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沉浸式缠枝纹展示设计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沉浸式缠枝纹展示设计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沉浸式缠枝纹展示设计浅析

摘要:缠枝纹是中国传统纹样的一种,以其繁复的纹样变化和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吉祥寓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在极简主义流行的现代设计中,缠枝纹在装饰艺术领域出现的频率有所降低。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带来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虚拟现实技术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缠枝纹可视化设计的新颖思路:将古代缠枝纹融入现代家装的装饰艺术,发挥古典艺术之美。利用UE4虚幻引擎模拟真实环境,设计交互动作,可以使消费者不受空间思维的束缚而进入个性化物品定制过程,同时也可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支持,让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设计进一步地理解客户的理念与思维。这样不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融入其中,提升设计的精神境界,可创造出更具中国传统文雅风格的装饰艺术。

关键词:缠枝纹UE4可视化

一、传统缠枝纹样概述

缠枝纹的结构由藤蔓卷草提炼变化而来,呈现出连绵不绝的姿态,古人根据这一形态赋予缠枝纹生生不息的含义。缠枝纹由于表现的“缠枝”委婉多姿、富有动感,而跻身于中国吉祥纹样之列。正是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具有祈福意义的缠枝图案纹饰被大量应用于漆器、手工艺品、丝织物以及金银器中。不少古诗文中也有对缠枝纹的描写,如,李德裕《鸳鸯篇》诗中有“夜夜学织连枝锦,织作鸳鸯人共怜”。唐镜中的海兽葡萄纹也是一种著名的缠枝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自然、生命的科学认识不断发展,缠枝纹作为具有祈福意义的古典纹样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缠枝纹常被运用在瓷器上。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缠枝纹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外来文化融合并改良,但随着室内软装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审美越来越多元的环境下,缠枝纹作为家具纹样被应用的现象已经不再普遍。

二、古代缠枝纹的演变过程分析

缠枝纹自诞生以来,在各朝各代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人们日益改善的生活中不断发展,逐渐表现得抽象化、象征化、程式化,始终秉承中国传统装饰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中国烙印[1]。汉代,缠枝纹已经有了基本雏形。魏晋南北朝时,缠枝纹获得了发展。当时佛教在我国得到了传播,与佛教同时传入我国的还有一种新型的植物纹样——忍冬纹,后来发展成卷草纹。本土的缠枝纹与新型忍冬纹、卷草纹结合,从而诞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缠枝忍冬纹、缠枝莲花纹。隋唐时期,缠枝纹样从与卷草纹结合变为主要和花卉题材结合,但卷草纹仍被广泛应用,并与花卉、人物、动物等元素结合,产生了新的设计语言。盛唐流行“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这不仅在书画作品中有所展示,而且在缠枝纹样的发展中也有所体现。此时缠枝纹花型丰满肥厚,描边富丽堂皇,体现出唐代的盛世风貌,而缠枝纹也在此时彻底成型。到了宋代,为了凸显文人的儒雅精神,缠枝纹样又发展出绘画性与写实性。明代是缠枝纹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明代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人们对于纹样的审美从典雅走向通俗,缠枝纹不断发展出具有吉祥寓意的不同题材组合,出现了越来越丰富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以及题材内容,并大量地应用于不同载体[2]。到了清代,缠枝纹开始变得过于繁复,元素过多导致其看起来过密过满,视觉效果反而没有优化。之后,缠枝纹在装饰艺术领域出现得渐少。

