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长鳍篮子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长鳍篮子鱼的池塘养殖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长鳍篮子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长鳍篮子鱼(S.canaliculatus),属鲈形目、篮子鱼科、篮子鱼属,是我国南方地区海水网箱混养的重要鱼类,但池塘单养模式较少。长鳍篮子鱼是暖水性鱼类,养殖生长适应水温在23℃~33℃,属广盐性鱼类,生长最适盐度约在20左右,长鳍篮子鱼耗氧量较大,对溶氧要求高,无法存活于溶氧低于2mg/L的水体,当水体溶氧低时,容易出现缺氧死亡,夏天养殖容易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长鳍篮子鱼容易受惊吓产生应激反应,养殖过程中不能过大刺激长鳍篮子鱼。我单位经过几年的池塘养殖篮子鱼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养殖水源无污染,能够利用潮汐纳取海水或者抽换海水,远离会高分贝声响污染的地方。池塘面积在3亩~10亩,池塘平均水位不少于1.8m,平均水位最好达到2.5m以上,进排水方便,池塘堤坝坡度一般小于1:2,条件好的设置中央排污管,平均每亩池塘增氧机功率达到1.5kW/h以上,有备用发电机组。

二、放苗前准备

长鳍篮子鱼放苗的季节在4月底5月初,在苗种放养前10天~15天用生石灰杀灭杂鱼虾和消毒,具体做法: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60kg~90kg,用水发后全池泼洒。清塘5天后,利用潮汐纳水或抽取海水进塘,进水要经过100目滤网或者沙滤,防止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进水水位达到1m~1.5m左右,引进有益藻类,用鸡粪按50kg/亩,用水发酵后分二次全池泼洒进行肥塘,培育水质和培养藻类,使池塘透明度小于40cm。

三、苗种培育

粤西地区养殖长鳍篮子鱼的苗种主要是海区捕捞的野生篮子鱼鱼苗,野生长鳍篮子鱼苗规格一般在400尾/kg~600尾/kg,适宜用活鱼车充纯氧运输,运输苗种时水和鱼苗的重量比例一般在9:1以上,用纳米管底部增氧。长鳍篮子鱼鱼苗运输后培育阶段成活率较低,鱼苗一般不直接放进成鱼养殖池养殖,而是在面积1亩~5亩的池塘培育一段时间后再移入成鱼池进行养殖,确保成鱼池放苗的准确数量。放苗选择在气温稳定的晴天放苗,放养密度在3万尾/亩~4万尾/亩,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并且一次放足,放养时要注意培育池水体盐度与苗种原有的水体盐度尽可能一致,盐度相差不能超过4。放苗后第三天开始用适口颗粒的海水鱼浮水料驯食,苗种培育阶段注意增氧,保障水体溶氧充足。经过约15天培育后,用地笼捕获苗种移到成鱼池,捕捞方法是傍晚在培育池四周的浅水区安置地笼,第二天早上收笼,称重,计数,分到成鱼池养殖,根据池塘养殖条件,放养密度在6000尾/亩~12000尾/亩之间。

四、饲养管理

成鱼池放苗后第二天开始投喂驯食,用适口的海水鱼浮水料,营养成份一般达到:粗蛋白在40.0%~42.0%,粗脂肪≥4.5%,粗纤维≤7%,粗灰分≤16.0%,钙含量1.0%~3.5%,总磷含量0.5%~3.0%,赖氨酸≥2.0%。驯食期间每天投喂三次,在8:00、12:00、17:00沿池塘四周人工投喂,根据摄食情况掌握投喂量。篮子鱼正常摄食后,再驯化定点定时用投料机投喂,投料的面积达100m2以上,投料机设置的投料量与投料频率使鱼摄食容易,但又不造成饲料长时间浮在水面上.一天投喂两次,9:00和17:00,每天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6%,规格大于25g/尾时,一般按体重的2%~4%投喂,由于篮子鱼摄食厉害,饱食不离开的情况,不宜投喂过量。篮子鱼投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情况而调节投喂量。因天气减少或停止投喂的情况有:大雨停料;台风期停料;阴天和小雨减料;快速升温或降温减料。因水质变化减料或停料的情况有:早晚pH值变化低于0.6停料或减料;水体有泡沫或有异味停料;倒藻情况下要停料。

五、日常管理

(一)水质调控

长鳍篮子鱼溶氧要求在5mg/L以上,水质调控主要是保持水体的溶氧充足、水体各项理化因子不超标。长鳍篮子鱼池塘养殖期在4月份~11月份,其中7月份~9月份属高温期,养殖池表层水温可达34℃~36℃,容易造成水体溶氧过低,水位最好保持2m~3m,增加增氧机的开机时间,使养殖水体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长鳍篮子鱼不能耐受盐度的骤变,特别在短时间盐度变化超过5时,易引起鱼的应激反应,在暴雨期间,减少雨水进入池塘,一次性降雨量过大时,适当排放养殖池表层水体,保持养殖水体盐度的稳定。篮子鱼池塘养殖的投料高峰期在6月份~10月份,有条件每15天~20天排污或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平均水位的1/5,进水经过沙滤或80目~100目的网布过滤,池塘换水前后水体的盐度变化不超过5。养殖中后期养殖容纳量与投喂量增加,水质容易变坏,注意池塘水体生态的调控,每20天左右用生石灰按5kg/亩~7kg/亩的量,水发后全池泼洒,或用聚维酮碘等温和性的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如用水体消毒剂消毒的原则是不造成篮子鱼应激反应及藻类较多死亡,施用消毒剂24h后用最好引进有良好藻种的水源,施用藻类育水肥料,改良水体藻类生态环境,在投料的高峰期施用益生菌改良水质。

(二)病害防控

长鳍篮子鱼池塘养殖,高温季节容易患肠炎病,该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在溶解氧不足或水体环境恶化时暴发,主要症状是病鱼离群独游,鱼体发黑,肛门红肿,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有黄色黏液。预防方法主要是进行水质调控,保持养殖环境优良,投喂新鲜人工配合饲料,在高温期控制投饵量。治疗方法:在发病期间,用磺胺二甲氧嘧啶,一天一次,用药量按100mg/kg鱼体重拌料投喂,连投5天~8天,首次用药加倍。

六、捕捞

池塘养殖用安置地笼的方式捕捞长鳍篮子鱼,方法是:在要售鱼的前一天傍晚,用地笼围着池塘四周浅水区安置,笼口向池塘方向。第二天收取地笼就可获得长鳍篮子鱼,为保障捕捞量,安置数量较多的地笼,如捕捞上来的长鳍篮子鱼不能出售,可重新放回池塘养殖。长鳍篮子鱼有底栖的习惯,用拉网捕捞池塘长鳍篮子鱼上网率低,上网后应激死亡率高,没有捕捞上的长鳍篮子鱼,因捕捞造成水体混浊,第二天存塘长鳍篮子鱼死亡率也特别高,因此,一般不用拉网的方式进捕捞长鳍篮子鱼。

作者:梁前才 车南青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