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经济德语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经济德语教学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国经济德语教学模式

1.引言

近年来,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对专业外语课尤其是经济外语课的兴趣日渐增长。入世以后,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强化,国际直接投资在中国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大、中城市得以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各校纷纷开始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将经济语言课置于引人注目的显要位置上。德语专业的情况也不例外。“经济德语”(或“经贸德语”)已在众多高校中成为了吸引学生的极具魅力的字眼。然而,尽管高校德语教学从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从重知识向重能力方面转型,但人才市场的需求与高校德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仍存在着颇大的差距。浏览一下各类企业的招聘广告,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除去要求现行高校德语教学大纲里反复强调的语言和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求自己未来的员工兼备许多原先只有管理者才具备的“关键能力”,如善于与人沟通、团队精神、责任心等。知识的传授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应在经济德语课课程设计方面各占什么样的位置?具体哪些方面的能力应被列入经济德语课的教学目标?本篇拟参照德国经济和职业教育学中一些广泛使用且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与模式,结合中国经济德语教学的具体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2.中国经济德语教学可借鉴的德国教育学理论

2.1“.完整知识模式”-耐波尔的知识使用理论

近年来对德国经济和职业教育领域中影响较大的知识使用理论是由慕尼黑大学教授耐波尔(HeinzNeber)1993年提出来的。耐波尔在大量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将人类知识使用不足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点:-人们在提用已经获得了的知识时通道受阻,-获得的知识不能被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基于上述思考,耐波尔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理论模式———“完整知识模式”。耐波尔对模式中使用的术语一一作了定义:○Fakten=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知识元素○Objekte=携有使用条件的知识元素使用条件又分为两种:○Konditionen=知识元素运用的先决条件○Funktionen=通过知识元素的运用所达到的目标○Tiefe=Fakten,Funktionen,Konditionen和Objekte所具备的特性,展示出这些知识元素原则上的固定度/深度○Ebene=知识元素的涵概度/广度耐波尔解释说,完整的知识是由含有使用条件的知识元素(Objekte)在不同固定度/深度(Tiefe)及涵盖度/广度(Ebene)上的展示。他认为,知识存在于不同的层面,并非每个层面的知识都可以被使用。因此,他将知识划分为“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元素知识状态”(Faktenzustand)与“携有使用条件的元素知识状态”(Objektzustand)两大层面。不能够被使用的知识尚处于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元素(Fakten)状态。而要使该部分知识变得有用,就必须使其通过与使用条件(Konditionen和Funktionen)的结合,使知识元素在其固定度/深度与涵盖度/广度方面,由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状态向携有使用条件的知识状态转换。耐波尔还称:该模式“再现了知识内部构造并提供了使用复杂知识领域的可能性”(1993:228)。耐波尔的完整理论模式引发我们这样思考:为了使我国高校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应用在校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时刻考虑到知识使用的两个必要条件,尽可能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在校所学过的知识。

