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高校承担着更加巨大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责任。面对社会持续提升的职业规划要求,高校应及时转变思想教学观念,充分借助自身所具有的教学优势,深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职业教育人才角度出发,着重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型人才。文章深入探究了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引言

高校作为持续性输出专业性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始终肩负着培养技术性人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职责。为全方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积极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在充分考察当前人才竞争市场和现代化企业的运行特点后,合理整改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制定更加贴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辅材料。与此同时,加强职业形态的教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专业性理论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科学化磨练,引导其更早地进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2.1实际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一成不变的课程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前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面对不断提升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格局,企业更加需要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实践技能过强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型人才。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部分教师在引导高校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套路,缺乏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手段的升级,尚未认识到科学化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升级的重要性,而单一的理论文化知识灌输,无法帮助高校阶段学生更好地获得身心成长。

2.2缺乏科学实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涵盖专业性极强的理论文化知识和基础的控制设计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技能的双重锻炼才能帮助高校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现阶段,教师过多关注学生在理论性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导致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发生严重偏斜,缺乏实践性教学方式也会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性发展,不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2.3教学资源缺乏

教学资源的匮乏是现阶段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与其他课程不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涵盖内容较多,对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1]。然而受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指导教师较少;与此同时,因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教师的实际授课时间普遍较长,不利于其对专业性理论知识的深度了解和学习。在实际专业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使用的教材基本一致,缺乏适应创新性改革发展进程的教学材料,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

2.4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教师实践技能缺乏、综合教学素养偏低是限制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因素[2]。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高校的多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均是在毕业后便参加教学事业的工作,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锻炼。因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技术操作能力有限,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只能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无法深度地帮助学生增强社会经验。

3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3.1科学划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校学生面临着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差异性转变,为全面推动我国基础性经济的竞争实力,持续为社会经济市场供应大量的专业型技术人才,高校应积极转变课程改革观念,正确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构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分化出的课程改革模块进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划分。具体应做到:科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掌握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调控、问题检修和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等内容;注重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的磨练,引导其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念,积极自我总结学习内容,全面提升专业课程体系化改革的总体效率。

3.2优先建立专业学科的考核制度

传统性质的书面考核机制更多的是关注高校学生对于理论文化知识的掌握,无法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的科学化检查。为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优化效率,高校应积极建立和完善本学科多元化考核机制,将阶段性的实践技能考核与文化知识考试相结合,充分了解各时期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性操作能力,确保其可自主性完成各项实践研究项目,熟练操作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涉及的各类机械设备,促进综合性素质水平的显著提升。

3.3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不断更新,电气自动化行业面临全新的发展局势,为及时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制度化改革,高校应正确进行思想观念的转换,努力适应现代化社会市场对职业型教育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其自主了解新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科学研究成果,全面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作为基础性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人员,教师自身专业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显著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高校应及时关注对教学人员的技能培养,引导教学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调整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借助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高校学生及时调整思想理念。

3.4确定正确的技术指导思想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进行制度改革和发展创新,需了解与掌握社会经济市场发展格局和人才制度培养机制,明确树立素质教育为本的教学理念,严格规划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课程改革,以科学化的指导思想为保障,重点培养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型社会人才。

3.5校企合作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

多数高校学生在毕业后面临融入社会的生存现状,为此,在进行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形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充分考量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市场发展实力的基础上,帮助高校学生实现校内的专业文化知识学习与企业科学实践锻炼共同发展。为确保对当前经济市场专业型人才需求的及时了解,高校应积极构建专业的管理委员会,有效实现高校、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和社会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关联,进一步确保学生在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及时获取当前社会与企业发展形势变化的各种信息[3]。同时,合理推行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内容的开发,确保校企合作交流模式的正常运行,帮助高校学生获得社会生存技术和专业文化知识,为后期融合现代社会奠定发展基础。

3.6合理借助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新型数字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多媒体电子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性作用。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人员应正确认识到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将新型多媒体网络数字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以显著提升理论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内涵,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化理解。

3.7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深度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的过程中,高校应正确认识到当前教学形式与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在充分结合现阶段市场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及时摒弃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下的固定化教学思维,善于在创新性教学方法基础上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部分进行结合,逐渐完成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形式的延伸[4]。

4结束语

面对不同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发展格局,技术型人才始终是维持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科学技术观念的不断更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高校发展建设的必要经历。为全面满足高校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层面的追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人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高校需充分考虑现阶段自身运行实力与社会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开拓创新性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高校领导人员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到专业型教师建设队伍的重要存在价值,以相对完善的招聘机制为基础,加强专业技术型教学人才的任用与培养;定期组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师参加与社会企业联合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和技术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加强与社会企业专业人士进行实践技能交流的基础上,时刻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经验向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则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

参考文献:

[1]周国娟,杨军,孙文娥.试论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6(7):250-251.

[2]刘紫霞,邓丽莎,孙晓坤.简述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常见性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4(16):104-107.

[3]王启明,吴琪琪,廖小华.小议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15):124-119.

[4]曹伟,井新宇.基于开放式教学实践平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构建与研究: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52-54.

[5]张晓琪,赵佳乐,王阳红.简述“电气自动化”专业中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化改革与实践的设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4(16):114-125.

作者:宋娇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