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主义思潮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主义思潮对招贴设计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主义思潮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从60年代开始德国设计开始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6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一种诗意的视觉传达处理方式,基于摄影和通过摆弄摄影形象的拼贴画和综合画的设计表现手法。在这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是贡特尔•卡埃泽,他往往用出乎意外的视觉内容去解决传达问题,把形象或思想放在一起,创造一个新的活力、新的布局。1970年代未和1980年代初,他开始构成使人信服地真实的虚构物体。卡埃泽著名的招贴设计有1966年的《亚拉马慢步爵士舞曲音乐会》、1975年柏林爵士节招贴、1978年《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等。其中前者是在一张轮廓鲜明的黑白招贴中,有19世纪木刻活字启发的印刷排版的一只鸽子,成为包含在民间慢步爵士舞曲音乐中渴望自由和公正的强有力象征。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波兰招贴设计

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其经济发展水平在欧洲大陆相比并不太高,然而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其的招贴设计的发展却格外引人注目。波兰招贴设计有着自己的传统。在20世纪2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要属格罗诺维茨,他被人们赞为波兰现代招贴艺术的创立者,他受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在造型处理上大量采用喷绘,人物简化为平面化的只有外轮廓的剪影,构图变化丰富,色彩浓烈,如1926年设计的《罗丹》,用造型的简化来吸引观众,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迅速展示主题。这时期通过设计家的不断努力波兰的招贴设计就接近了国际水准。战后60、70年代波兰最早的招贴艺术家当推亨利克•托玛泽维斯基,他可谓是波兰视觉传达设计的精神领袖。他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物所,创作了大量的政治宣传及文化方面的招贴,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并举办展览。在他的设计中,努力摆脱人们对于战争的压抑记忆,通过招贴海报设计给人民带来对于灿烂的未来的想象和希望,因此他在设计中采用明快的色彩计划,活跃的、生动的形状,使设计具有很高的装饰特点。为了把这些设计因素组合在一起,他采用了拼贴方法,往往简单地用手撕和拼贴彩色纸张的方法来进行比较随意的组合。他手撕纸张的形象也往往具有象征性、隐喻性特征。如图(1):1967设计的戏剧海报《伊尔库次克的传说》,构图简单明了,采用他擅长的手撕纸张的表现手法,以一个象征女性的高跟鞋为中心,有很强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给人一种传说的神秘感。

在这一时期,波兰的招贴设计达到了高潮。自从1956年匈牙利事件发生以后,波兰的政治气氛出现了微妙变化,波兰人民对于大量驻扎在波兰的前苏联军队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和不安,因此,这个时期的招贴设计开始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稳喻方法、超自然的形而上的设计趋向。这是设计家对于当时社会政治变化的心理写照。最早发展出这种设计风格的是佛兰西斯克•斯特罗维斯基。他在1962年为波兰华沙剧院设计的招贴,构图用一条蛇在两个圆环之间缠绕而上,虽然代表了剧院的戏剧化形式,但同时也有非常明显的隐喻性。另外一个走这种风格发展道路的是约翰•莱尼卡(Janlenica)。如图(2):1973年设计的《TeatrKopernikowi》这是一幅展览海报,利用弯弯曲曲的图形,在升起的、象云雾一样的曲线之间,有一只眼睛,组成内容含糊不清的形式,是他这种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作。招贴设计家瓦德玛•斯威兹,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其实是表现主义的绘画,水彩、丙烯、蜡笔、彩色铅笔等多种工具和多种媒介的综合应用,使他的设计充满了浓厚的艺术色彩,视觉冲击力强,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如图(3):1974年设计的表演海报,以音乐家的肖像为设计主体,色彩鲜艳、用笔生动,涂鸦的表现手法正好与摇滚的文化背景相互应,不仅描绘了音乐家的外在形象又体现了摇滚音乐的特色,可谓是波兰海报设计的杰出代表作。

德国与波兰招贴设计发展之比较

在这一时期德国与波兰招贴设计发展的共同之处,就是同样受到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创作出了自己不同的设计风格,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影响到了人们对设计的一种审美观念,这种观念同样影响到了以”后现代主义”等设计思潮的发展。其不同之处我个人认为就是波兰的招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德国作为现代主义招贴发展的发源地,在招贴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成就,尤其在字体设计、几何抽象图形、摄影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其设计理论甚至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招贴设计发展,在设计风格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理性主义设计风格仍占主导地位,坚持功能主义,强调秩序感、逻辑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并融进了轻便性和灵活性等特征。其次,一些设计师从事了一些设计上的新探索,试图改变统一的、严肃的、国家主义的设计面孔,而表现出一种个人化的、感性化的风格特点,这实质上是设计上的一种前卫探索。波兰设计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其招贴设计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无论是政治海报还是其他内容的海报都非常出色。其作品风格简朴,构图活泼,色彩雅致,含意隽永,时而呈现轻松活泼情调和享乐主义特色。此外,艺术家也运用本地的传统民俗、植物纹样,由此形成了一种原创风格,它被认为是波兰艺术最有力的象征。同时,在这个独特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波兰的招贴设计方向,始终与时代精神互为呼应,与西方主流风格的标准保持默契,这也使得西欧国家更易于了解这些为波兰艺术家赢得了世界声誉的招贴艺术风格。

总之,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德国与波兰的招贴设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高科技的出现,其招贴艺术的发展又迈向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作者:马景凤、郭继鹏、苗翠杰 单位:青岛大学、潍坊科技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