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设计能力提升下招贴设计教学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视觉传达专业的招贴设计课程开设时间久,是培养平面设计人才的核心课程。随着媒体多元化呈现形式的出现、平面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人们对招贴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培养未来设计师的课堂中,部分教师以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以致部分学生偏重理论知识、创新能力不强,难以适应设计行业的新需求。该文作者分析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探讨招贴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期为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设计能力招贴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招贴设计是平面设计中典型的设计形式,在广告市场运用面广且不可替代性强。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各行各行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每天,大量的广告信息充斥人们的生活。在这个多维度传播的市场中,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显得尤为重要。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曾经说过:“除非你的广告源自‘大创意’,否则它就像黑夜中驶过的船只,无人知晓。”根据当下设计行业的发展对招贴设计课程建设和设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笔者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探讨招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当前招贴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招贴设计课程的重点是创意、创新、原创,难点是在利用创意精准表达主题的同时,满足客户要求与市场需求。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虽了解课程的重要性,但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知如何增强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了解客户和市场,将其与行业需求相契合。甚至有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篇章烂熟于心,但提不出好创意。笔者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授课教师的设计能力不强
在高校,因教学体制与教师个人的原因,部分教师的设计工作经验不足,难以向学生提供有用的经验[1]。个别教师的设计能力难以跟上设计市场的发展速度,其沿用以往的设计经验与设计理论授课,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部分学生的设计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笔者认为,设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牢牢把握设计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设计行业的资讯、热点,服务品牌的动向、设计画风、发展趋势,等等,努力学习新兴的设计知识,如此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2.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
当前,部分高校选用的教材出版时间久远,内容陈旧、单一,难以反映当前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变化。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未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致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部分高校招贴设计的教学内容未根据行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个别教师在教学时只是讲解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未有效挖掘学生的设计创意与设计潜力,以致个别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不相匹配。笔者认为教师应将设计行业前沿的知识与信息融入课程教学,由此让学生掌握新兴的知识与技能,做到与时俱进。
3.虚拟命题难以检验学生的水平
在招贴设计课程中,个别教师热衷于虚拟命题,有时布置未经验证的主题,以致学生设计的产品难以落地,难以让学生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能力,并检验自身的设计水平。设计是为广告主、广告主题、广告市场服务的,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主题、主张、诉求、消费对象、目标、市场等内容,如果设计的产品脱离了这些内容,便是在做无用功、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在设计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自身的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对自身设计能力的发展无益。
4.课程考核不合理
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应用是招贴设计专业的首要目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和教学后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仍以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未能有效发挥实践性考核的重要作用[2]。个别教师将学生上课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作为评分的标准,未重视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与创新性,认为学生只要完成了作业,便是掌握了课程内容。这一考核形式有失偏颇,难以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容易误导学生,使其难以在招贴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找准努力的方向。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课程的改革一直都在探索中前行。教师就像产品经理一样,面对的用户是学生,而产品就是课程。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应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构建框架。教师也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行业的要求后再构建课程框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学情的知识,完善课程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课程内容、设计案例,把握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由此创作出精彩有趣的作品。随着微信、微博、公众号、知乎的普及,了解学生需求、行业要求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教师需要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要努力让学生顺利地走上设计行业的工作岗位。近些年,笔者进行了招贴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尝试,不断创新、总结课程内容,从以下四方面对课程进行整合。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从学生的作品质量与获奖数量看,学生的设计能力获得了显著增强。
1.整合教学团队
2013年,笔者邀请了曾获戛纳广告节金奖的奥美美术指导曹景林老师进入招贴设计的课堂,让教师、学表1生面对面地与广告大师交流学习。整堂分享课下来,学生与教师受益良多、感受颇深。这一活动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从具备设计意识,到掌握招贴设计课程的相关知识,其应摒弃闭门造车的观点,同时要积极地走出去,开阔视野,引进新方向、新理念,教师、学生共同进步。曹景林老师也受邀成为课程团队中第一位行业教师。往年从授课到指导、从答疑到评分等都由一位教师完成课程的所有内容。笔者从2013年后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由任课教师团队与校外行业专家共同组成教学大团队,拆分课程任务,实现优势互补、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具有多样性,其秉持不同的观点,具备不同的技能,可以有效参与课程规划(表1)。
2.整合学生与行业的沟通渠道
笔者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帮助学生了解设计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明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专家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讲解公司优秀案例与行业发展趋势,介绍公司正在进行的或即将进行的设计项目情况,并将项目任务同步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真题真做,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笔者引入竞争机制,学生直接参与公司项目的设计与创作。对于设计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企业和教师可以予以一定的奖励。在课堂上,学生接触公司项目,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与就业意识,了解市场需求,提高自身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设计能力。笔者在前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每年都开展专家进课堂的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找到了南昌服务设计协会与赣博设计联盟,与其开展战略合作,做到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同时,笔者建立教师、公司(行业专家)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如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等,以此让学生与行业专家零距离沟通。
3.整合教学内容
首先,探索知识点的模块化教学,重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团队教师梳理课程知识点,拆分较难理解且重要的内容,将其分别拍成视频或引入慕课视频资源。如,将创意篇章、头脑风暴法、六顶思维帽法、迁移法、搭桥法等内容拍摄成创意引导视频供学生学习。其次,建立案例资源库。教师与学生共同搜寻优秀案例,将其整理归纳为案例资源库,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演练真实项目,开阔专业视野。如今,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以下的方式搜索需要的相关信息与内容。第一,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第二,搜索各类设计创意公司网站,学生可以由此了解一些业内的设计基本规范、流程、业务方向、案例以及行业研究的整体框架。第三,搜索社交媒体的内容。如关注设计行业的大师,与设计相关的公众号、微博等内容。第四,搜索专业设计网站。如站酷、花瓣网等平台,这些平台有很多设计作品与设计师分享的案例等内容,学生可以与设计师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同时,学生还可以向设计师发帖咨询。第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较弱,设计作品时虽绘制了精美的创意草稿,但在软件制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难以开展后续的工作。据此,笔者录制了操作部分设计软件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
4.整合课程考核机制
学生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参与设计公司的项目设计与创作。根据公司的项目要求,学生进行项目提案,任课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对学生作品一对一点评、打分。二是学生在课内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之星”创意设计大赛等比赛,任课教师对参赛作品给予点评与打分。课程考核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的分数与评价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自身的能力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三、结语
在课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安排设计实战的机会,紧跟产业,贴近企业,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解及掌握所学知识。任课教师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用心授课,洞察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增强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思维,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设计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原创设计疏通真正的源头[3],不断增强适应岗位需求的创新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雪飞.服装设计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艺术设计研究,2010(4):98-102.
[2]韦超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高教探索,2016(S1):66-67.
[3]刘沛,申飞.浅论招贴设计教学的视觉素养培养[J].美术观察,2018(11):140-141.
作者:陈俊晶 单位: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