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资产管理改革中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资产管理改革中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资产管理改革中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

随着高校教育飞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资金和财物的投入,目前高校资金的来源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国际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等多途径自筹方式为辅。随着资金的不断投入,高校资产数量近年来以指数式增长,根据统计全国现有高校平均资产规模达到几十亿以上,高校资产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的基本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高校普遍存在资产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近年来,高校从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改革阶段,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从内部控制论的角度阐述了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并将其应用到高校资产管理改革中,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一、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学术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以及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较为成熟,内部控制论指出:影响管理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个因素,为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促进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管理风险,本文从内部控制论的理论方面对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

(一)控制环境因素: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绝大部分的经费来源于国家政府财政拨款,其产权归属国家;然而各高校对国有资产的产权意识薄弱,对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存在“重账目、轻实物;重采办、轻管理;重两头、轻调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注重向上级争取资金的投入,却不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和内部调剂管理,往往容易出现重复购置、资产闲置、资产处置不当、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

(二)风险管理因素:缺乏预算审计制度

由于高校资产的管理理念陈旧,长期处于计划管理模式,其管理体系中缺乏预算和审计的制度,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各个环节严重脱节,管理者和使用者对于资产的风险无法评估预警,更不用说提前避免。

(三)控制活动因素:权责不明制度落后

一般高校资产管理机构是多元管理模式,以“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财务部门负责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等货币资产管理以及全校各类资产的价值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的管理;基建维修部门负责在建工程类资产的管理;党政办、科技部等负责无形资产的管理;资产经营部门负责学校对外投资类资产管理。高校资产管理机构职能分工传统简单,各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制度建设落后,部门之间配合、协调性差,导致资产管理部门、核算部门、使用部门之间账实不符,资产家底不清。

(四)信息与沟通因素:信息系统化程度低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资产信息资源激增,然而目前高校资源分散闲置,缺乏共享机制,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些直接影响到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制约了高校实践科研能力的发展。

(五)监督因素: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

目前国家对于高校的资产管理监管依靠的是高校内部的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学校的内部监管往往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监管评估体系也较为单一,虽然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学校、政府、社会三方监督的体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综合监管效果不明显,资产配置效率低。

二、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改革措施

(一)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内部控制管理模式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从意识形态着手,首先科学规划改革制度,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入手,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全面负责统筹资产配置,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负责监督和跟踪核查,二级管理部门则根据校级相关规定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负责具体基层单位日常的资产管理和调配。通过构建校院两级的管理机制体制,提高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同时需增强部门成员的服务意识,明确责任意识,深入服务基层,进一步提升部门的公信力,为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提供群众基础保障。

(二)加强监督管理,实现资产管理风险预警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核心是监管控制,互相“牵制”,互相合作,实现资产管理的风险预警。高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专门部门组成的监管小组,通过资产采购计划管理、立项审批监管、领用保管使用备案、报废处置三方监管等模式,实行资产全过程的审批授权监管模式,保证资产的会计核算可靠,计价正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如:公开民主决策制度、管理层与基层定期交流制度、群众反馈制度等,保证资产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资产管理的风险。

(三)开放共享机制,系统规划资产信息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与沟通是高效管理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探索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搭建高校资产管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如:学科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等平台,有利于对仪器、设备、人员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设备的利用率;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完善的共享信息网络,建立数据信息在线交流反馈系统,进一步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化、整体化、信息化和高效化。

(四)坚持绩效视角,提升资产全周期使用效益

资产管理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旨在提升资产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应当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绩效评估为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及时掌握学校国有资产存量的变动情况,全面规范和加强资产监督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摸清资产“家底”,保证账实相符,建立资产监督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作者:邹望蠡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