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普洱市非公经济的进展状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普洱市非公经济的进展状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李佳 单位:普洱市社会主义学院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非公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非公经济发展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非公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一、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初显成效

2011年,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17%,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9%;企业总户数733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894%;从业人员239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177%;上缴税金1457亿元,同比增长3446%;注册资金1579亿元,同比增长1958%。其中,私营企业4090户,同比增长1283%,从业人员84846人,同比增长551%,上缴税金64812万元,同比增长3118%,注册资金11530亿元,同比增长1708%;个体工商户69180户,同比增长1933%,从业人员152571人,同比增长1551%,上缴税金50552万元,同比增长4145%,注册资金3031亿元,同比增长3703%。普洱市非公经济广泛参与到茶产业、林产业、矿产业、电力、房地产、商贸旅游业、蚕桑、烤烟等支柱骨干产业项目建设中,为普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对普洱市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在所有制结构中,非公经济对普洱市经济的贡献占一半以上,达到511%,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四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规模扩大、效率提高。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拉动普洱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非公经济投资加快,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结构改变,从过去主要靠政府和银行投资求发展的格局逐步改变为全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结构。六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商品流通领域增长显著。七是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创造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同比增长1176%,为普洱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实施,给普洱市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普洱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实施“13111工程”,即力争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累计完成招商引资1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部署,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将会出台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在资金、税收、风险规避、出入关等方面,政府对非公经济企业发展会给予优惠照顾,积极为其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化服务。可以说现阶段是普洱基础大建设、产业大提升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发挥特色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的黄金时期,为普洱市非公经济提供了更宽领域、更广平台的发展空间。普洱市非公经济如能在此轮战略部署中抓住有利时机,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相关政策资源,生产经营势必得到提升。普洱市作为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应尽快适应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快非公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矿产、电力、生物、旅游等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使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先进机械制造、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普洱市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普洱市非公经济的产业投资向东南亚、南亚延伸,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在《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到2015年,非公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以上。非公经济发展目标明确,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凸显。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明确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保障政策和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亘古未有的巨大发展良机。

总体来看,普洱市非公经济运行平稳,内在活力不断增强,但是长期以来,与其他地方相比,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不足,总量偏小,竞争力弱,层次较低,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问题突出。普洱市发展非公经济仍然存在不少挑战,表现为:一是非公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还没有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经营范围广泛丰富但不精深,非公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待提升。二是非公经济总体发展不足,非公企业经营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和经营管理粗放落后。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非公经济粗放式发展方式亟待转变。普洱市非公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依靠当地的资源支撑,主要靠扩大外延规模生产来拉动,绝大多数非公企业还是以初级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特别是茶叶、林业、咖啡等行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随着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市场形势愈加严峻,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四是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普洱市非公企业融资贷款难,中介服务组织和贷款担保公司数量少,发展水平低,远远满足不了非公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积极推进普洱市非公经济科学发展

普洱市非公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把握时机,破解难题,为普洱市非公经济赢得新的发展空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放开市场准入,完善服务体系,维护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普洱市非公经济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品牌型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进普洱市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优化发展环境。非公经济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这支队伍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既要正确引导普洱市非公经济在自身发展基础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办好企业保增长、吸纳就业保民生、维护市场秩序保稳定,更要积极推动社会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依法保护非公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导正确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非公经济的方针政策。引导普洱市非公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企业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2、健全服务体系。成熟健全的服务体系是保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营造公开、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快非公企业创业培训、公共信息、融资担保、技术创新、权益维护等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普洱市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加快对外合作交流,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参加各级各类会展,到相关国家学习考察,推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和思路。加快“走出去”步伐,帮助非公企业开拓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的国际市场,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到东盟设立生产基地。加大培训力度,立足非公人士的实际需求,围绕国家经济形势、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家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对非公企业和非公人士进行对外投资合作培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3、提升融资水平。严格遵循“在信贷政策上给予照顾,贷款条件上一视同仁,结算上优质服务,手续上合理简化”的原则,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健全非公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构建政府协调引导、银行重点支持、担保机构积极合作、企业主动参与的非公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解决非公经济发展资金困难问题。协调落实支持非公企业的金融政策,掌握企业的融资需求,组织开展银政、银企对接活动,把一批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成长型非公企业推荐给银行,争取更多的贷款支持。积极申报中小微企业专项资金,争取得到国家和省上的支持。积极推导企业上市,为普洱龙生、云景林纸、景谷林化等拟上市企业提供优质政务服务。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非公企业发展。扶持各担保公司扩大担保规模,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法人和民间资本出资成立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提升担保能力。

4、加大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做强做大。针对普洱市非公企业“小、弱、散”及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注重提高非公企业发展质量,大力培育非公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把实施非公企业名牌战略与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普洱市建设四大基地和“5+6”产业集群的规划,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和支持非公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形成集群效应,突出主业,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在普洱市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万、超亿元的重点非公龙头企业,以辐射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5、突出商会作用。普洱市目前有福建、广东、川渝、浙江、江西、山西、湖南、湖北8家异地商会。要进一步突出商会作用,以商招商,搭建非公经济转型升级的平台。发挥商会职能优势,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带动广大会员走“爱国、诚信、敬业、守法、贡献”之路,积极发扬商会自身优良传统,用好、用活普洱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优势,放心、放手、放胆地发展,把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普洱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创造财富、实现自身价值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互利共赢。各异地商会组织之间互通信息,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切实发挥联系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广大会员企业明确定位,加快项目建设,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强与各界工商业人士的联系,广交海内外朋友,实行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为普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6、加强政治领导。从政治上关心非公企业业主和员工,对非公企业已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业主和员工积极要求入党并符合党员条件的要积极吸收入党。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团、工会组织作用,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通过开展组织活动把党、团、工会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与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重视发挥普洱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政治生活中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提名、推荐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及其他社会团体职务,针对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独特作用。积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倡导“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思想,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参与光彩事业,扶贫济困、回馈社会。发挥各级统战部和工商联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纽带和管理非公经济的得力助手作用,努力做好维权、信息、融资、推介等服务工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