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提升医疗机构资产管理水平的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资产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医疗机构属于资产密集型结构,应有效实施资产管理,提升资产使用率,降低营运成本,树立良好的业界口碑,才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前医疗机构实际运行中,由于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物资严重浪费、药品盲目采购、固定资产闲置等各种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医疗;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一、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在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发展,新的财务制度、财务法规不断颁布、实施,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不仅能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更能顺应财务制度改革的需要。成熟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能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控制成本费用,降低机会成本,进而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规范、科学而高效的资产管理制度,能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现阶段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计划性差,清查不到位
1.物资采购无计划,浪费严重。物资采购、验收入库等环节把控不严,采购渠道杂乱、采购价格多样化,导致采购价格增加。特殊物资如房屋维修用品等,无明确采购计划。共性物资如办公用品、印刷制品等,使用科室往往“重领用轻保管”,疏于对已领物资进行妥善保管,使用人员无节约意识,物资大量流失,增加科室使用成本。2.物资盘点清查不到位,供应商选取方式不完善。由于物资种类多、单价低,物资保管员盘点时候责任意识不强,容易使实物与存货系统库存量脱离,造成账上物资价值与实际库存物资价值不符。保管人员与物资供应商沟通不及时,未能定期核对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采购业务评价制度缺失,未能对供应商履行业务情况及合同签订情况作出专项评估和专业分析,未能有效选取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
(二)药品采购无计划、存放区域划分不清
1.药品采购无计划。药剂科采购人员与临床各科室医生沟通不及时,对所需药品无计划、盲目采购,只知道在药品接近零库存时应采购,但对于药品所需量及所需规格不明,容易造成药品积压过期,导致不必要的资金占用。2.药品存放区域划分不清。药品性质特殊、种类繁多,某些特殊药品对于存放环境有一定要求。但是目前部分医疗机构药品存放不合理,重要药品未设库存放,或虽已设库存放,但存放温度或湿度未达到要求,容易引起药品提前失效,不利于药剂科整体管理。3.库存药品管理不当。药品入库检查验收不仔细,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药品错误入库或未及时退货。已入库药品未按生产日期先后顺序发药,容易造成过期药品增加。各科室药品请领清单未及时核对销账,存在员工借药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考核不到位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由于医疗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共同承担,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计入科室成本,导致领导层及各科室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权责不清,盘点不全面。对于某些高科技精密医疗设备,缺乏成熟有效的验收程序,可能导致设备运行效果低于预期要求,进而影响使用,易导致设备使用年限缩短,提高设备维修费用。2.固定资产重采购轻管理,重维修轻保养。根据日常业务需要,各科室会考虑该采购何种设备,而不注重对已有设备进行系统管理以提高其使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备日常维修及保养无体制、无标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运行情况无资料、维修记录无档案,导致采购费用、维修费用大大增加,降低了固定资产使用率。3.固定资产管理考核不到位。从管理现状看,虽有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对于固定资产处置环节,还存在一定风险。由于处置方式不合理,容易造成医疗机构经济损失。对于专业医疗设备期满报废,回收厂家不同,处置收益也不同。报废时未区分使用期满正常报废及使用期未满非正常报废,清理手续不严格。
三、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应制定相应物资管理制度
1.制定采购计划、完善领用制度。指定专门科室进行物资采购,由各科室上报所需物资,汇总统一制定采购计划。加强科室人员节约意识,对所领物品做到“物尽其用、决无浪费”。将物资领用量列入科室当月成本分析,以科室业务收入为基础,设定合理领用率,强化科室人员节约意识,月末按物资领用情况适当进行奖惩。存货盘点时由专人将物资按类别进行归类,对于数量少、价值大的物资进行重点盘点,数量多、价值低的物资进行抽样盘点,月未按盘点情况对盘盈盘亏进行说明,如因保管人过错所致,应进行相应处罚。2.做好采购业务后续考评工作。与物资供应商加强联系,优化采购流程。定期对采购计划、采购价格、采购渠道、采购质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专管员应及时与供应商核对物资应收、预付账款,如有异议应及时查明原因。
(二)完善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1.制定合理采购计划。药品采购计划不得脱离临床与科研的实际需要,不得盲目采购。药剂科应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沟通,掌握本医疗机构可预见未来药品所需情况,提倡以月需药品使用量为依据,在合理的药品周转天数指导下,有计划地采购药品。2.合理划分药品管理区。药品应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定位储存,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注射剂与口服药分开,液体制剂与固体制剂分开,低温储藏药品应放入冰箱内。药品摆放应整齐,垛与垛之间应留有间隙;麻醉药品专柜(保险柜)存放,精神药品专位存放;做好通风、避光、除湿、防火、防爆、防盗、防鼠等工作。3.严格药品库存管理。药品入库应严格遵守检查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发出药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先产先出、近效期先出、易变质药先出的原则,以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应经常(每月至少一次)检查库存药品质量,防止药品变质、过期失效、霉烂、虫蛀等,如发现不合格药品不得发出使用,并按药品报损制度处理。对近效期药品(距失效期六个月引内)应及时上墙明示并记录备查。盘点发现药品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三)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引入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计提折旧,并将折旧计入科室成本。只有将固定资产折旧真正与科室利益相结合,才会得到全院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也只有对其进行折旧,才能最直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最大程度做到账实相符。
2.强化固定资产增值意识。建立严格的医疗设备交付验收使用制度,日常使用
注重保养,以延长使用年限,降低维修费用。并指定后勤科室将全部固定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对闲置固定资产在各科室之间进行调剂使用,最大程度实现固定资产优化配置。对于精密型高科技医疗设备,应以单项设备为个体,建立保养维修档案。
3.考核制度落实到位。夯实固定资产
基础工作,建立总台账及各科室明细台账,报废转让严格履行处置权限和报批程序。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使用期满报废和使用期未满提前报废,对于后者,应查明并分析报废原因。处置变卖时,应区分通用固定资产和专业固定资产,涉及高科技高价格的固定资产,应联系不同厂家,比较回收价格,提高处置收益。
四、宏观层面进一步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1.合理确定医疗机构服务的社会成本
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各类服务开展的合理性、规范性,很大程度与国家对于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相关,合理确定医疗机构服务的社会成本,有利于建立更科学的国有资产运营评价体系。
2.卫生和计划生育等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
首先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应找准定位、更新观念、明确方向。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与下级各医疗机构保持有效的互动和有力的监管。例如,医疗机构对于大额固定资产报废变卖,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通过合理途径寻找最合适的回收方。有效的监管可以增强医疗机构的生机和活力,发挥国有资产的最优效益。
3.强调政府主导作用、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
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着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重考验,政府在修正公立医疗机构盲目追求市场化利益的同时,要发挥政府市场机制作用,使医疗机构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活动,达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提升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班克斯,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管理和筹资风险[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陈燕晹,张红雁.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08(03).
[3]曹黎明.浅析医疗卫生机构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07(11).
[4]张福兰.公立医院规范收支与财务内控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4(11).
作者:李媛 单位:宁波市江北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