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会计制度的固定资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会计制度的固定资产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会计制度的固定资产管理

[摘要]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出台,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得到了完善。通过建立和完善新会计制度,使高校的会计工作形成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管理体系。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固定资产已占高校资产总额的80%以上,随着资产比重的增加,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也相应增多,管理混乱、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是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引言

固定资产是高校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到一定年限即开始计提折旧。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了39项会计制度。针对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款以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由于高校经济活动繁杂,新问题不断出现,2014年新会计制度的制定,保障了学校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如对高校接受的社会捐赠、购置的固定资产等管理,给予了明确规定,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很好地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进行了重新规定。

1高校会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1998年3月31日,财政部和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1998年12月1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2009年8月1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第一稿),2010年9月2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第二稿),2012年12月28日,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教[2012]488号的通知。2013年12月30日印发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预字(2013)30号)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

1.1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界定分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新制度的实施必定会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原有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新制度细化了核算内容和统一核算标准。

1.2新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分类

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充分考虑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将高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高校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教育部制定,报财政部备案。”在业务方面根据新会计制度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并与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相应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新会计制度使固定资产的分类更加明确,从而使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2]。

2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2.1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确认差异

旧制度从1997年《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开始试行,单价在100元以上,耐用期超过一年或者单项价值不足100元但耐用期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教学、科研设备应列为固定资产。从类别上分为五类:房屋建筑物、仪器设备、家具、图书、车辆。新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二条规定如下:“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以上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起点得到了提高,同时缩小了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3]。

2.2新制度的创新使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发生变化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多年来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想做到“实提”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就要克服引入权责发生制所面临的困难。新会计制度的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设置了“累计折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高校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合理确定折旧年限、计提折旧。有利于高校对资产消耗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克服账实不符的弊病。

2.3新制度在高校基建方面发生较大变

革高校扩招,发展规模扩大,固定资产成倍增长,而资金来源要靠银行贷款,势必存在财务风险,只有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进行核算,才能控制财务风险,因此,新会计制度在高校基建方面进行了较大变革,有些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大量征地,长时间闲置,造成资金积压,资产流失,对国家和学校都是一种巨大浪费,新制度加强了这方面的核算,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的,都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2.4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有新的要求

新会计制度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是高校会计工作的基础,由于原有制度的缺陷,使得会计人员上报会计信息时很难客观地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固有现状和真实性,这是由旧制度的缺失所造成的,是会计人员无法避免的事实,新制度的出台,对相应规定做了重新调整,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到更加准确的反映,有效遏制了固定资产虚增现象的出现,按实际业务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准确反映出固定资产后期维修、改造增值的价值。

2.5新会计制度能更加准确反映高校教学成本

随着高校市场化延伸,各高校间的竞争愈加明显,由于高校资金多来自财政拨款,用最少钱办最多的事,已成为高校追求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将教学成本进行核算,学校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将纳入核算范围,然而,在高校中固定资产占比较大,这就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计入成本。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出高校教学成本。

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管理相对分散,购置前缺乏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购置计划带有人为倾向性,导致固定资产的闲置。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不懂维护和保养,致使固定资产破损严重,造成固定资产的减值。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名义上固定资产的管理归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实际上固定资产分布在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等部门,形成了管理脱节的局面,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的各个环节没有处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高校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避免多头管理的出现,使固定资产得到科学、有序的监督。

3.2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往往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在固定资产的信息管理上存在漏洞,不能对固定资产的变动做到实时动态化管理,导致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重复购置、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管理职责不明确,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由于旧制度对固定资产未进行折旧,只是建账登记,很难反映出固定资产净值的多少,各高校没有制定统一的折旧标准,势必造成资产净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从而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

4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4.1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高校应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建立监管系统及动态管理平台,实现固定资产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共存。做到账物、账卡、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的入账、报废、处理等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如何运用好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各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高校主管领导、各院部领导,应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才能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

4.2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是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关键,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管理制度,将考核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将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各高校应设立专职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人员,随时掌握学校各部门固定资产变动及使用情况,定期将数据进行上报,做到全校固定资产进行统一核算。

4.3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开放平台,实现全校各部门资产信息共享

高校固定资产要实现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方便各部门调取和查阅,高校所有涉及资产管理人员均有权了解本校固定资产购置、入账价格及后期管理情况,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应专人负责管理,对资产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更新,并下发到各资产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使用效能,实现财务软件与资产管理软件相互匹配,真正做到无缝连接,信息共享。

4.4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改革,高校原有资产管理模式也不再适应新制度运行要求,因此,学校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合理的制度流程,确保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健康运行。

5结语

高校固定资产能否有效管理,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直接影响。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固定资产管理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使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得以规范化、制度化,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2012]72号)[S].2012-12-06.

[2]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预字[2012]488号)[Z].2012-02-19.

[3]李晶.新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5).

作者:赵桂杰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