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2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2篇

(一)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质量好坏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息息相关的,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重要反应就是要做到账实相符。虽然事业单位在近些年的固定资产管理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账实不符的问题仍旧存在。首先,购置固定资产时由于手续繁杂、审批时效较长,导致了资产的增加不能够及时得到处理。第二,在资产的管理中,对于资产信息的登记不及时,无法真实的反应资产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对于报废、淘汰、出售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的进行核销处理,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导致了账面数据和实际数据的不相等。第四,对于盘盈或者捐赠的固定资产处于各种因素没有进行入账,导致了固定资产的账外循环。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了固定资产在调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形式的告知,账目上也没有进行备注,长久以往,必然导致资产的流失。

(二)事业单位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忽视其管理

事业单位对于其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并不强,一般是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而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在进行固定资产验收的时候,例如,由于其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验收制度,导致了重置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的出现,并且其责任无法追溯;由于其没有健全的登记制度,导致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不明确,管理混乱;由于没有严谨的盘点制度,导致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盘盈盘亏的现象没有及时进行登记和处理,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经常发生,资源浪费严重。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是依靠财政资本,因此有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上不计成本并且不计提折旧,

管理上有没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效益评估机制,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忽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三)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清查制度与程序

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的清查和盘点的制度以及程序,没有进行定期的盘点,导致了固定资产的入账时间不及时,账目登记也不及时。事业单位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将资产的盘点和清查的工作变成一种定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在事业单位目前的固定资产的情况来看,存在着许多超过了使用年限仍旧在使用的固定资产,这些资产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应当申请报废,并且进行清查和处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清查申报的程序并没有进行完善,使得固定资产审批报废的时间较长,并且审批的程序相当的繁琐,需要报废的资产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些固定资产长期没有申请报废;有些固定资产处置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有的固定资产在申请报废后没有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等等,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产生,使得国有资产蒙受损失。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事业单位应当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和程序

事业单位应当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和程序,对于固定资产要进行定期清查,一般而言,目前固定资产采取的是年末定期盘点的制度,由于固定资产的数量较大,盘点的时间间隔较久,因此要保持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质量,必要时应当结合不定期的抽查。清查后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其原因,及时的进行账目的处理,分清资产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加强监督力度,完善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入库审核制度和出库登记管理制度,做好及时的登记,完善各类账簿的登记和保管,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相符,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首先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使得资产管理的相关人员有章可循,并且结合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不断调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其次,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等要进行准确的盘点和核算。对于固定资产应当核算其成本,并且根据相关规定计提其折旧。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进行申报报废,进行账目的及时处理,准确的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占用情况进行登记,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为事业单位的购置、调动等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三,完善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转让、出租、报废、抵押等等的情况应当按照国家的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要建立健全规定资产处置的制度和方法,防止事业单位的有关个人随意处置资产,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流失。此外,简化固定资产的清查审批的程序和环节,对于各个部门上报的固定资产的清理、报废等处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报废固定资产的分析,例如对于电子产品等更新较快的固定资产应当缩短其使用期限等。保证有问题的固定资产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质量,防止固定资产重复挂账现象的产生。

(三)提高财务队伍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由于自身知识技能匮乏或者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很可能导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或者流失,因此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财务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素质,使得国有资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孙静 单位: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二)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建方面的问题。多数事业单位按照年度项目预算购建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也多数为财政经费。由于不用筹集经费,造成制定计划时缺乏统筹规划,抱着侥幸的心理,超标准多报盲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资产闲置的状况屡见不鲜,甚至新购置的资产尘封在仓库至报废,极大的造成了资源和财力的浪费。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导致一些机构或部门因资金匮乏,一些必要的办公和研究设备无法购置,工作开展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造成过剩与紧缺两种畸形的局面并存。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养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人管理,财务部门通常会兼任资产管理部门,而财务部门既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工作,又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且不谈此类机构设置已严重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必须适当分离的规定,仅仅因为一人多岗,疏忽和遗漏就难以规避。随着近几年资产清查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了资产保管的意识,绝大多数财务人员也能做到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更换保管人或由于工作地点变化等原因变更了存放地点,类似情况仍不能及时反映到固定资产卡片中。年度结束时又未能做到及时盘点,即使出现资产毁损、遗失等问题,也未能反映到固定资产账目中,造成固定资产在财务账上反映不及时、不全面。有的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多年财务账上尚没有反映,有的早已报废却仍挂在财务账上。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有多少心中无数,存放位置也不清晰,虽经多次清查仍摸不清家底,前清后乱,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长此以往,固定资产自然账实难符。另外,事业单位特别是公园,多数存在有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作经营性固定资产(即资产的出租经营)的情况。由于经营权的转移,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包括此类资产的维修和保养无人过问,甚至经营者对资产违规加建扩建无人知晓,破坏了公园原有风貌。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资产的增值保值。

