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从采购、日常管理到处置过程中的各事项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到处置过程中可能产生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科学配置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规范固定资产从采购、日常管理到处置过程中的各事项,对单位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固定资产以及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2019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将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其中规定了单位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折旧额进行分摊。新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满足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以及在资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相关资产价值已损耗的情况,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准确提供了固定资产的会计信息,从而为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及处置提供了依据。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侧重于资产的处置,而对资产的采购、使用及维护规定较少。采购固定资产的流程及方式一般与其他资产一起体现在采购制度中,以采购金额区分不同的审批权限。而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工作并未着重强调,容易造成毁损,导致浪费现象产生。有些单位未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仅在某行政部门中设置资产管理职能,但并未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实物与财务部门的账面资产不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未制定定期盘点制度,或者虽然制定盘点制度,但并未有效开展,不利于单位了解和掌握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状况。
(二)固定资产采购程序不规范,配置不科学
行政事业单位做出固定资产采购决策的首要问题是是否安排了预算。如果购置资金已纳入当年度预算,即使资产非必须购买,或者通过维修还能继续使用,单位仍选择购买,或者购买其他项目使用的固定资产,使支出符合预算安排,而非核减预算。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前期缺乏科学论证及效益分析等程序,盲目购买,在预算额度内只选贵的。单位之间、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通,使得可以统筹调剂使用的资产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重复购买,严重浪费财政资金。有些资产的使用率不高、闲置时间长、疏于管理,也易造成资产的毁损。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健全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财务制度,并未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且基本建设工程单独设账,独立于单位账务,使得单位财务报表列明固定资产中缺少基建价值,而其他固定资产由于没有计提折旧而导致价值虚增,特别是某些资产已报废不能使用却没有完成处置手续而仍然存在账务中,这些情况都扭曲了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对固定资产系统建设予以重视,没有采用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或者虽有统一的固定资产平台,但没有按照资产准确的信息及时进行填报,存在错报、漏报、更新不及时的情况,系统数据与实物没有一致,使得单位不能充分利用系统增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五)固定资产处置手续不齐全、不及时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制定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导致资产报废、调拨、捐赠等手续不完备。由于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没有积极主动的办理处置手续,使得实物已被处置,但手续一直迟迟未办理,导致账面资产价值虚高,账实不符。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制定符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可以参照财政部、省、市的各类固定资产管理文件进行科学制定。单位负责人应提高管理意识,树立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资产应由专门部门及人员负责,对资产的采购、维护、处置进行管理,同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使每位员工提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水平,科学使用资产。财务部门根据会计制度对资产进行核算,定期与资产负责部门核对账实情况,保证账实相符。
(二)规范固定资产采购程序,科学配置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在购置前必须做好规划及前期论证,根据单位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按流程进行资产采购。当前,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在需求固定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间无法进行合理调配,需求单位花钱采购,有该项资产的单位闲置一旁,白白浪费了财政资金。根据此类情况,仅靠需求单位寻找可以调配的资产比直接采购困难的多、繁琐的多。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以采用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利用平台供需信息,协助供需双方根据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调配或借用,不仅可以减少资产重复购置,更能使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提高资产利用率。
(三)科学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
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的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反映了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对提高资产管理提供了价值根据。计提折旧的准确与否极大影响了资产净额,首先,新制度规定当月购置的资产当月计提折旧,与企业当月增加次月提折旧的规定不一致。其次,在折旧方法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仅采用按原值平摊到每月的直线法对资产计提折旧,因为直线法核算简单、易操作。但是这样的折旧方法并没有科学、准确的计算折旧金额,单位应根据不同资产的使用情况,按工作量、工时等标准,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进行折旧。再次,对固定资产的可使用年限,新制度按不同类别分别规定了年限区间,各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在范围年限内计提折旧。最后,对于资产的残值率新制度未进行统一,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残值率进行合理估计。
(四)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增加单位信息化水平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努力提高固定资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部分地区已建立了政府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用于掌握各单位的资产情况。针对录入信息的不及时、不准确,财政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培训,加强监督检查,使资产管理平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应根据各使用人对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予以采纳,在新制度出台后,及时增加系统自动计提折旧的功能,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五)规范固定资产处置流程
各级单位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可以采用非定期形式随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工作,编制财产清查报告。对在清查过程中发生的盘盈、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明确相关责任,及时办理手续。单位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明确资产处置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处置程序合法、合规。
(六)加强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
首先,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内控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内审部门应定期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定审计工作计划,评估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管理、处置各环节中的风险点,开展审计工作,形成审计意见,汇报单位负责人。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改进,及时落实整改。其次,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加大检查力度,查找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单位予以整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最后,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可利用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固定资产清查、内控制度等方面进行专项审计,利用外部专家的力量,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资产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大部分单位固定资产占比大,管理任务重。必须不断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先代信息系统,科学管理、使用固定资产,规范采购、处置程序,使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刘玉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J].财会学习,2016(8):52-53.
[2]叶钦海.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探[J].财会通讯,2017(13):122-124
作者:赵勤 单位:苏州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