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益广告招贴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益广告招贴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益广告招贴设计论文

一、公益广告招贴设计文字元素的特征

文字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图形符号之一,是文明传播的火种。无论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还是我国的古汉字,都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其本身都有着完美的架构,类似于图画或者象征图案。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完成了从符号到文字,再到图形化的过程。公益广告招贴中文字设计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从书写文字的创造开始的。如“楷书的典雅秀丽,魏碑的坚韧雄壮,草书的行云流水、豪迈奔放,运用得当可作为招贴画面的陪衬和烘托,以创造一种卓尔不凡的艺术气氛”。既让人一目了然,又要让人一见倾心,在顾盼之余,回味无穷。优秀的招贴不仅要令人爱,还要令人思,能唤起人们的丰富联想。在现代公益招贴设计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文字,除了要具有准确、快速的可辨识性之外,还要追求其表现的审美性。文字信息的质量、大小、传递速度和传播范围与文字元素的审美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公益广告招贴的文字往往以图文并茂的视觉艺术语言来传递信息。它既可以通过书法、绘画、雕塑等不同艺术魅力的形式来表现,也可以运用形状、黑白、大小、虚实、色彩等因素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有时人们就把接受公益广告文字的过程当作欣赏一种艺术的审美过程。文字的审美性越强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如一幅宣传禁止酒后驾驶的公益广告,图中将“酒”的偏旁部首“氵”替换为红色的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是人人皆知的交通规则,红色的交通指示灯在人们心中有着“禁止通行”的意思。“氵”替换为红色的交通信号灯,艺术地表达了禁止酒后开车、酒后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否则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流血事故。“世界语”不受地域、民族、国界的限制,各民族的文字元素可以相互搭配,设计师要努力寻求最能揭示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字形象,力求获取一种形神相似的视觉传达形式,公益广告招贴设计的文字是一种,这样才能强化人们的视觉印象和寓意记忆。

二、公益广告招贴设计文字元素的类型

在信息化与数字化并存的时代,公益广告招贴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招贴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元素,是招贴艺术形式与艺术美感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信息传递、思想感情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而且更多地是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形式语言,从而达到作品整体性效果的具体指向。同时,科技的进步为公益招贴文字设计的自由创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具体到公益广告招贴中文字元素的应用,主要有汉字、英文、汉英结合与数字等类型。

1.汉字

汉字是我国几千年来精神文明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象形为基础,字形匀称,结构严谨,笔画精当,有如图画或象征图案。从信息化、艺术化和视觉化的角度来审视汉字,它不仅可以“读”,而且可以“看”。在现代招贴设计中,有着其他设计元素无可替代的地位。汉字的篆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在结构、韵律、疏密、线条形成方面各有所长,或笔锋柔美,秀丽典雅;或行云流水,天然成趣。这些特定造型的字体,适合于招贴字体的不同变化设计要求,运用得当,可以创造一种卓尔不凡的艺术气氛。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本身就是一件“最伟大、最成功”的平面设计。作为世界独有的汉字字体,以我国本民族的文化和审美心理为支点。优秀的汉字创意设计不仅需要外在优美的“形”,更需要新颖深刻的“意”,只有意新形美,才能感染大众。如舞蹈演出的招贴,往往是一个狂草的“舞”字,且把最后一竖拉得特别长,以表现舞蹈的流动感和神韵的扩张力。由于书写得体潇洒,赋予了现代招贴设计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在公益广告招贴设计中,汉字既能与图形、图像组合,也可以单独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创意设计。通过对字体的重叠、变形、分割、组合等手法,体现设计的形式美,凸显设计的主题。如王炳南先生的反毒招贴作品《去毒得寿》,通过两片撕破的纸,将“毒”和“寿”两个字巧妙地拼合起来,利用其外形同构的特征,再加以一黑一红颜色上的差异,将内涵的只有去掉“毒”,才能得到“寿”的深刻含义完美地体现出来。这种同构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而且将文字的内含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现传达出来。汉字手写体中运用最广泛的是传统的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水墨渲染、造型特色等都是汉民族文化特质的表现。招贴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汉字书法的气、韵、形,以及疏密结构与节奏规律,充分体现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形式美。靳埭强、余志光先生的一组《自在》设计:吃也自在,睡也自在,坐也自在,行也自在,玩也自在。在“吃、睡、坐、行、玩”这几个汉字的表现上,以饱满洒脱、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体使汉字的笔墨意蕴跃然纸上,再用其他相关的物象点缀其间,如用鞋点缀“行”,用蝌蚪装饰“玩”等,更好地体现其内在意义,给人以生动愉悦之感。汉字手写体中的手绘字突出设计者的个性,给人一种轻松、亲切的心理感受,多用在以情动人的场景中。印刷体字体单一,但比手写体呈现出更为方正、更为规整的造型特征,非常适用于大型公益性招贴中,更易于传达出严谨的视觉感受。随着电脑技术的成熟与完善,设计师利用各种电脑图形处理功能对文字的美化装饰进行肌理、光感等方面的特殊处理,使汉字设计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在视觉效果方面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民俗字体是民间艺人们用毛笔、木片、剪刀、纸张等特殊的工具和材料,刻出、画出、写出来的字体,或独立成章,或依附于民间美术品作为装饰元素。民俗字体的设计内容和表现形式,历经世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演变,在审美理想、装饰特征和章法布局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美学特征。“福禄寿喜”“健康长寿”“人丁兴旺”“早生贵子”等内容是民间汉字招贴设计的永恒主题。由此将人们对于健康幸福的理解和期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汉字的图形化特点使汉字招贴具备了美学的欣赏价值。在公益招贴设计中,经常采用不同的汉字,展示对中国文化的感悟、体验和创造,使汉字在公益招贴中不断散发出丰富的美感效应与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2.数字