三、将缠枝纹应用于虚拟引擎

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行业来说,虚拟引擎的出现无疑使设计变得相对简单。它能帮助客户、设计师更为有效地沟通。UE4虚幻引擎作为一种非常高效的设计工具,可以有效表达出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和成品效果。最为便利的是它的作品效果呈现方式,不同于线下实操,线上的展示成果可以多次修改。从客户的角度看,UE4虚幻引擎更像一个演示媒体,不仅可以把设计师的设计构思变成现实,而且有利于设计师实时根据客户的喜恶对设计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从而让客户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对于家装公司来说,虚拟引擎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其家装水平,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3]。在室内设计中如何表现可视化,一直是整个设计环节的重中之重。设计的可视化可以让设计师与客户直观地理解彼此的所思所想,如光感、材质、室内尺度感等,这些元素可以帮助人们感知设计的效果。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后,传统展示形式存在的不便于观察的问题可以被基本解决。设计师利用虚拟引擎将简化后的缠枝纹样收入数据库,可以根据虚拟引擎独特的模拟真实环境、进行虚拟交互等功能将纹样应用于特定物品之上,让使用者置身于虚拟的场景中,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利用三维硬件和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上生成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感的虚拟仿真环境的技术,能够让用户获得多感官的沉浸体验,使用户置身于虚拟环境之中。从技术角度看,沉浸式虚拟现实空间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利用工作站、传感设备等硬件进行人机交互的虚拟空间。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工作站、动作捕捉器等输入设备,LED显示屏、VR(虚拟现实)头盔等输出设备,虚拟现实系统引擎以及相关技术等[4]。在虚拟引擎里构建平台时,不可忽视的几方面包括空间尺度感、光环境、光影对比、色彩与空间的材质以及肌理。在UE4中,设计师要让客户感受到连续的室内场景转换,而不是一张张单独的贴图。设计师可以通过UE4的室内可视化功能表现大空间,增强空间中的连续性和尺度的起伏感。光环境是实现可视化的前提,空间跟随光的变化而产生层次感。在室内设计可视化中,室内色彩、材质肌理的美都需要通过光的作用而产生。在室内设计中,光可以分为自然光与人工照明两种,在UE4中可以实现自然光与人工照明两种类型的切换,如白天与夜晚的不同光照、冷暖灯光下的不同效果等,使整个场景效果更加立体,从而帮助客户感受到真实的光照效果。有了光之后就有了光影效果,也就是立体感。在多数室内可视化设计中,因为是静态图片呈现,所以光影效果也只能以静态效果表现,客户难以观察到光影效果的动态之美。而UE4虚幻引擎可以随着客户的走动而变化光影效果,增强了作品的完整性与生动性[5]。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可以改变人对空间的感知。设计师如果想增添一些元素,要注意色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与色彩同样重要的是室内空间的材质肌理。在与传统纹样结合的尝试中,笔者选择将木材与金属材质搭配,为传统的室内设计增添新的活力。木材作为我国的传统建筑材料,以本身独特的自然肌理从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而金属材料的点缀可以让室内设计拥有活力与新的亮点,也符合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要求。利用古今元素,可以让整个空间表达的理念一目了然。结合上文提到的构建虚拟家装环境的要素,笔者将缠枝纹作为重点元素融入现代家装虚拟空间,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极简艺术风格融合,如缠枝纹壁柱设计(图1)。缠枝纹的应用场景并不受限,设计师只要恰当进行色彩搭配与图样选择,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如缠枝纹墙饰和画框设计(图2),将古代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风格融合,创造出更具中国传统文雅风格的装饰。

四、结语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设计的可视化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为室内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从而提高了整体家装行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让客户与设计师转换角色,让客户不用费精力理解设计师的专业图稿,而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在可视化的设计中,让设计师根据自身的美学底蕴和工作经验在客户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美化与修改,不再需要对着二维平面图想象三维模型。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周期短、体验性强,可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设计师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加工,使其以新的方式回归日常生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罗俊,赵振,万剑.永不凋零的“花”——评《中国古代缠枝纹装饰艺术史》[J].陶瓷,2020(1):73-75.

[2]戴炤觉.明代缠枝纹样的图式结构初探——以明锦纹样为例[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7.

[3]黄丽萍.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装修中的应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1):47-48.

[4]勒立.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明式家具展示设计[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8-9.

[5]冯骋凌.基于UE4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应用的室内感知觉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0:15-25.

作者:勾悦 储蕾芳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