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阿拉伯数字招贴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阿拉伯数字招贴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阿拉伯数字招贴设计论文

一、阿拉伯数字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方式

(一)正负形

一般来讲,设计师在将阿拉伯数字进行正负形创意设计时,需要搭配其他文字、图形、图像等,用来平衡阿拉伯数字本身的单调感,同时增加作品的信息量。以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汉字中国》为例,这幅作品选择了阿拉伯数字与书写体汉字两种素材参与设计,设计师将汉字拆分成笔画,同独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正负形设计——负形的汉字笔画充当了正形的“1、2、3、4、5、6、7、8、9、0”等数字的空白图底,使汉字笔画同数字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设计思路既传达了弘扬中华文化的设计主旨,又营造了作品简洁明了的现代气息,很好地实现了招贴设计的文化功能和传播价值。

(二)同构

阿拉伯数字的图形同构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数字形态相似或相近的图形或图像与阿拉伯数字本身进行组合,使之产生新形象的设计手法。一般来讲,阿拉伯数字的同构设计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含义同构。阿拉伯数字本身带有表意功能,它能表达数量、指代日期、记录号码,实现任何同数字有关的意义呈示。设计师在进行同构创意时,可以将表达特定含义的数字通过边界模糊、图形适应、色彩统一等手法“嫁接”到另一图形上,使其同数字造型相融合,共同传达设计语义。如和记黄埔集团十周年庆的宣传招贴就选择了集团名称中的“和”字同阿拉伯数字“1”“0”进行同构设计——“1”充当了“和”字左边的悬针竖,“0”则同“和”字右边的“口”形成了同构。这样的安排既实现了阿拉伯数字“10”的表意功能,又同设计主题相贴合,构思十分巧妙。二是形式同构。这一创意方式并没有严格限定于数字的意义,而是追求最大限度地凸显阿拉伯数字的形式特点。设计师在设计时通常需要深入剖析数字和其他图形的形态特征,寻找其相似之处进行融合设计。以2010年平面设计新秀大赛获奖作品《喜鼠百相》为例,设计师选择了“1、2、3、4、5、6、7、8、9、0”等十个数字结合小老鼠精灵、俏皮的动作进行形式同构——“1”是依靠墙壁、四下张望的小老鼠,“2”是低头弓背、摇头摆尾的小老鼠,“3”是吃饱喝足、大腹便便的小老鼠十只老鼠各自“迎合”了阿拉伯数字的本体形态,憨态可掬,极富神韵。

(三)元素替换

阿拉伯数字元素替换的图形创意方式具体可分为“局部替换”和“整体替换”两种,所谓“局部替换”是指在保持阿拉伯数字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用其他形态相似的图形替换局部,使其在数字含义的基础上产生新含义的手法。设计师在运用这一手法时,首先要确定主体图形的素材数字和需要替换的部位,而后选择同该部位整体轮廓的图形进行替换。如以色列平面设计师YossiLemel为波兰解放55年设计的纪念招贴,上面的“1952”和“55”等表示年份和年数的阿拉伯数字字头部分均以人的眼睛替换,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年代感和视觉震撼力。“整体替换”是指以另一种事物的纹理、材质等元素替换掉阿拉伯数字的全部图形实体,使之呈现数字含义的设计手法。设计师在选择这一方式时最关键的一步是确定招贴主体的相关素材,力求选用最恰当的物体“填充”“变形”成数字。以《中国设计年鉴》中收录的招贴作品“展望中国2001”为例,数字“2001”中的“0”用铜钱替换,既表明了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数字含义,又象征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腾飞,构思十分精巧。

(四)异变

阿拉伯数字异变的图形创意方式同上述几种以数字本身为主体的设计手法不同,它主要以异变对象的特征展开形象塑造,比如,数字“1”可以异变为一座大厦,数字“2”可以异变为一只鸭子,数字“3”可以异变为一只耳朵,数字“4”可以异变为一面旗子等,由此可见,这一方式更加注重异变对象的形态表达,其数字意义往往有所淡化。一般来讲,设计师在运用这一手法时需要认真研究数字“形”到目标对象“形”的造型契合点和转化方式,尽量减少适应性修整,力求用同数字相似的同类事物进行画面表达。下面笔者就以法国平面设计大师FrancoisCaspar为纪念美国“911”事件而创作招贴作品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这幅海报中,两个主体图形“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均由阿拉伯数字“1”异变而来,设计师只是将“大厦”顶部稍作轮廓处理,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目标物体,并未影响其主体面貌,使得观者一眼就能识别出两个地标建筑物,从而实现了招贴主题意义的传达。

(五)立体改造

阿拉伯数字在招贴设计中的立体改造是指通过透视、投影、色彩变化、折叠、镂空等方式的运用将原本的二维数字素材变为三维立体图形的设计手法。设计师在采用这一手法时需要独立看待阿拉伯数字的点与线,努力刻画出二维空间近大远小的空间感。具体来讲,设计师可以借助电脑软件、摄影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阿拉伯数字进行矢量调试,通过宽度、高度、纵深度的设定使数字素材呈现出招贴设计需要的立体效果。以美国波士顿第二公共频道的宣传招贴为例,画面中的蓝色数字“2”就是采用了3DMAX软件设计而成的,设计师将素材库中gungsuh字体的阿拉伯数字进行了纵深45度延长,使之呈现出一种右后方向左前方高速移动的画面效果。这既大大提升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又加深了波士顿第二公共频道台标的公众印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二、结语

通过以上对招贴设计中阿拉伯数字的图形创意方式分析可以看出,阿拉伯数字造型简洁、表意明晰,它既能够充分融合招贴设计中其他元素的表达,还能够传达日期、时间、数量等特定的数字含义,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传播性。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字语言的魅力,努力创作出更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招贴作品.

作者:张广平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