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突发性耳聋耳鸣焦虑优质护理缓解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突发性耳聋耳鸣焦虑优质护理缓解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突发性耳聋耳鸣焦虑优质护理缓解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对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此次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气导平均阈值均显著要比对照组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听力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缓解作用

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ness)是一种突发性的致因尚不完全明确的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疾病,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且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眩晕耳鸣以及耳堵塞感等症状[1]。这种耳鼻喉科急症虽然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无法正常与他人交流,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而且由于疾病的发生毫无征兆,且病因不明,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必须加强护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引导患者积极治疗[2]。此次试验旨在探究优质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缓解作用,现将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讲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中,男一共23例、女一共17例,年龄跨度为22-64岁,平均为(42.6±1.3)岁;病程分布在4h-2d,平均为(18.7±1.2)h。观察组40例中,男一共24例、女一共16例;年龄跨度为21-65岁,平均为(42.9±1.5)岁;病程分布在3h-2d,平均为(18.6±1.3)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纳入比较的意义。

1.2入选与排除标准

(1)入选标准:①均经临床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伴有耳鸣,符合中华医学会2005年济南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②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3]。(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②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患者。

1.3方法

此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以科室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主要包括:①环境护理。注意定期对病房卫生进行是打扫、清洁处理,同时每天对病房进行2次紫外线消毒处理,将每次消毒的时间控制在1h;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至1h,墙上挂设健康知识图册,窗台上布设绿萝、吊兰等绿植,物品整齐摆放,床单干燥平整,无血迹、污渍,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广播中播放轻音乐,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②心理护理。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对于外界声音较为敏感,耳边不断出现的嗡鸣声,令患者不堪其扰,出现焦虑、焦躁等不良情绪,神情恍惚,注意力无法集中,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为患者讲解实施相关护理操作的意义、流程及注意事项,动作轻柔精准,关注患者感受,获取患者的信任,引导患者将自己的疑问与不适症状说出来,认真倾听,对患者的主诉感受表示认同和理解。

1.4判定标准

根据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分别进行评估,心理健康状态与评分成反比。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与评分成反比,记录两组气导平均阈值,计算平均值[4]。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涉及计量和计数两种数据,其中计量数据用(x±s)代表,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代表,用χ2检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相关心理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SAS及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之后,观察组均显著要比对照组更低(P<0.05)。如下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PSQI评分为(17.30±2.51)分,气导平均阈值为(45.16±4.82)dBHL,对照组PSQI评分为(17.28±2.49)分,气导平均阈值为(45.20±4.76)dBHL,差异不显著(t=1.273、1.879,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为(6.37±1.01)分,气导平均阈值为(20.73±3.26)dBHL,对照组PSQI评分为(10.97±1.26)分,气导平均阈值为(30.61±3.84)dBHL,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t=6.278、6.549,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由于听力骤然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耳内持续出现嗡鸣声,无法有效接受外界信息,易滋生焦虑、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需做好护理方面的工作。基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本次提到优质护理的应用,包括环境、心理、耳鸣控制、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纾解其负性情绪,帮助患者适应患病后的生活,减轻不适,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病情的康复[5]。此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结果表明:经积极护理之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气导平均阈值低于对照组;从中可得,优质护理方法的实施价值显著。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及听力状态;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芳,杨学梅.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听力恢复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3):1716-1717.

2.詹雪美,赵翠青.优质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166-167.

3.谢碧梅.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3):97-98.

4.王红梅,许彬.研究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4):145+147.

5.张希琨.预见性告知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J].名医,2020(01):221.

作者:石建英 陈玉英 谭结梅 区美仪 麦伟娟 黄秀霞 李梅花 陶攀琴 单位: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五官科门诊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