞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