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绩效预算管理评价工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于通过此次论述分析,为高校绩效预算管理评价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保障高校的稳定运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预算管理;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绩效预算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开始在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全面推行,成为其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工具。相较于传统的预算模式,绩效预算的侧重点在于支出效果和效益的考察,将具体结果作为导向因素,按照组织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对预算资金进行合理规划,把绩效相关信息全面融入到预算的执行、编报以及决策过程中。使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力实现同步提升。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实行,是高校社会职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定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不断增加,高校的经济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绩效预算管理的作用就开始凸显出来。从实际情况上来看,虽然高校方面已经开始采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对高校资金进行管控,但是受到高校规模扩展以及绩效预算管理经验方面的影响,在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下文中笔者将对此展开进行论述。
1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关系
从实质上来看,绩效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都属于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在于提升高校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的一致性。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依照公共财政效率原则,通过绩效目标设立、执行和评价的方式全面提升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准。同时提升公共服务的实行效率和效果也是高校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与高校内部控制目标存在一致性。都旨在于提升高校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二是体现了全过程控制的宗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可以说贯穿于高校运转的决策、监督和执行的全过程,高校内部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照相关管控标准进行全面控制。而高校的绩效预算管理同样是一种全过程经济管理方式,其管理的对象不单单局限于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需要以绩效目标作为导向,逐渐渗透到预算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保证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参与,全面包含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过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工作和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工作都体现了一种全过程管理的宗旨,对运营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三是重点强调评价的作用和价值。高校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依照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具体情况进行内部的实时检查,之后对内部控制手段的实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形成一种自我评价报告。而绩效预算则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管理系统,系统的具体运行流程主要包含绩效目标、执行跟踪监控、评价实施、结果反馈以及应用管理等等。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可以说是绩效预算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之一。内部控制工作和绩效预算工作都需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展开评价工作,进而对经济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科学性和系统化程度进行有效评价,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具体的组织目标活动。
2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2.1评价体系不完善
虽然现阶段在教育经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校方面普遍加强了经济管理的力度,但是其对于预算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体制。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点是预算相关机构的不健全,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系统当中并没有建立预算委员会以及财经领导小组等专项的财务领导机构,同时与预算工作相关的每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非常不明确,权力边界相对较为模糊;第二点是预决算管理章程的完善程度不够,预算管理办法与高校的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同时规章制度层面也存在一些漏洞;第三方面是预算管理运行机制流畅程度不足,机制当中并没有详细说明绩效预算管理工作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审批权限和责任划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四点是高校财务部门绩效预算管理的岗位多是由负责其他工作的财务人员进行兼任,岗位职责权限的划分非常模糊,无法保证绩效预算业务各环节不相容岗位的分离。
2.2绩效评价认识不足
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涵盖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而绩效预算管理评价是其中一个环节。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许多高校将内部控制工作和绩效预算管理评价工作进行分离,认为这两项工作属于不同的范畴,将绩效预算管理评价工作简单地视事后的绩效评价,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财政没有抽查到这一部分,就不用展开绩效评价工作,事前和事中的绩效评价管理都是非必要工作。同时,按照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高校在进行年度预算编制时,针对于高校所有的预算项目必须要构建相应的绩效目标,依照财政相关规定,当预算项目达到一定限额时,该预算项目就必须要提交预算绩效申请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为了节省工作时间,会对一些达到限额的预算项目确立绩效目标,而没有达到限额的项目就会暂时搁置,缺乏必要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控制,这样一来就造成财政预算项目在执行后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无法得到保障。高校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于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和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于绩效预算管理评价的重视程度不足,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高质量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3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与盈利性企业相比,高校的治理体系、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流程等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同时相较于企业,高校所推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预算管理相关工作开端存在滞后性,并且高校在运行过程中更多地是履行社会化职能,不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因此其内部控制基础比较薄弱,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现阶段高校还保持着传统化的职能式排列方式,在职能分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和空缺现象,时常会出现运行效率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第二方面,高校内部控制规范需要从组织和业务方面纤细阐述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之后财政部门再依照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进行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但是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完全通过经济效益的指标进行衡量,进而导致绩效指标解释不够详细,对绩效管理工作无法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价,最终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出现差错;第三方面,现阶段一些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利用率较低,很多项目的管理、执行以及相关的绩效数据都需要通过传统的统计计算方式和纸质打印的方式进行获取,评价资料也往往使用人工填写的方式完成,这种原始化的方式不仅会导致数据信息准确性降低,同时对工作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基于内部控制下的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3.1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内部控制意识
对于一些高校来说,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依然属于一种全新的工作内容,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要全面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内部控制意识,从宣传和培训角度入手,提升内部控制工作和绩效预算管理评价工作在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心中的重要性。从具体措施来看,高校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紧密结合我国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向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灌输内部控制和绩效预算管理评价的理念,通过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员工的绩效预算管理评价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为整体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另外,高校相关部门要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学习内部控制制度,让全体职工深刻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覆盖高校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体到部门的工作,只有实现全员参与,才能够将内部控制工作做到最好。此外,高校相关部门还要组织全体职工进行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学习,明确绩效预算管理是一种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并存的流程化管理工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全体员工要保持充分的积极性,使绩效管理工作得到很好的推行,全面贯彻绩效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最后,高校相关部门还要帮助全体职工深刻领悟高校财政资金的具体社会性质,国家在向高校投放资金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深刻了解国家所颁布的教育类相关法律法规,使高校全体成员认识到国家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过程,通过何种方式履行内部控制和绩效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
3.2加强内控建设,提升评价科学性
绩效预算管理评价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按照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将内部控制理念和绩效预算管理评价体系进行深度融合。从具体措施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高校相关部门及人员要严格遵循内部控制建设的现有水准和相关要求,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内部和外部的风险点,对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其次,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要依照内部控制过程动态化管理的理念,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处理,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动态化检查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控。
3.3善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评价水平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经济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作为高校核心性管理工作,绩效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到预算执行过程的核算和监控环节,再加上最终绩效预算的评价和分析工作,都需要在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当中进行落实。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绩效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如果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信息化系统的推进力的话,内部控制和绩效预算管理是没有办法完全实现的。鉴于这种情况,高校方面需要在内部控制工作和绩效预算管理工作开始执行之前,依照高校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要求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当中的价值,绩效评价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发现绩效预算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纠正,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最后,在绩效预算监督评价和结果的具体应用流程中,需要按照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原则,与事先设定的绩效目标进行综合性对比,对偏差进行细致化分析,以客观的角度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之后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最终实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模式,有效地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融合,更有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行。在内部控制视角下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内控建设、细化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高等学校才能更好地实行预算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罡.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8(1).
[2]龙英.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24(1):26-29.
[3]高凤岩,姜毅.构建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8):91-93.
作者:朱伟 王洪丽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