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经济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经济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经济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文章首先对经济学专业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方面。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校企合作

一、经济学专业概述

在经济学中,其专业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从而运用经济发展规律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在资源的分配上实现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从而能够使人类在最大程度上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其物质与精神需求,促进社会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2]。

(一)经济学专业的内涵

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的专业核心规律,旨在通过研究经济活动中最浅显的表象与最深层次的本质,来探索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必然联系,以及决定支配经济活动中其他层次的规律。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的过程,而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创造、转化、实现价值,再创造、再转化、再创造的过程中演化而来的,所以经济学其实是一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社会科学[3]。

(二)经济学专业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无疑是独特的,这主要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制度有关。我国的经济学理论,在理论基础、体系结构、实践功能方面均与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流派有本质的不同,其既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又能够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特殊经济规律,能有效地诠释我国的经济现象、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符合我国社会演进和发展规律的、系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理论基础和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原创性的新的经济学范式。

二、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固有的教育观念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秉持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活动的理念,即使是高校教育,依然未曾将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4]。有部分教师、教授认为,实践教学只是高校经济学专业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部分阶段,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印证所学的机会而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走出学校、走入社会、走进单位的学生的状态普遍呈现为空有一腔热血和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却不知如何应用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岗位之中,在其任职的企业面临期经相关问题的时候,面对上级领导的问询,直接反应通常是不知所措和一问三不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既难以融入单位集体,又难以在自己任内做出应有的成绩,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

三、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经济学专业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会出现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经济学专业的性质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弱化了实践的效用,所以在该专业的课时设计中,涉及理论讲解的课时所占比例要远远高于实践活动的课时所占比例,由此也造成了部分高校学生不重实践、重理论的通病;其次,由于学校方面的不重视,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存在这个问题。在经管型专业教育方面均普遍存在,对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的培养工作不重视、不鼓励、不引导的现象,来自上层管理者的不重视,也自上而下地弱化了任课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有效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考虑从校企合作和营建校内实践基地等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经济学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宽广的实践环境。在校企合作中,经济学专业学生可以实习的单位通常是实践企业单位、大中型的事业单位或商务企业,这一类的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相对激烈,企业内部竞争压力大,可以为经济类专业学生提供不同于学校内设置简单、情境单一的实践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上岗实训实践和应对各种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工作机会,能够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实践操作,逐步地提升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渐提升自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认知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其业务能力水平[5]。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面临的经济学问题的解读和资金运行处理,以及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各种类型的市场发展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应当按照经济学专业学生自身所学专业涉及的应用方向,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特点,为其安排实习岗位。对此,应由合作单位企业安排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的单位骨干员工和劳动模范员工等,通过实际项目讲解的形式带领学生熟悉业务,充分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此外,合作企业应当在每个学期定期在高校内召开专场招聘会和专题讲座、培训会,高校应积极鼓励和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前往该集团及下属公司的各类部门就业,双方应当从合作伊始就奠定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共建关系,以促进互利双赢。

(二)通过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在校内营建高度契合市场环境的实践基地,也是促进经济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快速提高的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实训基地的内部资源使用率,在教学教具配备方面,校方应该积极努力地完善其内部教学资源,购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模具、实训平台、专业技术设备等,让学生能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现代化、专业性的教学体验,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都有促进性作用;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校方应该对实践基地的实践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最优配置,可以由高校经济学专业中的优秀教师和校企合作中的合作企业选派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在实际教学培训工作中,实践基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指导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要明确其责任,优化其意识,让教师以培养经济学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实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求学生能够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从源头上正视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模式,努力进行改革创新,从而确保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成长的学生能够满足我国人才市场日渐提升的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畅.经济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157-160.

[2]张士杰,冯丽.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为例[J].学理论,2017(2):206-208.

[3]李鸿雁,夏淑琴.基于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144-145.

作者:黄小平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