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双碳目标完善政策制度建设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相互配合做好制度设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指引,以规划落实为抓手,以技术革新为原动力,以政策制度为推动力,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是碳减排政策制度的系统化。一方面,要实现政策设计跨部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碳减排需要有关部门真正发挥好综合统筹协调职能,协调、监督出台工业绿色生产、碳排放交易、绿色金融保险、自然资源管理、绿色生活、国际合作等一揽子政策,做到有分有合,共同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地。另一方面,要实现技术创新跨领域。从碳循环全流程角度看,工业化生产是纯粹的产出阶段,该阶段要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耗的绿色化、减量化,同时减少物料消耗,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即要在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时,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进入绿色工业阶段。这就需要以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绿色化、智能化。
其次是碳中和政策制度的统筹化。碳中和主要包括技术碳汇和植物碳汇两方面,前者需要从基础理论、场地勘查技术方法到完井技术与灌注试验、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价,直至后期环境监测的全过程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后者属于大规模推进生态环境修复的过程,“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建立完善调查监测制度、规划制度、修复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支持体系等,促进“强化统一监管”,并分步实施。
再次是实现配套激励机制制度化。无论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提升。而这些提升,都不属于市场化的外部动力带动的进步,而是自我约束、自我主动提升带来的进步,必然需要配套相关激励机制,如金融、税收、技术改进与创新、自然资源使用权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与政策。这些激励制度,还需要有机协调起来,避免片段化,以及仅有制度、无法落地等情况。
最后是推动相关标准体系国际化。按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因此,我们要主动创新,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自主建立完善碳中和相关系列标准体系并推动其国际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力量参与全球治理。
作者:孙贵尚 单位: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