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现阶段,在许多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模糊、不到位等现象。在固定资产从购置一直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与管理机制。一些事业单位注重流动资产管理,只是一味地关注财务收支状况,而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购置存在较大随意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加大了对事业单位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然而一些事业单位并未建立合理的财政预算机制,同时购置设施过程中缺少标准,并且缺少专门的采购工作者,采购之前往往不会科学地分析购置物品的需求状况,造成固定资产购置的随意性较大,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高。
(三)账务处理存在漏洞
固定资产入账滞后。特别是事业单位进行房屋建筑时,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进行,因财政资金的不足造成施工方垫款较多,留下许多财务纠纷隐患,无法尽快进行工程决算,发票无法尽快开出,使得一些固定资产在完工几年后仍然未入账,造成账目与实际不符。会计工作中漏记现象严重。有的事业单位为个人配备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公物”,归个人使用,会计工作者一般未将其记入固定资产之中,还有的事业单位因会计工作者属于无证上岗,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低而易于漏记部分固定资产等等。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造成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建造或者购置,直接归事业单位所有,因此,事业单位资产的多少影响着其职工的福利待遇。在私利的驱使下,事业单位往往会向相关财政部门申请购买固定资产,从中获利。另一方面,现阶段财政部门的监督机制不科学,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不少,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这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点。应该努力克服“口头重视”的现象,而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当做考核领导以及各个管理工作者水平的关键指标。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规的要求,树立起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思想。各级事业单位一定要认真遵守同时按照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开展工作。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进行,将该项工作归进政府采购之中,科学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办理固定资产报废、以及变卖等事项。切实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将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细化,具体到个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思想。
(二)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科学配置资产
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细致分析固定资产,做好预算及管理工作,最终使资产预算和工作职责相一致;按照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状况与相应的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固定资产,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有效避免固定资产积压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消耗与随意购置固定资产等问题的出现。
(三)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对资产流向进行有效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样变得愈发频繁,这就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其进行适当管控。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在管理国有固定资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评估将要转让的固定资产,有关单位一定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为国家利益免受侵害提供保护,认真行使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权、收益权与处置权,全程管理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避免低价转移国有固定资产的行为,使国有资产得以增值。
(四)提高会计工作者业务素质
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也可以通过举办会计人员工作交流会、相关讲座的方式,或者通过引进高素质会计人员的方式,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自身公共服务职能的前提,切实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所以,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管理固定资产的水平。
作者:康静 单位:河北省血液中心
(二)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一般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也就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的必要,从而使得相对于企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取得的随意性较大
大部分固定资产的购置是以财政支出方式实现的,而购置资产的需求依据又比较难以清晰化。企业的资产购置活动是基于其生产经营需求的,而这种需求是极易量化的,甚至可以提出一份从预期销售到预期利润、从投资年限到投资回报的购置资产可行性报告。而事业单位基于存在目标的不同,仅仅以提高事业服务水平来作为购置固定资产的依据,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同时,企业的购置行为是建立在自身资金状况上并以资金高效盈利为目标的。而事业单位的购置行为是建立在财政供应上且又无财政资金高效运作的实际考核要求,最终使得在无须担心购置经费的情况下作出盲目的购置行为成为大概率事件。
(二)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管理流于形式
资产购置一定程度上的无序性必会导致相当一部分购入的资产立即或运作一段时间后处于闲置状态,脱离事业服务循环而令由老旧破坏。对于另外一部分服务于事业流程中的资产而言,由于无法考核或不需要考核其作出的贡献与可衡量的效率水平,使得事业单位难以了解财政支出形成的资产是不是发挥了财政支出应发挥的作用。也正因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效率的难考量性,使得事业单位在严格对其它经费进行控制管理的情况下,却对已使用固定资产的效率高低不闻不问,任其价值流失,导致财政经费的极大浪费,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管理的失控,使得资产被私用,甚至出现被占为己有的现象。
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鉴于以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出现的基于事业单位有区别性运行模式上的问题,为使资产管理回归到正常有序中,从而发挥资产的作用,杜绝浪费与腐败现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本文认为必须从源头上控制购置行为,从使用流程中提高资产效率,从而避免源浊或源流皆浊的问题。
(一)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的购置
目前事业单位一定价值以上的固定资产购置需要通过向财政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方可购置。而且购置过程一般需要通过招标形式进行,从而控制了固定资产购置行为,为合理使用财政资金打下了基础。问题是由于财政机构或事业单位自身未能掌握固定资产相关明细信息,所以当需求出现时,只能通过购置,而不是调剂,甚至是租赁等方式来满足相关需求。从一个事业单位内部而言,调剂的前提是必须把握自有资产的明细情况;从一个财政机构而言,若要实现资产在系统内的调剂,甚至于为系统内各单位资产租赁进行沟通,都需要一定的投入,以便掌握各单位资产使用情况。但这方面的先行者已经有了,《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深圳行政事业单位召开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产的,财政部门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并纳入跟踪管理。既然从举办活动可以通过调剂等手段来满足需求,那么各单位对资产日常性需足也可以先通过调剂等手段解决。
(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的使用有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制度即使可行,能不能在实际使用中得到实行,仍是一个问题。缘于资产使用效率考核的困难,在事业单位服务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体会到资产的作用。目前的资产管理在会计上一般以固定基金来反映,所谓固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所有的各项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固定基金是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是由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投入的。显然固定基金只能反映资金占用情况,不能反映资产使用状态。相比较于很多非固定安装性的资产而言,通过这个科目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是勉为其难的。会计科目仅仅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而不只是资产购置与报废,才能真正从会计角度进行资金的反映与监督。借鉴企业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是一种思路。尽管事业单位并没有对全部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的必要,但本文认为,借用折旧这种方法,能全面了解一件固定资产处于何种状态。因为不管资产用于何种目的,都有一个折旧的过程,在会计上为掌握资产使用状态的目的而在会计核算中加入虚拟折旧,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笔者认为事业服务跟企业生产一样也是有成本的,但目前这种成本核算基于服务的不可量化而没有意义,然而在事业单位里实现资产的折旧核算却有助于财政资金控制部门了解资金使用情况,也有助于将来资金调剂或租赁时的价值衡量。当然资产的管理也需要思想上的重视,制度上的严格执行,以及责任分配到个人的决心。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机关思想上的重视,毕竟固定资产管理与交易平台的建立不是会计部门所能完成的。
三、小结
相较于上世纪,我们现在有更多的办法管理好固定资产。特别是会计电算化,能事半功倍地进行资产的管理。相对于货币资金,资产的分散配置和大价值性使其管理风险更大。所以把资产购置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电算化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供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通常以数据的形式按照一定的存储结构,存放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随时提供系统查询、处理和输出。显然,要完成众多资产的管理,没有这么一套系统是难以胜任的。而建立这样的一套互联性系统,才能真正做到资产的可调剂与可租赁,也才能真正反映资产购置要求的合理性与资产使用中是否存在低效率等问题。
作者:俞华洲 单位:浙江省余姚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