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职教立交桥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职教立交桥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职教立交桥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摘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统一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立交桥”,打通各类各级教育间的“壁垒”,以最大限度弥补当前我国职校生成长路径的不足。充分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技能免试入学融入联合贯通培养模式、实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引入“学分互认—转换”转学机制以及实施分层分段单独招生制度,进而形成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路径,满足更多职校生的成长需求,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多层次化培养,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四位一体;立交桥;路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贯通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构建,并在多个政府文件以及重要会议讲话中都明确提出要打通各类型教育、各层次教育之间的壁垒,构建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6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新闻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打通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鉴于此,我国职业教育将实现从“断头桥”向“立交桥”的转变,将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四位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以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成长路径的不足为背景,通过分析部分发达国家普职沟通模式,探寻其人才培养路径的特点,对构建我国现代职教“四位一体”立交桥人才培养路径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探索

一、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路径的不足

(一)中职毕业生的升学路径

中职毕业生如想继续学习以提升学历水平,可供选择的路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普通高校对口升学考试,即由各省制定招考方案和考试内容,考试科目通常为语文、数学、外语、专业知识综合考试,达到录取分数则可进入本省普通高校或普通专科学校的相近或相似专业学习;第二种是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第三种是中职与高职、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学校联合开展的分段贯通培养,主要有中职与高职“3+2”“2+3”“3+3”,高职与本科“3+2”,中职与本科“3+4”等培养项目;第四种是技能大赛获奖的中职学生可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即在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或省级一等奖可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学习。

(二)高职毕业生的升学路径

高职(专科)学生的升学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即为选拔优秀高职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而实施的考试,高职院校根据普通高校的“专升本”招考计划与相关要求,校内推荐报名参考,专科起点两年制本科,即“3+2”专升本,毕业后颁发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二是“自学考试专升本”,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定点应用型自学考试两类,第一类主要是学生自学,也可选择助学单位辅助学习,无时间限制,修满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即可获得由主考院校和自考办联合颁发的本科文凭;第二类由普通高校组织助学,根据专业组建班级集中授课,学制一般为2年,省自考办组织考试,成绩合格者由主办学校和自考委员会联合颁发本科文凭。

(三)中高职毕业生的成长路径

中高职毕业生虽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提升自身学历文凭的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与条件限制,中高职毕业生仍存在升学的困扰。第一,中职学生的普通高校对口升学考试、高职生的“专升本”以及“自学考试专升本”,这三种升学路径对专业有严格的限制,本科报考专业只能是中职或高职就读的专业,可选择的学校也极少,不能跨省报考,且因升学比例受“3个5%”的限制,即“中职升学比例不超过5%,五年制大专比例不超过5%,高职学生专升本比例不超过5%”[1],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获得升学机会。自学考试虽报考条件较宽松且无升学比例的限制,但考试难度较大,通过率较低。另外,以上三类考试接轨的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完全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轨迹,虽能提升学历水平,但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几乎没有。第二,中职与高职分段贯通培养,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贯通,使中高职间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方式等能很好地实现“无缝”递进式衔接,深受中职学校和学生的欢迎,但由于部分省份对分段贯通培养试点的中高职联办院校和招生人数有诸多限制,且大部分省份的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3+4”试点工作尚未启动,再加上各级各类教育专业设置的不衔接,能实施贯通培养的专业数量有限。第三,虽然中职生通过全国或全省的技能大赛获得了免试进入高职院校的资格,但由于中职与高职的教学内容体系存在差异、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弱、专业知识不系统等,很难适应高职的教学模式。

二、创建“四位一体”人才立交桥式培养的必要性

所谓“四位一体”是指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四个层级”教育的协调统一,相互衔接与贯通。“立交桥式”培养是指通过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架设或搭建一座或多座桥梁,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接轨的、开放的职教“立交桥”,为各层级职校生的成长与成才提供多种机会与路径,进而实现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构建具有世界水平及中国特色兼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高本(中职、高职、本科)融会贯通,促进中职、高职、本科及研究生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完善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创建“四位一体”的人才立交桥,能为不同层级的职教毕业生继续升学提供机会和路径,能实现职业教育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终身学习为主导”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

(二)实现人才培养多层次化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这些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而我国职教人才培养仍定格于中专和专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新产业、新技术发展所需更高层次的、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尚未形成,人才缺口较大。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的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以上只占5%,我国企业实际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达15%~20%[3]。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打通各级各类教育间的人才培养通道,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职教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进而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三)满足职教生提升学历水平的需要

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及运营模式的出现,对人才的要求不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技术技能水平都越来越高,职教毕业生希望能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找到一份既理想且收入好又稳定的工作,但“学历文凭”成了他们达成目标的绊脚石。为改变这种境遇,职教生对继续升学有着强烈的诉求,希望通过接受更高层级的教育以助其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搭建,能为处于不同层次的职教毕业生提供接受更高层级教育的机会与渠道,满足其继续发展和提升的需求。

三、部分发达国家职教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模式

(一)德国———开放的普职互转互通模式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分为“双元制”和“立交桥”性质,主要有专科高中、职业高中和职业完全中学;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也叫应用科技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也提供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德国,各级各类学校均不设入学考试,即初中教育的合格毕业生可获得职业高中的入学资格,职业高中的合格毕业生可获得高等专科学校的入学资格;“双元制”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想继续学习深造,则可通过参加为期2年的专科高中专业实习而获得高等专科学校的入学资格;职业高中学生则可通过参加由职业完全中学举办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补习后进入综合性大学。德国的这种职教内部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开放的、互通互转的衔接模式,很好地满足了各层次、各类教育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