数字也常与其他元素进行有机组合构成一个整体,为公益广告招贴内容服务。数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汉字小写数字等。其中,0~9组成的10个阿拉伯数字为世界公用的表现数字与日期的记号,超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界限而得到广泛传播。同时,其富有魅力的视觉造型带给人们无限的表现空间。如李伟的《080512》,这组数字,在带给人们太多的痛苦、悲伤和眼泪的同时,也带来了四川汶川人的坚强和新生。请记住这个悲惨又悲壮的日子,伸出你的手,为需要帮助的人献上一分爱心。在公益广告招贴中,也经常用到小写的汉字。如在表示庆祝与纪念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公益招贴中,其时间概念和特殊的含义一目了然。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公益招贴使用全世界所共知、所认同的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提升公益招贴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功能。如全世界所认知的红十字,象征人道主义、爱心、救助等,在各种反战、呼吁和平、人道救助等公益招贴中被普遍运用。如2003年全球人类抗击非典的公益招贴设计《力量、生命、科学》,四只不同肤色的手紧握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大的红“十”字。红十字是救死扶伤的标志,四只手组成的红十字既体现了运用医学科技抗击非典的决心,又传递了世界人民携手共渡难关的温情,体现了世界性的人文关怀。

3.英文

英文文字是英语的视觉信息符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英文这种“世界语”已成为各国公益招贴无处不用的设计元素。如“4thBLOCK”国际公益广告大赛获奖作品“SOS”。“SOS”立体英语字母是世界儿童村组织的英文缩写,也是国际通用的救援表示符号。构成这组字体的是众多不同的动物图形,意在呼吁人们爱护动物如同爱护我们的儿童一样。“SOS”三个字母在约定俗成的原意上又赋予新的含义,既生动形象,又极富现代气息。再如“V”字形的手势源于英文“VICTORY”,象征着胜利欢快。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沟通,民族文化的发展弘扬,“V”字形不断繁衍出新的理念。如一幅题为“胜利”的反战招贴,画面是中指和食指组成的“V”,其他三个手指都已失去,剩下的“V”看似胜利的标志,但触目惊心的三个断指隐含着“胜利”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这种将直接与含蓄集于一体的“V”字运用,使反战的信息传播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字体设计的目的是提升所传达信息的艺术功能和审美感染力,而鲜明准确的文字元素的营造就是这种提升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现代招贴艺术的设计潮流中,英文文字被广泛地运用于视觉传达领域。设计师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其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使其理性的概念符号充满生命、情感和个性化的视觉动感表现力,极大地超越了普通英文文字的叙述功能。

4.汉英组合

现代公益广告招贴的全球性常常通过对汉字与英文两种不同语言文字的解构与重构,使得文字设计更具形象化,文字图形含义的表达更为准确和深刻。如毛秋惠的《加油中国,加油汶川》就是汉英文字组合的典范。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全球华人设计师支援灾区,设计者采用中英两种文字,巧妙地运用明确意义指向的视觉符号传递着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体现用全人类的国际视野来关注汶川地震,唤起全球人性的善与美,呼吁人们参与到救助与重建灾区的活动中来。画面以英文字体为主,字母清晰,线条流畅,并根据主题需要,对字体进行变形加工,中间的红色是象形的“川”字,既具有个性,又引人注目。笔者创作的一幅环境保护的公益招贴也巧妙地利用了汉英文字的组合。意象图形是“我们的伞破了”,选取的是一把破了洞的伞,伞上的元素符号O3是臭氧的化学式。伞为我们遮挡阳光,在这里象征着臭氧层。臭氧层是地球生命免受太阳紫外线伤害的天然保护伞,而氯氟烃CFCs化学物质是汽车及家用电器产品的制冷剂,它的存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排入大气中的氯氟烃与臭氧层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臭氧含量降低,使臭氧层出现漏洞。伞上的洞代表着的就是臭氧层的空洞。伞顶的漏洞形状是南极洲的轮廓,因为臭氧层的空洞最先出现在南极地区,并且日渐扩大。臭氧层的破坏,将造成太阳紫外线辐射度的加强,影响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破坏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图中的线条代表着地球上的经度线,伞的形状就像地球仪的一部分。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图形选取蓝色作为主色调,因为大气层的天空是蓝色的,背景是空白的。在构图上采用突出主体的形式,画面的正中部是臭氧层空洞,下面配有文字说明:“为了地球的未来,请停止使用氯氟烃等臭氧消耗物。”节能减耗和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的伞破了”与其中的英文组合,形象地表示出我们要爱护地球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

作者:杜珂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艺术设计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