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

摘要:徽州古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古徽州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载体。但是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徽州古建筑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利用当今科学技术去保护和恢复这些珍贵的徽州文化,已成为古徽州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介绍数字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并浅析数字技术在国内外文化保护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落实的工作。

关键词:徽州古建筑;数字重建;动画复原

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而徽州古建筑又是徽州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当今社会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徽州古建筑受损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保护和修复徽州古建筑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通过传统手段去保护和修复徽州古建筑外,数字技术也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手段。利用数字技术,我们不仅可以测量采集古建筑的相关数据进行日后的复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对古建筑进行复原和展示,让人们在多媒体面前就可领略徽州古建筑的魅力。然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的还很少,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徽州古建筑的动画复原方面,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急需相关学者去攻关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财富,徽州古建筑的损毁确实让人心疼不已。然而这些不同程度的损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自然原因,这些古建筑虽是文化瑰宝,但是其却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免不了风吹日晒。年代久远加上本身建筑材料的问题,注定了这些古建筑在一步一步走向消失。另外,人为的破坏极大地加速了古建筑的损毁与消失。旅游业的过度开发,经营者的过度使用都造成了徽州古建筑的加速损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保护与展示本身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展示出来供民众参观与欣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将这些建筑统统建个保护设施在进行展示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将它们置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损坏也就难以避免。所以,数字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通过采集相关数据,然后以数字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不仅可以真实地复现相关艺术细节,而且可以克服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理论上,数字技术对于徽州古建筑的保护是有极大积极意义的,但是复原动画制作的繁琐,人才的缺失,资金的缺乏,相关技术的不成熟仍然制约着以数字方式的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数字方式保护徽州古建筑前景是客观的,但是我们仍需克服很多现实中的问题,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二、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研究的实际进展

随着国内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国内对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电影行业。其中有几部著名的电影就涉及到了徽州古建筑的数字复原。由著名国际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就曾取景皖南徽州地区,并且对片中所涉及到的徽州古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处理和复原。利用电脑特技和三维动画技术,实现各种不同的古徽州场景,让人美不胜收。将徽州不同层面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数字技术在古建筑复原方面强大的能力。另外还有不少国内电影也曾到徽州取景并对涉及到的徽州古建筑进行了动画复原,均得到了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各大研究院和高校的科研工作者这在这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如2009年安徽省建立了全球第一个徽州古建筑数据库,有几百座徽州古建筑的数据进入该数据库,这为今后徽州古建筑的复原和再现提供的强大的数据支持。另外,2011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现安徽建筑大学)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徽派建筑数据管理系统使数字化保护徽州古建筑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所有这些,都为徽州古建筑的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可预见的未来,全面数字化保护徽州古建筑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国内古建筑动画复原的相关进展对徽州古建筑保护的借鉴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但是这些先人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的宝藏都面临着跟徽州古建筑同样的处境。很多古建筑都由于年久失修及过度的人为开发,正在慢慢地走向消亡。不管是属于哪一种区域文化体系,数学化的保护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以北京故宫古建筑动画复原最具代表性。由于故宫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地位,特殊的文化内涵,一直受到人们别样的看待。所以在动画复原技术也最早应用与故宫古建筑的复现。2005年拍摄完成的纪录片《故宫》就成功地将三维动画技术应用于故宫古建筑。由于故宫建筑结构精美而复杂,传统手段在展现其构造和细节时有很大的缺陷和弊端,动画复原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三维动画技术将故宫的建筑构造展现地细致准确而又不失美感,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对于动画复原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故宫》纪录片成功的基础上,2006年拍摄完成的大型纪录片《圆明园》更是将这一应用推向了高潮。众所周知,圆明园的建筑被英法联军毁坏了,常规的拍摄手段无非是展现现实中的残垣断壁,根本无法客观地展现圆明园的美。所以这部纪录片大规模地运用了三维动画技术,动画时长在片中总计约为35分钟,三维动画与实景相结合,将圆明园展现地美轮美奂。我国的古建筑数字技术保护方面的进展是可喜的,不仅如此,我国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是有很大贡献的。2015年有一则关于中国人的新闻震惊了世界,“中国团队光影还原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关注时事的人肯定都知道,作为世界上最高的石雕大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2001年的时候被塔利班炸毁,这是全人类的损失。中国的”侣行“团队利用现有的光影技术复现了被炸毁的巴米扬大佛,让阿富汗及全世界人民再次看到了巴米扬的样子,这也说明现有的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复现巨大潜力和作用。以上的几个例子都是中国人做出来的,这说明在徽州古建筑保护方面,技术层面的问题已不是主要问题,只要在人力物力方面多加投入,徽州古建筑动画复原的研究前景还是很可观。

四、国外古建筑动画复原的相关进展对徽州古建筑保护的借鉴

有历史的国家就有其值得保护的文化,值得保护的建筑。所以数字技术保护古建筑在国外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客观地说,在很多方面,西方国家技术更加先进,起步也更加地早。例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科研团队就曾花费10余年的时间,耗资几百万美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复现了意大利的罗马古城。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感受罗马古城的魅力。同时,也有科研团队复现了雅典卫城,不管是立柱还是雕刻,不管是建筑群还是庙宇,都被完完全全地复现了,体现了雅典古城的美丽与历史厚重感。五、徽州古建筑动画复现发展中的问题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前面章节说到了很多古建筑动画复现方面的成就,可以说动画复现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前景是明朗的。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很难或者暂时无法解决。首先技术仍有发展空间,我们当今看到的几乎都是3D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但是在一部电影中或者一部纪录片中,这些复现的内容仍然只是一小部分。出现这种状况至少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动画复原工作太过繁琐,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无法实现长时间的复原动画;第二,动画逼真度仍然不够,动画时间过长会影响节目效果。另外,动画复现不仅仅是外观的复现,需要深入挖掘古建筑中包涵的文化底蕴,这样复现出来的作品才有真正的价值。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研究人员长时间积累,这是一个比数字技术更加困难的问题。最后,对于如此繁琐的工作,我们应当避免重复劳动,所以应该尽快完善古建筑的数据库。因此,徽州古建筑动画复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中的研究课题,既要看到前景也要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洁.徽州古建筑复原动画的现状研究[J].美与城市,2015(8):112-113.

作者:王伟国 闫瑾 单位:长春艺术设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