2.2.“知识—能力”关系的理论

1998年德国教育学家诺特(KlausNorth)曾用“知识阶梯”这一浅显易懂的比喻,阐述了知识(Wissen)与能力(Kompetenz)之间的内在关系(见图示二)。根据诺特本人的解释,知识本身并不含有内在的价值,它要通过使用才能变成某种技能(K"nnen)。而这种技能本身对我们的帮助还不够大,只有在情愿(Wollen)等因素的促使下,才能使我们付诸于行动(Handeln),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只有当我们恰当地使用这些知识时(如在适当的场合下,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或作出适当的决定等),我们才能得到所期望获得的某种能力(Kompetenz)。我们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获得职场上所必备的竞争力(Wettbewerbsf!higkeit)。由此可见,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知识要经过数步发展才有可能上升为能力。而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种能力,并在工作中将其恰当地发挥,才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同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对一位教师来说,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的传授重要得多,难度也大得多。2.3.能力、关键能力、行为能力的定义与内涵当今,人们越来越多地将人类可能具有的不同能力类别归属到“行为能力”(Handlungskompetenz)这个大范畴之下,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行为能力”这个概念的涵概度及复杂性。然而,至今尚未存有一个让各门相关学科都能接受的对“行为能力”所下的定义。因为“能力”这个概念本身,不同学科的释义就迥然不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Kompetenz)和“语言使用”(Performanz)的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早先所提出的“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按照乔姆斯基的观点,语言能力是指一个语域中理想的说话人或听话人用有限的词语和规则创造出无限个语句的能力。七十年代初,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将“Kompetenz”这一概念诠释为Sprachverm!gen(语言能力),并且补充道:语言能力在具体语境下的应用要受到各自周边条件的影响,并且还要受到语言行为的支配(参见Habermas1971:186)。显然,能力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主观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伦茨(RolandLenzen)借用当时流行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术语,将“语言能力”(Kompetenz)定义为“主观深层结构”(subjektiveTiefenstruktur)。它被用来指对现实以及通过反馈和判断所获得的、对与行为者个性相联的动机、价值观等因素的主观推断。伦茨恩在他的结构教学法模式中,将语言学习看成是可以被客观化的表层结构(objektiveOberflüchenstruktur)往主观深层结构的转换。按照伦茨恩的解释,人们认知的深层结构是可以通过学习(Lernen)改变的,而外部环境中所提供和觉察到的表层结构则要通过行动(Handeln)才可以改变。而通过学习的这种转换是以个人规则系统的建构为目的的。伦茨恩把这种个人规则系统称为能力(Kompetenz)(参见Lenzen:1976:14)。在德国教育学领域,能力这个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罗德(HeinrichRoth)1971年通过他的专著《教育人类学》“(P!dagogischeAnthropologie”)引入的。罗德将“能力”理解为人类所具有的数种单项能力的集合。在他的能力模式中,罗德提出了三种单项能力,并对此一一做了定义。这三项能力分别为:1专业能力2自我能力3社会能力。十多年后,巴德尔(RolandBader)(1989)又将方法能力加入到能力模式之中,同时将这四项能力的集合称为“行为能力”。与此同时,自我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又常常被合称为“关键能力”(Schlüsselqualifikationen),以此与常常被过度强调的专业能力相对应。近年来,这种能力模式在德国经济和职教领域应用得很多很广。各个教育机构根据各自不同的培养或培训目标,时而将其单项能力减缩到原来的三项,时而增至五项,时而又还原成四项。对每项能力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人才市场上所要求的“行为能力”始终处在该模式的中心。奔驰汽车公司的“行为能力学习理念”就是众多模式变型中典型的一例。该学习模式涵括了企业员工所必备的三项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强调了这三项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叠又相互补充。在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虽然这三项能力都是必需的,但未必总是要齐全、完整地出现。

3.我国经济德语教学的现状与地位

若将国内高等教育二十年前的状况与之现状做一对比,不难看到:高校中组合型专业日渐增多。究其原因,谋职方面的因素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抱着日后能找到一份称心工作的愿望报考学习某一专业的。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所高校都在力图通过组合型教育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人才,以满足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在八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我国高校的日尔曼语教学也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变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诸多其它因素,过于专门狭窄的专业设置,与转型期后现代社会知识技术迅速更新的要求愈来愈不相符。因此,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从而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一专多能,具备跨学科知识的现代型德语人才,成为了高校德语专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种新的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对传统的日尔曼语教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日尔曼语文学语言的教学。按照更改了的教育目标,德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德语及英语,而且还要具备语言以外的某一门专业知识。过去十余年的统计表明,德语专业的毕业生离校后大都在外经外贸、工业技术、外交外事及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或管理工作。尽管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对翻译及导游的需求趋于饱和,跨国公司仍为具备语言知识,又有其它学科学习背景的应聘者提供工作机会。除去上述教育政策和谋职方面的因素以外,一些次要、但不容忽略的因素也程度不同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对经济德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经济专业的偏爱———以毕业后去德语国家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动力———受持续高温的“经济英语热”的影响———渴慕成为成功白领──以搞经济为跳板,尽快晋升为各级领导鉴于上述种种原因,众多高校德语系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了经济德语课,有些高校还开设了跨学科的组合型专业,如“德语/经济”“日尔曼语言文学兼经济”等,其目的就是培养精通德语、熟悉外经贸知识、具备商务应用能力、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德语人才。以适应未来风云变幻的就业市场。

