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单位良性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与决定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数量不断的增加,提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本文剖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经过不断整改与创新,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完善,有效地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资产的有效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对职能的行使、公共服务有效开展的物质保证,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意识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未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致使员工对单位的资金缺少足够重视,造成大量资金浪费,资产闲置,与此同时,评价与奖励机制的不合理,也无法调动员工积极参与资产管理的热情,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绪逐渐蔓延,导致资产管理日益混乱。二、领导缺乏风险意识,过度依赖编制带来的安全感,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挑选具有编制的人员来担任出纳,企图以编制来作为遏制一切贪污挪用资金的犯罪现象,但仅靠编制及个人的自觉作为防范犯罪风险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来规避违法行为的抬头。三、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置,很多时都需要走政府采购的程序,但政府采购通常涉及业务预算,公开招投标,签订合同,验收等诸多环节,耗时较久,个别业务部门会嫌流程繁琐,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导致贪污腐败,资产价高质次的现象时有发生;或者购置前,预算编制不合理,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或资产闲置。四、通过调拨、接受捐赠及其它渠道方式取得但却具有控制权的资产,或历史遗留下来存在所有权界限模糊的资产,管理人员存在少登记即可少管理少盘点的心理;对出租出借的资产缺乏经济效益,使用情况的监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甚至对资产的保管、登记、核算、结算、清查等相关的会计手续不齐全,导致会计流程不具备规范性[1]。五、只注重财务公开的“三公经费”及相关专项支出管理(如会议费,因公出因费,公车购置及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等),对固定资产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另外,对于资产管理,很多单位还一直局限在购置新资产以及简单的记录来应付上级检查,但对确保单位的资产不流失并且保值,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等方面严重的忽视[1]。
(二)没有重视资产的预算管理质量
预算管理是工作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般情况下,单位的预算编制的工作都由财务部门来完成,但在编制预算时,通常业务部门没有与财务部门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1]。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资产预算的过程中,缺乏节约观念,没有对本部门的预算控制数作分解,细化,未对资产的使用效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虑,造成重复和盲目购置。还有些部门资产没有纳入预算编制的体系中,进而出现了账外资产[2]。在预算编制报告中,资产的内容所填写的信息不全面,没有将资金实际的使用情况,以及需要的情况真实的体现出来[2]。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是非盈利的组织机构,日常的运营主要是依靠增加拨款,为此需要更加重视对资金的控制,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存在以下问题:一、在货币资金方面,岗位设置不规范,选用非会计专业人员或临时人员担任,既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又缺乏稳定性;会计与出纳不相容的职能未能起到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的作用,有些单位的出纳甚至同时完成网上支付的录入与复核工作,整个付款过程由出纳一人完成;会计未对出纳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资金盘点,导致公款挪用,白条抵库的现象时有发生。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领用,转移,调拨手续不完备,缺少实物登记,造成资产实际使用部门或存放地点与账上记录不符,管理混乱;已达到固定资产入账标准,却未曾在固定资产账上反映;人员变动频繁,记录管理不连贯,人员调动时未按规定进行移交;对一些事实上具有控制权的资产未登记在账上,用于经营或租赁,把取得的收入用于其他支出,使得这部分固定资产及其取得的收入和支出游离监管之外;对于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部分未按相关规定增加原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未执行到位,有的单位甚至几年未曾进行实物盘点。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要么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要么制定了资产管理制定,但却未能与时俱进,难以顺应社会形势的变化[3]。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资产管理意识
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资产管理意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积极进行培训指导,将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及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增强工作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二、组织专家对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内部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进行讲解,让制度深入人心。三、通过单位的宣传栏、网站及其他方式进行宣传,增强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确保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4]。
(二)协调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之间的关系
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应该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保障资产的运用效率,防止出现浪费[4]。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为使经济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各业务部门应当参与到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中,由各相关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的财务预算并报财务汇总,财务中心负责编制和上报,上级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监督和考核。二、对需要新增的资产要做好统筹规划,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再进行审批,实现单位内部财力与事权的科学匹配[4]。三、要实现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在预算编制中,应仔细填写相关信息,资金的用途,使用的必要性等,归口管理部门对业务事项进行合理性审核,财会部门对预算进行合规性审核。四、针对需购置的资产,应建立政府采购为主导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采购标准,进行规划。五、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明确可调整的条件及流程,强化调整的审核审批功能。
(三)完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加强资产管理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岗位与资产管理岗位的职责,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来担任,其中,资金管理岗位不能由临时人员担任。二、加强资产管理控制体系。在资金方面,加强货币资金的保管和盘点清查及银行的对账工作,加强会计记录和审核监督,加强印章及票据管理,强化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审批控制;在实物资产方面,购置前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购置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程序,取得后,要建立资产台账,详细登记资产信息,如目录、资产编号、名称、种类、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加强资产实物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转移、调拨、处置,要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不会出现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现象;对外投产和处置的资产,需加强对决策的控制,经领导班子及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作决定,同时需对该项目进行后期追踪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严格监督管理机制体系,对单位资产的保管、验收、使用等方面,需具备流程化,以及进行合理的优化和管理。此外,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绩效考核量化指标,并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奖评机制,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达成单位所制定目标。
总结: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单位内部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提升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资金出现浪费的情况,同时也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明玉,陶国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业会计,2018(6).
[2]吴艳玲.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6):12-13.
[3]谭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9):86-86.
[4]戚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5):12-13.
作者:叶珍珠 单位: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景泰街道办事处财务结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