(二)美国———学分转换与互认衔接模式

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综合高中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由社区学院实施。美国社区学院不设入学考试,学生只需高中文凭和成绩单或同等学力文凭即可入学,学制一般为2年,毕业后授予副学士学位,如需深造则可通过社区学院与各大学间的“学分转换体系”升入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继续学习。学分转换体系由课程衔接协议和学分转换保证协议组成,每所社区学院都须和不同的四年制公立大学或学院之间签订“转学课程衔接协议(TAA)”和“学分转换保证协议”,通过对学分转换形式、平均学分绩点、可转入的总学分、转学程序等关键问题的规定以明确学生转学的条件与要求,如《联邦转学契约》规定,完成了35学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平均成绩2.0且获得副学士学位的学生可获得拟转入大学的三年级学习资格。“学分转换体系”使美国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衔接、层次上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三)新加坡———学历文凭与技术证书融通模式

新加坡中职教育由工艺教育学院实施,高职教育由5所国立理工学院实施,本科及以上由国立大学承担。新加坡普职间的衔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证书考试,如初中工艺课程班的学生可通过参加初级标准的剑桥普通教育证书考试进入工艺教育学院;高中或初级学院的学生可通过高级水准的剑桥普通教育证书考试进入本科大学或理工学院;中职学生可参加高级国家工艺教育学院证书考试进入理工学院,等等。另一种是通过建立技术等级证书与学历文凭的对应关系,即根据所获得的技术证书等级来认定其学历文凭的层次,以确定其升学的起点,如三级技术证书相当于初中毕业证书,国家二级技工证书相当于高中毕业证书等。新加坡通过将学历文凭与技术证书有效融通,实现了不同教育类型、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互通。

四、“四位一体”立交桥式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策略

一批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技术型转型,实现了我国职业教育涵盖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层次,那么如何才能使“四个层次”教育有效衔接,实现职教生的“无障碍”升学?虽然当前我国中职、高中的升学路径有多种,但整体运行效果不佳,本科及以上层次升学路径还需积极探索。因此,在充分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现有招考制度,积极探索并引入新的途径和方式,以形成多种方式相融合的、优势互补的升学路径。

(一)将技能免试融入联合贯通培养模式

技能免试入学是教育部2013年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目的是为在教育部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或由省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合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中职学生提供一条快捷而便利的升学路径。这项政策虽颁布已久,但在“落地”过程中,由于中职和高职在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获奖学生技能水平虽高但学识水平不一定能达到高职院校的要求,不受高职院校的青睐。联合贯通培养是指中职与高职或高职与本科或中职与本科院校间通过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制定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使各级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实现“无缝”对接与延伸,这种培养模式已在我国多个省市试点,且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将技能免试入学政策与联合贯通培养模式融合,即技能免试入学在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的学校间实施,这样就可解决不同教育层次间教学脱节、水平差异等问题,还能将技能免试入学延伸至本科以及专业研究生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具有高技能水平的优秀职教生提供便利的升学路径。

(二)实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中级技能和初级技能,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详细说明》,中级技能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高级技能则相当于高职人才水平,依此制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水平的对应关系,如中级技能证书对应中职毕业证书,高级技能对应高职毕业证书,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对应本科及以上学历证书;依照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水平的对应关系,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水平的等价认证机制,即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机构,或委托专门的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对取得或持有一定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学历水平的认定、确定其继续学习的起点资格,具有起点资格的学生可自主申请升入对应层级的学校深造。

(三)引入“学分互认与转换”转学机制

在应用型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间引入“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首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转学制度、学分认证与转换制度,并将相关内容写入《职业教育法》,以制度和立法为转学机制实施提供保障与约束,进而形成转学的强制机制。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照上级制度出台“学分认证与转换”的实施细则,规定学分认证与转换的标准、明确转学的条件与要求等,以确保转学机制的有效实施。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尚未全面实施学分制,可先进行试点,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级各类院校共同研讨实施办法,并分层级制定全省(市)通用的学分互认—转换合作协议书,形成统一的学分互认核心课程目录与互认学分的课程体系、规定转学所需达到的学分总数以及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制定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等。

(四)实施分层分段单独招考制度

分层分段单独招考是指仿照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做法,高层级学校分阶段分别为低层级职教毕业生设置的单独招生考试,即高职院校为中职毕业生设置的自主招生考试、本科学校为中职毕业生设置的直通招生考试、本科学校为高职毕业生设置的升本或直通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招考可采取笔试与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的体制,分级分类制定具体的招考办法,不设招生比例限制,择优录取;不设专业限制,学生既可专业对口,也可跨专业报考;不设招生地域限制,可全国范围内招生;不同层级的招考时间错开,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如中职毕业生先有一次报考本科学校的机会,如果没能考取,还能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统一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立交桥,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多样化和广大职教生自我提升的需要,我国应充分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改革完善与创新现有的招考制度,采取多种路径相结合的方式,为不同层次的职教生提供多元的、灵活的、便利的升学机会。

参考文献

[1]王超.大众化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出路:以2006年三个5%为案例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35-38.

[2]李建国.中高职协调发展视角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以江苏盐城地区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156-158.

[3]廖明江.搭建畅通运行的职业教育“立交桥”[J].科学咨询,2016(38):51-52.

作者:周文清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