4.我国经济德语课现存的两种主要模式

1997年夏天在青岛召开了发展中国日尔曼语教学的大会。会上北大和北外分别介绍了他们对经济德语课的尝试和设想。北大模式的基本点为:将日尔曼语言文化教育同专业教育分离开来。德语系只负责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化能力,专业能力则由外系负责。按照这种模式,德语系的必修课程减少了30%,选修课则大幅度增加。这种模式简便易行,有它优越的一面。德语系的教师不用增加任何工作负担,学生也可以利用在北大这所全国一流综合性大学学习的优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语言以外的专业知识。但它同时也显现出可以想象到的问题:如由于学时数的增加学生负担过重,外系则因为教师工作负荷加大,增加支出而不情愿接受德语系的学生,本系较年长的教师也不情愿放弃德语专业必修课的课时等。北外的“三柱体模式”则完全另样,它将经济德语课融入到了德语专业的学习之中。学生从第五学期起,可以任选下列三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自己的主修目标:———对外政策和外事———对外经济关系和贸易———语言文学毫无疑问,这两种模式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日尔曼语教学所作的大胆尝试。它们远远超出了单纯语言教育的界限,为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外经贸复合型德语人才提供了条件。这两种模式共同代表了一个趋向:传统的日尔曼语言文学逐渐失宠,经济德语的问津者越来越多。工科院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传统的科技德语教学也在为经济德语让路。以地处商业中心上海的同济大学德语系为例。直至九十年代末,该系一直坚持以科技专业德语为教学、科研重点。近年来也在某种程度上“从科技德语向经济德语移动”(Hernig1999:343)。该校德语专业的本科生每学期可按定量选修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为了培养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还为其管辖下的德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提供了经济学专业,学制三年。其学历为德国高校所承认。

5.发展整合行为能力———我国经济德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客观潮流的今天,上述两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顺应其迅速发展的大势。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的啮合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变化。事实上,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已经对此作出了反应。大会呼吁:“在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译自殷桐生2002:73)。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曾作出相应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对大二及大四德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调查。调查的重点包括:———德语语言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日尔曼语言文学方面的能力———一般性能力及方法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该项调查至少说明了一点:对德语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新世纪初就已经成为德语界人士所关心的话题。如果说,1997年青岛会议对“复合型德语人材”所必备的附加能力还“模糊不清”(Koeppel1997:847)的话,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附加能力就是职场上所必备的关键能力。鉴于跨文化能力在当今国际间经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和位置以及我国经济德语课的特征,本文作者在借用德国行为能力模式的同时,将此项能力也融入其中,并视其与其它各单项能力等值。同时为了模式的简洁与清晰,社交能力和自我能力被合二为一。这里需要说明和强调的是:在整合能力模式中,专业能力、跨文化能力、方法能力、社交及自我能力虽然被视为同等重要,但在经济德语课上并不一定能够同时、同步得以发展。这一方面取决于教学的具体内容,另外一方面则取决于各个单项能力自身的可传授性。毫无疑问,这其中最容易被传授的能力是方法能力,因为它涉及到具体的学习技巧与策略;最不易传授的当然要数自我能力(原则上它几乎是无法传授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仍旧可以在课堂上创造可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展示自己,增强其自信和自我价值观。

6.结语

通过对德国教育学相关理论的描述以及对我国高校经济德语课现状的分析,本文作者提出了经济德语教学的整合能力模式,并对模式中各单项能力一一做了定义。该模式是建立在德国经济和职业教育领域中广为使用的能力模式基础之上的,与中国目前进行的高教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尤其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