(三)固定资产处置过程存在的问题。首先,部分事业单位对处置规定认识不足,报废时未按规定执行相应的评估,甚至未经审核、审批程序即自行处置,滋生私下交易,低价转让、出售,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较长,跨任期使用现象比比皆是,同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即固定资产实物价值在逐渐降低的时候其账面价值却保持不变。而现在的离任审计将固定资产价值增量指标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之一,为了不影响领导的任内业绩,财务往往不主动进行价值较大的报废处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报废资产的及时性产生影响,也使后任领导不可避免地承担前任领导任期内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减少责任。

二、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一)加强固定资产购建的制度控制和外部监督。要严控资产购置过程中的随意性,首先,应从制度控制入手,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和穗财资《广州市市属行政单位常用公用设施配置标准》(下称《标准》)的精神,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要求,先进行内部调配,无法调配的,再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编制资产购置计划,需要报批的项目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列入部门预算后组织采购;对不需要报批的资产购置项目,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编制采购预算,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列入部门预算组织采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确保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杜绝违法行为。由于经过修改后的《标准》更加贴合实际,使内部监督部门和外部监督部门有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配置口径,有效地减少了超标和浪费现象。另外,加强外部监督也十分重要,上级事业管理部门在对基层单位每年的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应包含对购置专项的审查,其中应重点检查是否超标准、是否按预算、是否有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同时应定时开展清产核资,在全面摸清事业单位资产存在、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核实各事业单位承担的任务量与所配置资产的合理性,必要时在各单位间进行资产调配,杜绝过剩与紧缺两种并存的畸形的局面。

(二)加强日常管养,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必须遵循“钱物分离、互相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我们经过实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对固定资产管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岗位设置,包括:1.办公室设资产保管员对全公园的固定资产进行总负责,其职责是制定固定资产保管(部门明细表签名制度)和使用方法,督促使用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会同使用部门编制年度固定资产新增、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会合财务部门处理固定资产验收、新增、入库、卡片制作、调拨、转移、报废、清理、出租、年终盘点(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等事项;按固定资产类别和使用部门顺序排列,编码保管;并按要求完成固定资产标签的制定、填写或打印、粘贴工作;2.各级使用部门指定一名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管理员对本部门全部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和维护保养负全部责任,并对本部门资产的新增、调拨、转移、报废进行登记(资产变更登记表),签定使用、管理责任书,如发生非正常损毁丢失,应承担赔偿责任。3.财务部门指定人员负责全园所有固定资产核算和分析,建立固定资产总账,每年定期监督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此岗位设置使管理程序环环相扣,责任到人,堵塞了漏洞。另外,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步伐,我们为了更好地管理资产,引入了资产管理系统。从购置审批→新增入库→卡片制作→调拨、转移→最后处置,都可以通过资产管理员在系统中完成,然后每月与财务核对使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增加投入产出效益的能动性,而且也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管理员能精准快捷地查询资产的数量、位置,实现固定资产信息从静态变动态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重复购置,同时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通过访问该系统,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登录系统,在本地调用各使用部门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判断,为单位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特殊资产特殊管理。公园作为一个公益型的服务单位,为了更好服务和方便群众,经过充分论证,在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将部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为游客提供休息和就餐的去处。由于经营权的转移,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包括《内联单位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和《内联工作管理规定》),对这部分资产进行专项管理,规范承包单位的行为,对其服务、饮食卫生、环境、设施和治安防火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管理要求。办公室派专人坚持每天3次的经营点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对不利于国有资产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与承包单位签订责任状,这样不但提高出租资产的管养水平,还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水平。同时收到的租金及时上交财政,利用部分返还资金作为房屋的维护费用,减轻财政负担。

(四)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要求,可以概括为“严格处置条件、执行处置程序、规范处置方式、加强收入管理”。我们每年至少一次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对盘盈、盘亏和到期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处理,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要严格按照上级固定资产处置办法(2012年重新制定的《广州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下称《办法》)执行。首先由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报单位领导审核后,按照《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形成固定资产报损报废文件逐级上报,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结合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和损坏丢失赔偿管理办法,杜绝对资产处置的随意性。另外,执行处置必要时引入资产评估程序,运用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回收资金,杜绝私下交易,低价转让、出售,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总结

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的绩效考核工作,努力探索建立单位内部各部门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作者:张苑薇 单位:广州珠江公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