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预算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设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预算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设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预算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设计分析

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于预算绩效的评价和结果的应用,需要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式,对教育系统各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和项目实施的效果,展开全面性的绩效考核,并将评价结果报送教育部进行审核。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的自评能力,是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围绕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自评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自评指标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对高职教育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给予充分指导,并提出细致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聚焦“如何管好和用好教育经费”,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预算绩效考核方法,规范预算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以及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方法,对高职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概述

(一)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概述预算绩效评价主要就是指预算部门或单位依据预先设定的绩效目标,对于一定时期内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以及公平性,进行综合性的考评,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判。绩效评价一般采用自评和他平的方法相结合。由于绩效自评与主管部门的评价内容和方法上区别较大,为了增强绩效自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高职院校的自评内容会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总体绩效目标、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整个预算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而主管部门的评价内容则更全面。

(二)构建预算绩效自评指标体系的意义高职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持,通过绩效指标能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领域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和资金利用有效性,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通过引入绩效考评机制,梳理具体的自评考核指标,有利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强化绩效考评的意识,同时,重点关注教育预算资金在各方面使用情况,进一步提升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避免高校高职教育资源出现闲置的情况,从而实现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还有利于帮助高职院校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预算资金分配体系,持续优化资金的分配结构,从而推动整个高职院校能够逐步完成从“资金投入型”转向于“资金绩效型”的管理模式,提升资金预算的分配合理性。

二、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在高职院校实行财务绩效自评,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对整体运营水平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在预算方面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从而促进今后的预算工作能够更加精准,确保预算的投入实现更好的效益。在积极实施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同时,关注预算项目的绩效目标,能够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各类教育资源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就实际而言,目前高职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预算绩效评价的管理意识较弱合理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决策能力,但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管理者对其概念理解不深入,还在采用传统的预算思维,“重预算、轻绩效”思想的指导下,没有重视预算的产出数量以及产出质量的考核,同时,在制定考核目标时也缺乏能够实现量化和定性评价的指标,从而导致预算绩效的评价工作没有发挥真正的实效。

(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讲,预算绩效考评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已经尝试建立了一些评价指标体系,但还存在较多遗漏或偏差。在具体的权重划分上,还没有形成既定的标准,这就造成绩效评价的体系还不完善,评价针对性不强,评价维度存在一定盲目性,且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指标指向也不明确,甚至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考核指标,不能真正地反映出预算的真实执行情况。(三)不重视预算评价结果的应用一些高职院校对于绩效考评结果不重视,在其应用上也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出绩效考评的真正价值。就目前来讲,有一些院校只是在小范围内公开,但没有对整个单位的执行情况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同时,由于考评指标设置不合理,导致评价结果在实际的反馈和具体应用中,也缺乏相应的有力依据。

三、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自评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明确绩效考核自评的指导思想以结果为导向,自评标准应该可比、可算、可查。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自评应该遵循“政府花钱买效果”的指导思想和终极目标,以结果导向管理为基本原则,将自评重点侧重于结果的评价,尽量避免经费管理的过程性评价。同时,考评指标的设定,需要以正式上报的财务文件为主要标准。高职院校是一种高度异化的综合体,是一种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不能够完全套用市场标准来实行绩效衡量,而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预算决算报表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而设计出与学校实际相匹配且实用的评价体系。另外,要能够实现“可比、可算、可查”的绩效评价标准,这套评价标准不涉及高职院校具体的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等非财务性的指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自评指标的设定应该有利于高校高职院校展开自评,整个指标的设计应该要充分体现国家相关部门,对于高职院校“资源分配”和“预算管理”的实际要求,充分体现规范化的评价内容,并且通过符合要求和标准的规范化评价程序和科学方法,充分体现出自评的最终目的,能够真实地反映高职院校真实的预算工作水平。

(二)明确预算绩效自评的设计思想重视可操作性。评价指标的编制最终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的自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可操作性”方面给予充分考虑。设计的指标应该容易获取。指标的编制需要从高职院校实际的情况出发,从具体的管理以及经费支出的角度出发,评价数据的获取应该具有可操作性。绩效自评指标的体系结构应该完整而严密。具体而言,预算绩效的自评指标体系大概包括三个层面的结构,“目标层、准则层、操作层”。“目标层”主要是指预算绩效自评的具体数值,应该由“准则层”的具体指标“赋权”之后的数值进行相加;而“准则层”的具体数值又要由“操作层”的指标而获取,三个层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四、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自评指标设计的程序

(一)明确预算绩效考评目标,从四个维度进行全面思考要设置一个完善的预算绩效自评指标,就要明确一点“看重什么就考核什么,考核什么就将得到什么”,按照这条思路来设计预算绩效自评指标。需要明确预算项目的财务目标,在国家相关部门给出的预算绩效评价的框架之上进行指标的细化,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相应指标进行删减,具体可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效指标”的四个维度。在此技术上,进一步确定基本的考核指标要点,全面衡量整个项目的考核结果,从“预算投入、项目活动、预算产出、预算成效以及预算影响”这些环节来设置相应的指标,从而实现对项目进行监控。这个过程中,其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结果,即“产出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通过权重来突出整个考核指标的针对性。

(二)确定预算绩效自评的框架体系,明确自评内容高职院校在开展预算绩效自评之前,首先需要构建项目预算绩效自评的框架体系,通过这个框架的搭建,组织好具体的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并且有效保证相关的评价内容和匹配的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数据搜集和分析方法相匹配。一般来说,绩效评价框架大致由两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预算绩效自评的维度”或“预算绩效自评的具体问题”,主要是解决“预算绩效自评评价什么”的问题。第二个部分是“预算绩效自评的指标”和“预算绩效自评的具体方法”,主要是解决如何进行“预算绩效自评的问题”。具体而言,预算绩效自评的框架主要包含以下的要素:预算绩效自评的问题、预算绩效自评指标、预算绩效自评指标的说明、预算绩效自评标准、预算绩效自评数据来源、预算绩效自评数据搜集方法以及预算绩效自评数据分析方法。

(三)制定“定量+定性”的细化评价指标确定考评权重。在确定了具体的预算绩效评价内容之后,需要将相关的评价内容转化成一系列可以衡量、可以测量、可以评估的具体绩效评价指标。在《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对于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的建设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要建立预算绩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教育行业的实际特点,编制具体的预算绩效自评指标,要以实现“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和“可测量”“动态调整”以及“共建共享”为基本的建设目标,需要突出以绩效考评结果为导向,将考核的重点放在“真实的成绩”上。在具体的评价方式上,可以依托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技术,例如效益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比较法、标杆管理法等等,进一步提高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结束语:

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的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国家主管部门对于高校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法和主要途径。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自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性大工程,涉及到对于高职院校诸多因素的系统性考量,从宏观的层面来看,需要涉及到区域性的教育发展水平、学校具体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以及特色和历史。从微观的角度看,则涉及到具体的投资主体要求、学校预算绩效考核的内涵以及学校预算管理的具体模式和决算口径等。如何建立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匹配,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预算绩效自评指标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谢英姿.高职院校内部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的设计[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1):70-71.

[2]刘丹.基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视角的高职院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中国总会计师,2020(08):156-158.

作者:武婕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